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海子平》中记载:“起通法”的推演规则,例如某人出生于甲子月(天干为甲,地支为子)的寅时(地支为寅),则“通”的位置应定在卯时(地支为卯)。
根据“甲己之年丙作首”的五虎遁口诀(用于推算月柱天干),寅时的时柱天干为丙,组合为“丙寅”,而“通”的结果则为“丁卯”(即从寅时的地支“寅”向后推移一位至“卯”,天干相应从丙变为丁)。
原注解释说:所谓“相通”,指的是地支中相邻的两个地支气脉相连,如寅与卯相通、辰与巳相通、午与未相通、申与酉相通、戌与亥相通,均属于此类。
(作者按:)人的穷困与显达,本质上由命运决定。
而命宫与限运(注:指人生不同阶段的运势)的顺逆走向,又与命运紧密相关,都应当加以重视。
至于“胎息”“变通”等四种古法(注:可能指推胎元、推变法、推通法等),不过是古书中关于命理的一种说法,似乎不必过分拘泥遵循。
但由于古籍中有相关记载,此处收录以备参考,聊作一种命理推演的范式。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推通法”是袁树珊构建的命理分析体系中极具特色的方法论,其核心在于通过五行能量的动态流通规律,揭示命局的深层结构与运势走向。
这一方法以“流通为贵”为核心理念,融合干支合冲、调候用神、神煞辅助及大运流年联动等维度,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推演框架。
以下从六个层面展开解析:
一、五行流通的核心原理
“推通法”的本质是五行能量的循环相生,要求八字中五行之气形成连续的生克链条。
袁树珊认为,五行流通顺畅的命局(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可化解矛盾、增强运势。
反之,若某一环节受阻(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壅水),则易引发动荡。
流通标准:
日主需得月令生扶,且干支间无阻隔(如寅卯通木气、巳午通火气)。
忌“独旺”或“独衰”,例如满局比劫而无食伤泄秀,或满局官杀而无印星通关。
案例:某八字为“乙亥、辛巳、丙午、甲午”,月支巳火与日支午火、时支午火形成“巳午通火”,火势旺盛且流通无阻,主才华横溢、事业通达。
二、干支合冲的通变机制
袁树珊将干支合冲视为调节五行流通的关键手段,通过合化疏通阻塞、冲刑激活能量来平衡命局:
1. 天干五合与地支六合:
天干合化需得月令生扶(如甲己合土生于辰月),可将五行能量凝聚为新的属性,增强流通效率。
地支六合(如寅亥合木)能调和矛盾,例如原局寅申冲,逢亥水合寅可解冲为吉。
2. 地支三合与三会:
三合局(如申子辰合水)可形成强大的五行气场,若为用神则助力显着,若为忌神则需制化。
三会局(如寅卯辰会木)能量更强,需结合调候判断利弊。
3. 六冲与刑害:
六冲(如子午冲)主变动,但若冲中藏合(如子丑合),则可“动中求稳”。
三刑(如寅巳申刑)需通过合局化解,例如寅巳申刑逢午火合寅,可转刑为喜。
三、调候用神的流通枢纽作用
袁树珊强调气候对五行流通的决定性影响,提出“调候为急”的原则:
季节调候:
夏季火旺需水调候,冬季水旺需火暖局,否则五行滞塞。
例如,日主丙火生于午月,若无水制则火势过炎,需壬水透干以平衡。
地域调候:
结合出生地的五行属性(如北方多水、南方多火),通过方位调整促进流通。
若命局缺水,可通过佩戴水晶、居住北方等方式补足。
四、神煞与纳音的辅助流通
1. 吉星助力:
天乙贵人(如甲戊庚牛羊)可化解冲刑,促进贵人相助。
文昌星(如甲见巳)需与印星同柱,方能增强智慧与学业运势。
2. 凶煞化解:
羊刃(如甲见卯)若为用神,主果断进取。
若为忌神,需用七杀制伏(如卯刃逢酉杀)。
空亡地支若逢三合局填实(如子空亡遇申辰合水),可转凶为吉。
3. 纳音调和:
年柱纳音与日柱纳音相生(如年柱海中金生日柱炉中火),主体质强健、家庭和谐。
纳音相克(如年柱剑锋金克日柱大林木),需通过神煞或方位化解。
五、大运流年的动态流通
1. 大运的纲领性作用:
大运干支与原局的生克关系决定十年运势走向。
例如,日主衰弱者行印运(生我者)可获助力,行财星运(我克者)需防损耗。
若原局五行流通受阻,大运逢合冲可激活能量。
例如,原局寅申冲,大运逢亥水合寅,可解冲为吉。
2. 流年的应期规则:
流年作为“动态变量”,需与大运、原局形成“天地人”联动。
例如,原局申子辰合水局,流年逢辰土填实,主事业突破。
流年与原局形成三刑(如寅巳申刑),需通过合局或神煞化解。
六、实践案例与经验总结
袁树珊在书中列举了大量案例,展示“推通法”的实际应用:
1. 格局成败:
某八字为“壬子、癸丑、癸亥、壬子”,从旺格,行金水运大吉,行火土运凶。
若大运逢戊戌,财星克印,主投资失利。
2. 流年应期:
某八字为“丁卯、壬寅、丙辰、戊子”,大运辛丑,流年乙未,原局寅卯辰会木局,流年未土合木,主合伙创业。
若流年逢酉金冲卯,需防合作破裂。
3. 调候关键:
某八字为“丙午、庚寅、乙丑、壬午”,日主乙木生于寅月得令,但时柱壬午泄身,需行水运生扶。
大运壬辰、癸巳,印星生身,主事业上升。
若大运逢戊戌,财星克印,主健康隐患。
七、袁树珊的理论创新与局限
1. 融合传统与实证:
袁树珊将《三命通会》《渊海子平》等古籍理论与临床案例结合,提出“用神配气候得失”“相神紧要”等新观点,强调命理分析需兼顾时空与人性。
2. 动态平衡思维:
反对机械套用公式,主张“因成得败、因败得成”,例如:
用神被冲克(如原局子水被午火冲),若流年逢申子辰合水局,则可解冲为吉。
3. 时代局限:
部分内容(如胎元推算)依赖主观假设,缺乏科学验证。
对女性命理的分析仍受传统观念影响,例如“女命伤官克夫”等论断需批判性看待。
《命理探源》的“推通法”以五行流通为核心,构建了一套融合干支合冲、调候用神、神煞辅助及大运流年的命理分析体系。
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时空能量的辩证推演,揭示命运的深层规律,并强调“先天补后天”的实践智慧。
尽管存在时代与科学的局限性,袁树珊的理论仍为理解中国传统命理思维提供了重要参考,其“动态平衡”的思想对现代决策学与心理学亦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