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城的城墙在冻雨中泛着铁灰色的冷光,曾国宇勒马立于阵前,炮火将天幕撕开一道道猩红裂痕。
铜城已经被整整围了三个月。这是他的黔山军要啃下的第一块硬骨头。
“督军,第三道城门炸不开!”亲兵满脸血污地跪报,“吴承钧把铁轨拆了焊在城门上,咱们的炮轰了四次,只崩出几道裂痕!”
曾国宇眯起眼。铜城是黔东咽喉,吴家在此经营二十年,城墙里浇了糯米浆,城门后垒着沙袋和铁蒺藜。更棘手的是城内三千守军——大半是跟着吴承钧从北平的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兵——那可是清军最后一支强悍队伍,辫子军从北平退出来的残军。
“把南京运来的那批德制迫击炮调上来。”他忽然开口,喉结上的刀疤随吞咽起伏,“对准西北角——那截城墙去年洪水泡过,吴承钧没来得及重修。”
炮火撕开夜幕时,柳麟锋正带死士攀着云梯往上爬。铜城的守军疯了似的往下砸火油,一个少年兵被烧成火团坠落,惨叫声卡在半空就断了气。柳麟锋的指甲抠进砖缝,指节被铁蒺藜刮得白骨森森,却终于抢在第三轮炮击前,将黔山军的旗插上城头。
黎明时分,吴承钧被押到曾国宇面前。这头猛虎满嘴是血,却仍啐了一口:“范家的小瘸子给你当狗,你啃铜城倒是啃得痛快!”
曾国宇笑了。他掏出一方雪白帕子,慢条斯理地擦掉吴承钧脸上的血,“吴叔叔,您与遵城本是一家。”指尖忽然发力按进对方颧骨的伤口,“可您偏偏要拆铁轨焊城门……这不逼着我屠城么?”
铜城破后第七日,黔州地图在帅帐里铺开。柳麟锋盯着新插的黑色小旗:“毕城、顺城、盘城……吴家的残部全往这几处缩了。”
“让他们缩。”曾国宇用染血的匕首尖划过地图,“传令:降卒编入前锋营,明日开拔毕城——吴叔叔不是最爱唱《空城计》?”刀尖猛地钉进毕城的地图“这次我送他座真坟!”
“督军,阳城的英国牧师上礼拜见了南京特派员。”柳临峰汇报,“问不出谈了什么。”
铜城之后,黔山军连战连捷,一路势如破竹。
不到两年,黔州大地只剩阳城与黔东曾家还在彼此守望相助负隅顽抗。阳城的陈帅直接投了南京,不肯听曾国宇号令。曾家现在的当家人是二哥曾国强,连了共。黔东成了共军的驻地。
曾国宇的黔山军正式成了黔州军。
南京的委任状送到军营那天,曾国宇正在试穿督军制服。他摸着金线绣的云纹,突然问柳麟锋:\"更夫还在打梆子吗?\"
\"遵城一切如常。\"柳麟锋低头系绶带,\"只是...范大少爷今早咯血了。\"
曾国宇的手停在领口,铜纽扣映着朝阳,像颗凝固的血珠。摸出怀表——这是范家归顺那夜送来的瑞士货,表盖内侧刻着“梆音不歇,山河可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