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边境的戈壁滩上,风沙卷起漫天黄尘。陆晨站在伪装成货运站的军事哨所楼顶,望远镜中的景象让他眉头紧锁——三公里外,两辆挂着邻国军牌的越野车正沿边境线缓慢行驶。车顶安装的测绘雷达天线在沙暴中若隐若现。
\"系统奖励已到账:'边境地形动态分析模块'。\"机械音在脑海中响起。但他这次没有直接使用系统技术,而是将模块数据转化为纸质等高线地图,标记出戈壁中的隐蔽通道和暗流沙坑。现代战争中的侦察,早已不是单纯比拼装备精度。
\"西风-3小队,执行'猎隼计划'。\"陆晨通过加密对讲机下达指令。五名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从地下通道悄然出动,他们身着与戈壁同色的沙漠迷彩服,单兵装备仅有改装过的95式突击步枪和便携式电子干扰器。
邻国测绘车内的特工正得意洋洋。车底安装的磁波探测仪显示:方圆五公里内无金属反应。\"中国人肯定想不到,我们用了民用地质勘探车的外壳。\"领头的特工笑道。他们此行的真正目的,是勘测边境地下矿脉的稀有金属分布——这是制造新型合金的关键原料。
突然,测绘车的导航屏幕闪烁雪花。西风-3小队队长陈骁在沙丘后方启动了\"频段扰乱仪\",这是由地方电子厂改造的民用设备,却能精准干扰特定频段的通讯与雷达。测绘车被迫停车检修。
\"有情况!东南方向发现热源信号!\"邻国特工的操作员惊呼。沙丘背面,陆晨的战术小组正用民用红外投影仪投射虚假热源——这是将系统奖励的\"热信号模拟算法\"嵌入普通投影仪的结果。特工们调转测绘雷达,却只见一片沙暴中的虚影。
\"全体下车,扇形搜索!\"特工队长下令。西风-3小队早已潜入沙丘裂隙。他们脚踩特制的\"减震战术靴\",每一步都避免留下明显痕迹。陈骁将民用夜视仪与系统提供的\"微光增强算法\"结合,在漆黑中清晰锁定敌人位置。
第一枪在寂静中响起。特战队员李昊的95式突击步枪加装了消音器,子弹精准击中测绘车的油箱。燃油泄漏的瞬间,西风-3小队投掷出改良过的民用烟雾弹——弹体内填充了特制磷粉,遇空气立即形成高温烟雾屏障。
\"撤退!\"特工们仓皇上车,测绘车却在启动时陷入沙坑。西风-3小队提前用系统奖励的\"沙质硬度分析\"数据,计算出了最佳埋伏点。车底被暗藏的特种磁钉牢牢吸附,动弹不得。
\"别动!中国陆军!\"陈骁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特工们惊恐地发现,他们的通讯设备已被彻底干扰,无法呼叫支援。而陆晨的战术小组早已将测绘车内的数据硬盘替换——新硬盘内植入了伪造的勘探报告,真实数据则通过民用卫星通道实时传回指挥部。
当邻国增援部队赶到时,只看到三辆被\"沙暴摧毁\"的废弃车。陆晨站在哨所,望着远去的沙尘云。系统储物栏中的\"反侦察矩阵系统\"仍未动用,但他明白:真正的威慑不在于展示肌肉,而是让敌人永远猜不透你的底牌。
国际新闻第二天报道:\"边境地区突发沙暴,三辆邻国地质勘探车受损。\"只有陆晨知道,那三辆车中的硬盘正在实验室被拆解分析,而稀有金属矿脉的坐标,此刻已化作国防工业的新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