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烧给爷爷的房子,儿孙应尽的孝心
第二天,若雷很早就被叫了起来,文婷要赶早班车去利州办事。
他知道,文婷商业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忙碌着供销社的工作。
他不明白,他已经多次邀请她跟着自己来轮船公司共同发展。为什么她一直既不拒绝也不答应,还忙着她自己的事?
文婷既没有说她要去干什么,也没有邀请他一路,若雷就在雪梨乡下了车。
既然回来了,也不应该一直在外面晃,也应该回家看看爹和娘。
他和文婷约定,三天后他再去找她。
不管怎么样,三天后再去找她,是分是合,拖了这么多年,也该有个了断。这样拖着,对谁都没有好处。
他下了车就往家里走去,刚刚走了几分钟,就看到爹爹妈妈一路说说笑笑地来赶场了。
家人意外相见,分外高兴,爹爹说,\"正好今天要去给你爷爷拿′灵房子'你回来的正好。\"
爷爷婆婆早年没有土地,全靠租种地主家的土地辛辛苦苦地过日子。
他们一共生养了十个儿女,四女六儿,除了四爹在办食堂的时候夭折外,九个儿女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
解放后,爷爷家里终于分到了土地,由于爷爷是贫农,他又是远近闻名的种田能手,被推举为生产队长。
他不但要种好自家的土地,还要领导全队相互帮助种好全队人的庄稼。
一大家人的生活全靠爷爷婆婆土地里刨食,又加上处在那个物质极端缺乏的年代,一大家人过得非常艰难。
正是由于身体的劳累,生活的艰辛,导致爷爷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爷爷走的时候,还有三爹、五爹、幺姑和幺爹还在读书,是爹爹和婆婆共同支撑起这个家庭的继续生存和发展。
好在有爷爷在天堂的保佑,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爹爹和婆婆把三爹、五爹、幺姑和幺爹的婚事都安排得体体面面的。
包产到户以后,经济生活都有了好转后,每个家里都修了宽大的新房。
儿女都成了家,并且也都过得不错,婆婆就开始唠叨爷爷过去的辛苦。
说他辛苦了一辈子,没有吃好,没有穿好。
一家人太多,而房屋狭小,爷爷也常常没有睡好。
婆婆总是唠叨大家应该给爷爷烧个房子,让他在那边也住得宽敞些。
婆婆的唠叨大家都深深地铭记在心上。这不,爹爹就为爷爷订做了灵房子,约定今天来取。
听说要给爷爷烧房子,若雷也非常高兴。
一家人高高地来到了店铺。
灵房子已经做好了,摆在那里,里三层外三层的,拿回去烧给爷爷,他在那边也应该很高兴地住进宽大的新房子。
在若雷自小的印象中,爷爷在那边缺了什么,他都会给在世的家人托梦,家人们就会给他烧去。
所以,若雷自小就很注重给爷爷上坟。
灵房子虽然是由竹子捆绑好再用纸糊上的,这么大一套房子也很重。要两个人才能抬着走。
若雷和爹爹妈妈轮流抬着\"房子\"往家里走。
在这并不宽大的乡村公路上,抬着宽大的灵房子还不得不不停地避让行人和车辆。
那个时候,什么也不发达,十公里左右乡村公路,没有公交车,更没有私家车,只是偶尔有几辆手扶式拖机开过,老远就能听到它的高嗓门,叫嚷着要人们赶快让开。
人们上街赶场办事都不得不靠双脚走回去,就是家里买了东西也完全靠人背靠人抬回去。
若雷和爹爹妈妈抬着灵房子回去的时候,有好多乡民才陆陆续续地上街来。
农家人任何时候都是土地里的活务很要紧,他们都是干了一大早上的活以后才来上街的。
一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看到这一家人抬着这么大的灵房子,也都忍不住夸奖,说这一家的儿孙都有孝心,对老人还真不错。
也有人上来问家里的老人是什么时候走的,以及临走时的状态和年纪。
爹爹就给大家解释,说爷爷在那个物资条件非常艰难的情下抚养九个儿女健康长大。
他老人家身体劳累,生活清贫,不到五十岁就撒手人寰。若雷一家人听爹爹说到这里,大家脸上露出了悲伤的神情。
围观的路人都来劝他们这一家人,说爷爷这么善良的老人,到了天上也应该是每天晚上最亮的那颗星星。
