暮色如浓稠的墨汁,悄然浸染嵩山连绵的峰峦。钟声自少林寺悠远传来,惊起满林寒鸦,扑棱棱的振翅声划破寂静。王伦一行人早已翻身上马,二十余骑如离弦之箭,向着梁山泊疾驰而去。他那件月白色长衫在风中猎猎飞扬,衣角还凝着少林寺石阶上的夜露,混着前日赶路沾染的黄土,在月光下晕染出深浅不一的痕迹,恰似一幅未干的水墨长卷。广惠和尚怀中紧紧抱着恩师粉面如来亲赠的沉香木佛珠,念珠在掌心碾过的沙沙声,与马蹄踏碎月光的脆响交织,为这趟星夜兼程的归途,增添了几分禅意。
东山酒店门前,炊烟袅袅升起,门前新设的粥棚排起了长队。衣衫褴褛的流民捧着粗陶碗,狼吞虎咽地喝着热粥,眼神中却仍透着惶恐与不安。王伦眉头紧锁,拉住一位面容枯槁的老汉询问,才知辽国自九月起频繁南下打草谷,边境百姓家园尽毁,只能拖家带口往内地逃亡。老汉浑浊的眼中满是泪水:“寨主啊,要不是有这口热粥,老汉我怕是早就饿死在路上了……”王伦心中一阵刺痛,遥望北方天际,暗暗握紧了拳头——靖康之耻的噩梦绝不能重现!
王伦顾不上旅途的疲惫,径直朝着东山酒店走去。晨光中,酒店门前的粥棚早已排起长队。衣衫褴褛的流民们蜷缩在一起,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期待。一个孩童依偎在母亲怀中,因饥饿而发出微弱的啼哭。
\"寨主,这些都是从边境逃来的百姓。\"酒店伙计擦着额头的汗水,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辽国近来频繁南下打草谷,许多人都失去了家园。\"
王伦眉头紧锁,心中一阵刺痛。他缓步走到粥棚前,看着流民们接过热粥时感激的眼神,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扩大粥棚,让更多人免受饥饿之苦。
来不及休息,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郓城的临渊居。一路上,官道上满是拖家带口的流民。他们面黄肌瘦,步履蹒跚,有的甚至赤脚走在冰冷的石板路上。王伦心中五味杂陈,催促马匹加快速度。
临渊居店里人声鼎沸,后厨中,朱富正挽着袖子指导厨师:\"这开水白菜的吊汤,须得用老母鸡、老鸭、火腿文火慢煨十二个时辰!\"蒸腾的热气中,他突然瞥见王伦的身影,立刻放下汤勺迎上来。王伦接过竹筷,轻抿一口新出锅的白菜汤,清澈的汤汁在舌尖绽开层次分明的鲜香,仿佛汇聚了山川的灵气。看着灶台上整齐码放的改良版把子肉,琥珀色的肉皮在蒸汽中泛着诱人光泽,他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欣慰——数月来钻研的菜谱,终于化作抚慰人心的烟火。
王伦终于回到梁山泊。刚进寨门,便被一片金黄晃了眼——聚义厅前的空地上,密密麻麻摆满了菊花。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白的像雪,五彩斑斓,美不胜收。朱贵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调整着一盆墨菊的位置,神情专注而认真。“哥哥!”看到王伦,他连忙起身,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这些菊花都是从青州、开封等地搜罗来的,您看这盆‘金背大红’,花蕊金黄,花瓣边缘却红得像火,多漂亮!”王伦漫步在花阵中,指尖拂过花瓣,感受着那细腻的触感。秋风拂过,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洒在青石板上,宛如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浪漫而诗意。他转身对朱贵说:“辛苦你了,办得很好。”朱贵激动得满脸通红,扑通跪下,声音里带着哽咽:“能为哥哥做事,是朱贵的福气!”
接下来的三天,梁山泊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贵客,山寨上下一片欢腾。先是阮小二带着李助、李懹、袁朗三人乘船而至。船帆在水面上缓缓驶来,像一朵白色的云。王伦闻讯,快步下山迎接。远远望见李助那熟悉的身影,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上前一把将其抱住,声音颤抖:“贤弟!自那日一别,愚兄日夜挂念!”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两人联手诛杀童衙内的惊险场景,仿佛就在昨日。李助也红了眼眶,用力拍着王伦的后背:“哥哥兄弟想你!”待情绪稍缓,李助向王伦引荐身旁二人。李懹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披连环镔铁铠,腰悬三尺镔铁刀,往那一站便如铁塔般威风凛凛,浑身散发着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气息;袁朗九尺身躯如铁塔矗立,肩宽腰阔气势雄浑。獬豸般棱角分明的面庞上,钢针似的胡须根根倒竖,腰间紧缚的双挝泛着森冷寒光,一举一动尽显悍勇之气。王伦心中一震,表面却不动声色,礼数周全地将众人迎入聚义厅。三坛临渊酿开封,醇厚的酒香瞬间弥漫整个大厅。李助三人抱起酒坛仰头狂饮,酒水顺着嘴角流下,浸湿了衣襟。“好酒!好酒!”袁朗大声赞叹,声音如洪钟般响亮,“某行走江湖多年,从未喝过如此佳酿!”王伦看着众人豪爽的模样,心中暗喜——若能将这几员虎将收入麾下,梁山泊的实力必将大增!
次日,乔道清如约而至。他头戴九阳巾,身穿八卦服,足踏云头履,手中羽扇轻摇,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仿佛从画中走来。王伦带着孙安亲自迎接,双方互行大礼。乔道清目光如电,将梁山泊的防御工事、人员部署暗暗打量一番,心中暗自点头,对梁山泊的经营与布局颇为认可。见到孙安时,他终于露出笑容,两人热情寒暄,叙说着往日的情谊。王伦将乔道清迎入聚义厅,奉上美酒。乔道清轻抿一口,赞道:“此酒绵柔醇厚,回味悠长,当真妙极!”言语间满是赞赏。
就在当夜,柴进的车队浩浩荡荡抵达山寨。数十辆马车,满载着粮草和钱财,在火把的照耀下,如同一条金色的巨龙。柴进掀开车帘,望着灯火通明的梁山泊,看着高耸的寨墙、整齐的营寨,不禁感慨万千:“贤弟,当年初见时,谁能想到梁山泊竟能有今日之规模!”王伦快步上前,执手笑道:“若无大官人相助,哪有今日梁山?这山寨,本就是大官人祖上的基业!”两人相视而笑,眼中满是欣慰与感慨,携手步入聚义厅。柴进端起酒杯,轻啜一口临渊酿,只觉甘甜入喉,暖意融融——这酒中,不仅有醇香,更有兄弟间深厚的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