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此刻天色尚未大亮,街上行人稀疏。
何杨找了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整洁的旅馆,舒舒服服地补上了一觉。
即便是经历了何杨先前洗劫李府那般轰动的事件。如今的省城,依旧是那般热闹非凡,充满活力。
街道之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行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一派繁华景象。
第二天一大早,何杨尚在睡梦之中。
他便被窗外传来的各种嘈杂喧闹的声音,给彻底吵醒。
此次外出,他计划中主要有几件要紧的事务,亟待他去办理。
首先,便是要解决未来事业发展的地盘问题。
他清楚地知道,再过短短几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便会弥漫全球。拥有一个安稳巩固的地盘,才能有效地保障自身势力的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为国内未来的抗争事业,提供充足而稳定的物资保障。
何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打算将今后的主要产业。以及任家镇的亲朋好友们,全部都迁移到香江去。他要将香江,打造成自己未来事业发展的核心根据地!
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考量,主要是因为彼时的香江,商业已经发展得较为繁荣。
无论是采购各类物资,还是销售各种商品,都显得极为便利快捷。以此地作为商业活动的依托,无疑是一个上上之选。
不过可惜的是,香江的地域面积,毕竟还是不大。将来的发展,多半会因此而受到一定的限制与束缚。
其实,除了香江之外,何杨的心中,也曾考虑过另一个备选之地,就是古老的蜀川省。
那里山峦叠嶂,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各种资源也相对丰富,也是建立战略大后方的绝佳之选。
但唯一让他感到顾虑的问题是,在将来某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恐怕会被当成反面典型,遭受无情的批斗。
届时,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一番家业,很有可能会被强行没收。
与其去冒那样巨大的风险,倒不如效仿后世香江那位极具传奇色彩的老爷子。安安稳稳地当一个红色资本家,来得更加实在与稳妥。
因此,经过反复权衡,何杨最终还是决定,选择到香江去发展自己的事业。
哪怕这样做,会相应地增加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但总好过将来某一天,落得个血本无归的凄惨下场。
回过头来,在说说香江。
此时它的地价,还远远没有开发到后世那种寸土寸金的紧张程度。除了本岛区域相对繁华一些之外,其他大部分地方,依旧显得十分荒芜。
想必土地的售卖价格,此时也不会太过高昂。
何杨盘算一番手中目前现有的资金,应该足够他买下很大一块土地,用以未来的规划与发展。
一路打听,径直来到了汇丰银行。
他将手里持有的大部分大洋和黄金,都悉数兑换成了当时更为通用的英镑。
揣着这些沉甸甸的英镑,他开始托人四处打听消息。
看看市面上,有没有正在准备出售的食品罐头加工厂。
这便是何杨此次出来,要办理的第二件重要事情,那就是收购一些实体工厂,作为自己产业的根基。
残存不多的后世经验告诉他,在几十年后即将爆发的那场世界大战之中。除开各类军火武器之外,就属食品与药品,最为畅销也最为赚钱。
军火的生产线,一时半会儿难以搞到。
药品的科技含量又相对过高,研发周期漫长。
这两个利润丰厚的行业,何杨暂时还无法轻易涉足。
但是相对而言技术门槛较低的食品加工行业,操作起来就要容易许多。
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人手,购置到相应的设备,再寻得一处合适的场地。便可以迅速拉起一条生产线,投入到大规模的生产之中。
依靠走薄利多销的经营路线,食品行业也算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稳妥生意!
在省城盘桓了大约三天时间。
终于等到了期待的消息,有人愿意出售手中的食品罐头加工厂。
在一位中间人的热情引领之下,他在一家雅致的茶楼里,见到了那位卖家。
对方的年龄与任发相仿,大约五十岁上下。但他的面容,却比任发显得更为苍老憔悴,仿佛历尽了风霜。
两人刚刚一见面,对方就表现得心急如焚。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自己手里的工厂尽快卖掉。
何杨暗自皱眉,不动声色地询问其中的缘由。
面对何杨的问题,对方也有一套准备好的说辞。
只是含糊其辞地声称,自己年岁已大,精力不济,想要结束生意,回乡安享晚年。
可从对方那异常急切的模样,以及闪烁不定的眼神来看,颇有一种后世捞女找接盘侠的既视感。
何杨敏锐地察觉到,事情恐怕没有他说的那么简单。
眼见买家似乎有所犹豫,这笔生意眼看就要黄了。
那位卖家竟然主动连连降价,态度愈发急切。
在何杨不露声色的巧妙逼迫之下。
对方眼看无法再继续隐瞒,这才长叹一声,道出了其中的真实隐情。
原来,这位卖家的工厂,实际上是开设在沪上。
工厂拥有两条完整的生产线,正常经营的话,一年的产值也接近百万大洋,规模不小。
无奈的是,近些年来,各路军阀之间混战不断,局势动荡。
军队对于罐头这类军需品,那些手握枪杆子的军阀们需求量极大。本来是门可观的生意,但这些军阀只以“征调”为名,强行索取。几乎没正经付过多少钱款,全靠打白条。
这位卖家实在忍受不住,在长期入不敷出,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这才萌生了找人接盘,脱手工厂的想法。
何杨低头思索了片刻,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最后,在中间人的极力撮合之下。
他以一个令人咋舌的极低价格,就将这家位于沪上的罐头厂,顺利收入了自己的囊中。
反正自己购买工厂之后,也是要将整个生产线搬迁到任家镇去的。
沪上的那些军阀势力,即便是想找麻烦,也奈何不了远在南方的自己。
这笔买卖,对他而言,无疑是捡了个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