若雷也深有感触地流下了眼泪,在他们家的那个院子里,他每天夜都在寻找最亮的那颗星星,他知道那是爷爷的化身,他也唠唠叨叨地和爷爷没完没了地说着悄悄话。
一位老爷爷上来替他擦干眼泪,\"孩子,莫事,你们这一家都是善良的好人,好人必定会得到老天保佑。\"
有了大家的鼓励,这一家人抬着灵房子迈出的步伐更加沉稳。
妈妈也用衣襟给若雷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唉,幸好这娃儿今天回来了,要不还真会把我累的够呛。\"
婆婆看见抬回来的灵房子乐得合不拢嘴,不停地围着它看个不停。
她抚摸着它眼里笑出了泪花,她多年来对爷爷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她也在为爷爷高兴,为爷爷流泪。
婆婆看见若雷也回来了,抓住他的双手摇个不停,问他是谁通知他回来的。
若雷没有说他是回来看女朋友幸好遇上的,只说他想家了就请假回来看看,遇到了这样的好事,他也开心得不得了。
婆婆笑得更加开心,说是爷爷在冥冥之中安排他的大孙子回来给他送房子的。一大家人笑得更加开心。
由于爹爹提前通知了大家,第二天一早,九个兄弟姐妹全都带着家人,整整齐齐,浩浩荡荡抬着灵房子带着祭品来到了爷爷的坟前。
为了生活,大家天南地北各奔东西去寻找自己的理想和生活,还有的小孩子正在读书,虽然说孙子外孙子辈的没到齐,但是作为儿女及儿媳女婿全都到齐了。
爹爹领着大家摆好祭品,插上香烛,随着香烟缭绕,一大家子一大群人按长幼辈份,整整齐齐地排成三排。
爹爹带着大家祭拜爷爷,三鞠躬以后,点起了鞭炮,也点起了灵房子。
一时之间,火光灼灼,鞭炮震天,震耳欲聋。
若雷在想,都这么大的阵仗了,也该把爷爷震醒了,他也该来领走他的房子。希望爷爷在那边也住上宽大的房子,好好地保佑这一大家人快快乐乐幸福健康地成长。
不知在什么时候,四个姑姑齐刷刷地扑上了爷爷的坟头,抱着头哭得悲天怆地。
这是什么情况,若雷不知道会不会有这样的礼节,但是总觉得今天这事应该是高兴的事,大家不必这么悲伤。
就在这个时候,爹爹站起来吼道,\"你们几个真没明堂,现在都不兴这礼节,他老人家都走了快五十年了,今天给他送房子,应该是高兴的事,怎么还哭了起来?\"
于是,若雷和大家赶紧上前拉着劝着自己的四个姑姑。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好不容易劝了过来,四个姑姑也转悲为喜,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大家静静地看着火光燃尽,再次站好磕头祭拜。
最后,爹爹告诉大家,还好这坟前坟后都是老幺家的土地,三天之内不能来打扫。
大家了却了对爷爷的一桩心愿,都各自回家。
若雷也下定决心,努力安排好自己的人生。
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天堂上的爷爷对自己的期盼,自己也才有更好的心情和热情去感激和孝敬爷爷和所有的在世的其他长辈。
爷爷走的早,作为家里的长孙,他虽然还记得爷爷生病以后还在火笼边照顾自己的情形。
但是,爷爷留给他的记忆却只有那一天,他爬在老屋那高大的门槛上,四岁多的他才露出门槛一个人头来,那样静静地看着亲人们给爷爷穿寿衣的情形。
几十年后,爹爹告诉他,爷爷就是在那一天走的。
还有就是在每个家里的镜框中,爷爷那放大了的遗像。
镜框里的爷爷虽然很清瘦,还戴着翻沿的棉帽,但是他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在这镜框里,他也依然看到了自己身上都留有爷爷的影子。
在多少夜里,若雷也曾梦见这对有神的眼光。
每当夜幕降临,家人们吃了晚饭,都喜欢搬出凳子看着天上的星星乘凉。
若雷总爱寻找属于爷爷的那一颗星星,那星光酷似爷爷那有神的眼睛。
他相信,爷爷在天堂,每天都在看着大家,他也一定会保佑一大家人的健康幸福快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