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岸战斗结束后的第三天,陆晨突然接到了来自陆军总部的紧急召回命令。他匆匆赶到总部会议室,一进门便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会议室里,将军们围坐在会议桌旁,面色凝重地盯着投影屏。
屏幕上,技术部队正在对一块硬盘的数据进行逐层解密。随着解密工作的进行,泛蓝的光晕在屏幕上闪烁,映照着将军们严肃的脸庞。
“这是西方国家最新型的‘蜂巢’电子战系统密钥。”情报科长站起身来,推了推眼镜,语气凝重地说道,“货船上的干扰器只是冰山一角,根据硬盘碎片的重组情况来看,他们正在构建一个覆盖整个东亚地区的电磁压制网络。”
陆晨的心中一紧,他意识到这个发现的严重性。电磁压制网络一旦建成,将会对东亚地区的通信、雷达等电子设备造成巨大的干扰和破坏,严重影响军事行动和国家安全。
将军转向陆晨:\"你小队缴获的硬盘里有加密坐标,指向南海某处海底。我们需要确认是否存在敌方秘密基站,但常规潜艇无法突破其防御网。\"
陆晨接过任务简报,卫星图像显示坐标位于争议海域,周围布满珊瑚礁和国际航道。\"潜入窗口仅有48小时,潮汐变化会暴露水下痕迹。\"
他迅速组建突击队:狙击手李岩携带加装消音器的cS\/LR4高精度步枪,爆破专家张猛携带水下炸药和声波干扰器,通讯兵周琳携带折叠式卫星中继器。所有人换上最新型的07式蛙人服——液态金属纤维材质,能在深海中抵御水压与红外探测。
午夜,运输机将小队空投至预定海域。海水温度骤降,陆晨咬住呼吸管,目视队友通过战术手语确认位置。他们借助潮汐暗流潜入,珊瑚礁缝隙中突然闪过红光——水下传感器网络。
\"三点钟方向,光学迷彩网。\"李岩的微光夜视仪捕捉到敌方伪装,声波干扰器启动,传感器陷入短暂休眠。陆晨示意张猛布设磁吸附炸弹,炸开海底泥沙,露出钢铁舱门。
舱内空间狭小,周琳架设中继器破解密码锁,显示屏浮现三维地图:密密麻麻的红点标注着周边国家的雷达站与军事基地。\"这是电磁压制网的节点分布图,每个基站都能瘫痪半径200公里内的通讯。\"
突然,警报响起——敌方母船通过卫星定位了中继器信号。陆晨当机立断:\"张猛,启用自毁程序!全体撤离!\"
水下炸药引爆的瞬间,小队借助推进器向海面冲刺。母船探照灯刺破黑暗,两架武装直升机低空掠过,机载机枪在浪尖扫出银色轨迹。陆晨的蛙人服被子弹擦过,液态金属迅速愈合弹痕。
\"李岩,压制直升机!\"陆晨跃出水面,cS\/LR4的消音枪口喷出火光,击毁左侧直升机的燃油管线。另一架直升机释放烟雾弹,张猛投掷的震动弹却让驾驶员短暂失能,机身险些撞上海面。
突击艇在浓烟中接应小队,返航途中,陆晨攥紧硬盘残片:电磁压制网的真相必须上报联合国,但如何证明证据来源而不暴露行动机密?
系统休眠倒计时仍在跳动,但他明白,真正的战场早已超越签到获得的科技,而是人类智慧与意志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