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天髓》中说:“若能领悟五行衰旺的核心原理,那么对于命理学的奥秘,就掌握一大半了。”
刘诚意(刘基,字伯温)说:“五行旺盛时,适宜用‘泄’(通过食伤泄秀)或‘伤’(用官杀克制)来平衡。
五行衰弱时,适宜用‘帮’(比劫相助)或‘助’(印星生扶)来扶持,这是子平命理的基本法则。
然而,旺盛之中若暗藏衰弱的因素(如日主得令却被多克),就不能一味地克制损伤。
衰弱之中若藏有旺盛的根基(如日主失令却有强根或强印生扶),就不能盲目地生扶增益。
对于‘旺极’的五行(如四柱纯火,火势滔天),不可强行克制(如用金克火,因火极金必熔),因为极旺之中已包含‘自泄’的趋势(如火旺生土,土可泄火)。
对于‘衰极’的五行(如四柱无水,水弱至极),不可强行生扶(如用金生水,因水衰极金亦沉),因为极衰之中已暗含‘顺势’的必然(如水衰极喜土克,顺其被克之势)。
至于遇到应当‘损’的情况却强行‘损’,反而会招致凶祸;应当‘益’的情况却盲目‘益’,反而会带来灾害——若能通晓这些核心原理,又何愁难以洞察三命(天元、地元、人元,代指命理)的精微奥秘呢?”
(按:想要找到命局“用神”的关键所在,必须先辨明五行衰旺的真实状态。而要辨明衰旺的真实状态,就必须理解“旺中有衰、衰中有旺”“旺极忌克、衰极忌生”的深层含义。否则,仅凭表面现象判断衰旺,必然陷入似是而非的误区,又怎能准确鉴别命局的荣枯吉凶呢?)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源》中的“论衰旺”是八字命理分析的核心基础,主要围绕日主(代表命主自身的五行)的强弱状态展开,通过判断五行生克、十神配置及岁运变化,揭示命局的潜在矛盾与调和之道。
以下是其核心内容:
一、衰旺的定义与判断标准
1. 核心概念
衰旺指日主在八字中的能量强弱,需综合“得时、得地、得势”三要素判断:
得时:月令(月支)对日主的生扶程度。例如,甲木生于寅卯月为得时,生于申酉月为失时。
得地:地支中是否有日主的根(如禄、刃、墓库)。
例如,甲木见寅卯为得地,见申酉为失地。
得势:天干中是否有印比(生扶日主的五行)。
例如,甲木见壬癸水、甲乙木为得势,见戊己土、庚辛金为失势。
2. 动态平衡
衰旺并非绝对,需结合全局分析。例如:
旺中有衰:日主得令但被强克(如寅月甲木遇庚金重克)。
衰中有旺:日主失令但得印比生扶(如子月甲木得壬水、乙木助)。
旺极与衰极:五行过旺(如四火)或过衰(如无火)时,需特殊处理(如旺极宜生,衰极宜克)。
二、衰旺对用神的影响
1. 扶抑原则
身旺:需克、泄、耗(如甲木旺用金、火、土)。
身弱:需生、扶、助(如甲木弱用水、木)。
特殊格局:若日主过旺或过衰,需从势(如从旺格用印比,从弱格用财官)。
2. 调候与通关
调候:针对寒暖燥湿失衡(如冬木需火,夏土需水)。
通关:化解五行相克(如木克土用火光,水克火用木)。
三、衰旺与病药理论的联系
1. 病的根源
衰旺失衡是“病”的主要成因:
身旺无制:导致五行过旺(如土重埋金)。
身弱受克:导致五行过衰(如财多身弱)。
2. 药的选择
“药”需针对衰旺失衡:
身旺用克泄:如土旺用木(克)、金(泄)。
身弱用生扶:如水弱用金(生)、水(扶)。
四、衰旺在岁运中的变化
1. 大运流年的影响
原局衰旺:需结合大运流年调整。
例如,原局火旺缺木,行木运为得药,反之加重病情。
动态平衡:大运流年可能改变衰旺状态(如帝旺后衰,衰极转旺)。
2. 案例分析
火旺极:丙火生于巳月,地支两寅一午,火旺极需木运调和(木生火但泄土),若行金运则克火引发凶灾。
水衰极:丁火生于酉月,地支巳酉丑合金局,水衰极需金运生水,若行水运则助纣为虐。
五、争议与创新
1. 传统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衰旺判断过于依赖月令,忽视其他因素。
例如,陈素庵批评“无病无药即平庸”的观点,认为大富大贵者可能八字纯粹中和。
2. 袁树珊的创新
动态思维:强调衰旺需结合岁运变化,避免静态分析。
科学验证:融合西方科学思维,通过考订古籍与实践验证理论,增强逻辑性。
总结
“论衰旺”是袁树珊命理体系的基石,通过“得时、得地、得势”判断日主强弱,结合扶抑、调候、通关等方法调整失衡,最终以动态平衡为目标。
其核心在于揭示衰旺与用神、病药的辩证关系,为命理分析提供系统的方法论。
尽管存在争议,但其理论至今仍对八字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