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身看了看堆积如山的糯米,心中顿时有了底气,说道:“对啊,表姨夫身中尸毒,急需糯米救治。作为他的表侄,我私人赠送他一斤糯米。要是还想要更多,我想以表姨夫的家底,再贵也买得起吧。”
秋生听到前半句,心头一喜,可听到后面,才知道阿威是在故意耍他。他心里明白,今天想从阿威手里多拿到一粒糯米,那是不可能的事了。
秋生气得浑身发抖,对着阿威竖起大拇指,咬牙切齿地说:“行,阿威队长好威风!”
说完,他猛地转身,大步离开了保安队。
现在这情况,秋生只有骑上自行车赶到隔壁镇去购买糯米。
他心里盘算着,如果一切顺利,紧赶慢赶,应该能在丑时左右回到义庄。
此时的义庄,文才正帮着准备草药,任婷婷也在一旁帮衬着做些家务。
九叔则外出寻找僵尸,希望能找到它的藏身之处。
要是能趁着僵尸白天无法行动的契机,一举将其消灭,消除隐患,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临走前,九叔特意吩咐何杨看着任发,主要是监督他不停地跳动,防止尸毒在体内扩散。大家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堂屋里瞬间安静了许多。
还是任发率先打破沉默,他看着何杨,开口问起了一些关于何杨的事情。
这种固定的询问套路,何杨已经经历过多次,于是又对着任发讲述了一遍自己那悲惨的身世。任发像查户口似的问个不停,这让何杨心里有点反感。
终于,该问的问题都差不多了,任发趁着停下来休息的空当,对着何杨说道:“对了,贤侄,这次多亏了你救我一命,真是太感谢你了。”
何杨十分装逼地嗯了一声。
暗道这老登光是谢谢就完事了吗?
按照套路,不是应该说大恩无以为报,只有下辈子给你当牛做马。
至于这辈子,膝下有一闺女不要彩礼倒贴嫁妆嫁给你,今后替你洗衣做饭,代我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嗯~~!
这才是完美的剧本。
可是任发这老登,只是一句简单的谢谢。如此草率的行为,有问过你女儿吗?
她会同意你不按剧本表演吗?
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尴尬,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何杨表面上神色淡定,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可实际上内心早已慌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那刻意装逼的行为,使得任发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这个话题。
何杨这般能用一个字就把天聊死的本事,也算是世间罕有。
“伯父,休息好了的话,就继续跳吧。”何杨开口说道。
任发心里暗自腹诽:实在不知道说啥,你也可以选择不说!难道是想把我累死,然后顺理成章地睡我女儿、继承我家产吗?
义庄的小房子隔音效果不佳,在屋子里帮忙打扫的任婷婷,自然能清晰地听到外面两人的对话。
她心里十分清楚父亲刨根问底的意图,对于何杨那略显呆滞又带着装逼意味的反应和回答,既觉得好气又有些无奈。
她紧张得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拳头,心中想着,只要何杨稍微流露出一点意思,她绝对会毫不犹豫地主动上前表示,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来报答这份大恩。
毕竟,在她心中,这才是完美的剧本走向。
可惜的是,何杨就像个不解风情的木头,完全不按剧本行事。
他这一句话出口,任婷婷和任发都不约而同地生出同样的想法:嗯~~实在不知道说啥,你也可以不说!
此时,九叔趁着阳光最为猛烈的时候,在任家镇四处仔细搜寻。
那些能够躲避阳光的地方,他几乎都找遍了,却始终没有发现僵尸的丝毫踪迹。
按照常理而言,僵尸所到之处必定会留下尸气,以九叔的道法,原本可以轻易追踪到僵尸的行踪。
然而,事与愿违,九叔尝试了许多方法,却都没有取得成效。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同样在施展道法,刻意地替僵尸进行掩护。
在镇上搜寻僵尸的过程中,九叔也留意到了阿威抬高糯米价格、大肆收割镇民钱财的事情。但此刻,他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理会这些闲事。
在九叔看来,只要能彻底消除僵尸这个根本问题,阿威那些小手段自然会不攻自破。他这种鱼肉乡里的行为,无疑是自寻死路。
等任老爷康复之后,必定不会放过他,任家镇也绝容不下他这般行径。
相较于九叔这边的诸事不顺,秋生那边的情况则顺利得多。
任家镇闹僵尸的事情,隔壁镇的百姓听闻了一些谣言。
尽管他们知道糯米能够防治僵尸,但由于信息传递不通畅,对于未经证实的事情,大家都只是当作听个热闹,所以糯米的价格并未上涨。
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消息差,秋生购买糯米的时候相当顺利。
米店老板听他老婆说起隔壁镇很多人在哄抢糯米,心里顿时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这次僵尸出笼,导致糯米被有心人囤积,秋生出门时九叔给了不少钱,他打算一次性买上一百斤糯米。
如此大的买卖上门,让米店老板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老板一看自家糯米所剩不多,眼珠滴溜一转,一条计谋涌上心头。
他巧妙地挡住秋生的视线,一边热情地给秋生递上米糕等米制加工小吃,一边偷偷指挥着那因近亲结婚而脑子不太灵光的傻儿子往糯米里掺黏米。
秋生来到米店,见粮价没有上涨,心里也没太过在意。
老板这般热情地招待,使得他丝毫没有察觉到米店老板的鬼伎俩。
“哟,老板,这米可真够重的!”
秋生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糯米吃力地捆在自行车上,一边付钱一边说道。
老板嘿嘿一笑,搓着手,满脸堆笑地回道:“我们做生意向来诚信经营,您尽管放心!”
可这话刚一出口,有着多年生意经验的老板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按道理来说,一百斤的大米,根本装不满这么大的麻袋。
他赶忙回过头询问傻儿子具体情况,这一问可不要紧,得知白白亏了三十斤黏米,老板心疼得直跺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