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推算大运,起始行运的具体岁数,都从出生的日期和时辰开始计算。
顺行规则:出生在阳年(甲、丙、戊、庚、壬年)的男性,或出生在阴年(乙、丁、己、辛、癸年)的女性,需从出生日期顺向推算,数到未来最近一个节气的日期和时辰为止。
逆行规则:出生在阴年的男性,或出生在阳年的女性,需从出生日期逆向推算,数到过去最近一个节气的日期和时辰为止。
无论是顺行还是逆行,都以遇到节气(如立春、惊蛰等)为终止点。
具体岁数计算方法:
1. 基本换算:
累计满3天(72小时),算作1岁。
累计满30天(720小时),算作10岁(即一个大运周期)。
剩余1天(24小时),按多120天计算(即4个月)。
缺少1天(24小时),按欠120天计算(即4个月)。
剩余1个时辰(2小时),按多10天计算。
缺少1个时辰(2小时),按欠10天计算。
特殊情况:若涉及“夜子时”(即23:00-0:00),无论剩余或缺少多少时间,统一按5天计算(避免因子时跨日导致的误差)。
若时间刚好整除(不多不少),则按整数岁计算。
大运干支的排列规则:
大运的干支以出生月份的干支为基准:
顺行者:从月柱干支开始,按天干地支顺序依次向后排列(如月份为“甲子”,则顺排为“乙丑、丙寅”等)。
逆行者:从月柱干支开始,按天干地支顺序依次向前倒排(如月份为“甲子”,则逆排为“癸亥、壬戌”等)。
每一运由天干和地支组成(上干下支),共同掌管十年的吉凶运势,因此有“十年一易”的说法。
古人计时逻辑的深层解释(万育吾注):
古人以“一辰(十年大运)对应十年”,并以“三日折算为一岁”,原因如下:
一月有30天(晦朔循环),一日有12个时辰(昼夜循环),十年大运包含120个月,正对应古人“人生120岁为一个周天”的宇宙观(即天人合一,十年为一小周期,与自然节律呼应)。
具体换算:3天=36个时辰(3x12),正好对应360天(近似一岁的天数)。
1个月(30天)=360个时辰(30x12),正好对应3600天(10年x360天),即一个大运周期(十年)的天数。
实战推算要点:
1. 必须精确到实际经历的日时:
需根据命主出生后的真实时间流逝,数算距离最近节气的时间差(顺行数“未来节气”,逆行数“已往节气”)。
例:若距离节气差3天,则1岁起运;差6天,则2岁起运;差30天,则10岁起运(严格遵循“36个时辰=1天,3天=1岁”的规则)。
2. 余数与缺数的处理:
若剩余1个时辰(2小时),按多10天计算。
剩余10个时辰(20小时),按多100天计算。
若缺少1个时辰,按欠10天计算;缺少10个时辰,按欠100天计算。
夜子时统一按5天折算,避免跨日混淆。
3. 交运时间必须精准:
需明确到具体的年份、月份、日期、时辰(如“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交运”),不可笼统称为“几岁起运”。
举例1:阳年男性,正月初一日丑时(1:00-3:00)出生,若到初四日丑时正好立春,则1岁起运。
若立春在寅时(3:00-5:00),则多1个时辰,按多10天计算。
若立春在子时(23:00-1:00),则少1个时辰,按欠10天计算。
举例2:阳年男性,甲子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巳时(9:00-11:00)出生,当月二十九日申时(15:00-17:00)立春,时间差为5天3个时辰(即1岁零9个月),需从出生日起实际经历21个月,到丙寅年九月二十四日巳时才正式交大运(精确扣算每个时辰和天数,避免误差)。
核心原则:
推大运的关键在于“以实际时间流逝为基准,结合阴阳顺逆规则,精准计算起运岁数与干支排列”,最终通过十年一运的干支五行生克,推断人生阶段性的吉凶趋势。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推大运法”是四柱命理学的核心推演体系,旨在通过分析人生阶段性运势的变化规律,揭示命运的起伏轨迹。
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大运的本质与作用
大运是连接命局与流年的桥梁,以十年为一个周期,通过干支五行的流转对命局产生动态影响。
它并非简单的时间划分,而是通过五行生克、十神配置与命局形成“气类相感”的关系,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强调环境对命局特质的塑造作用。
袁树珊在书中特别指出,大运需与命局的用神、忌神形成联动,例如命局火旺需水运调和,则逢水运时运势通达。
若命局金弱逢火运,则可能因“金被火克,从化于官煞。”而压力倍增。
二、起运时间的计算规则
1. 顺逆排盘原则
阳男阴女顺排:阳年(甲、丙、戊、庚、壬)出生的男性与阴年(乙、丁、己、辛、癸)出生的女性,从出生日顺数至下一个节令(如立春、惊蛰等),以三日为一岁,一日为四个月,一时辰为十天。
阴男阳女逆排:阴年出生的男性与阳年出生的女性,从出生日逆数至上一个节令,同样以三日为一岁计算。
2. 精确起运算法
例如,阳男出生于丙午年庚寅月九日午时,需顺数至二月初九日卯时惊蛰节,实历十天欠三时,折合一岁欠三十天,最终确定十岁起运,大运干支从月柱“庚寅”顺排为“辛卯、壬辰”等。这种计算强调“实历过日时”,需精确到时辰,避免因粗略估算导致的误差。
三、大运干支的排列逻辑
1. 月柱为基准
大运干支以月柱为起点,顺排或逆排。例如:
阳男顺排:月柱为“戊戌”,则大运依次为“己亥、庚子、辛丑”等。
阴女逆排:月柱为“丙寅”,则大运依次为“乙丑、甲子、癸亥”等。
2. 干支分主十年
每个大运干支管十年,前五年侧重天干影响,后五年侧重地支作用。
例如,大运“辛卯”中,前五年天干“辛金”主导财运或事业,后五年地支“卯木”影响家庭或健康。
四、大运与命局的交互影响
1. 五行生克与十神转化
大运干支与命局形成生、克、冲、合等关系,直接影响用神与忌神的力量平衡。
例如:
命局身弱(日干弱),大运逢比劫(如“甲寅”)助身,则运势转强。
若逢官杀(如“庚申”)克身,则压力骤增。
命局财星旺,大运逢食神(如“丙午”)生财,则财源广进。
若逢比肩(如“乙卯”)夺财,则需防破财。
2. 特殊格局的适配
对于特殊格局(如从旺格、从财格),大运需符合格局特性。
例如,从财格需逢财星或食伤运(如“庚申、辛酉”),若逢比劫运(如“甲寅、乙卯”)则破格招灾。
五、实战应用与注意事项
1. 动态平衡分析
袁树珊强调“大运非孤立存在”,需结合流年、流月形成“岁运并临”的综合判断。
例如,大运为“庚子”(金水旺),流年逢“丙午”(火土旺),则形成水火冲克,需重点防范健康或人际关系危机。
2. 地域与时代的影响
书中提出“橘枳之喻”,指出相同命局在不同地域、时代的大运表现可能不同。
例如,生于江南水乡的人逢水运可能更利事业,而生于干旱地区则可能因水势过旺引发健康问题。
3. 命理与现实的结合
袁树珊反对将大运视为绝对宿命,主张“尽人事以听天命”。
例如,大运逢凶时,可通过调整职业方向、加强人际关系等方式化解危机。
逢吉时则需把握机遇,主动进取。
《命理探源》的“推大运法”构建了一套精密的动态命理模型,其核心在于通过五行流转、干支互动与命局形成有机整体。
它不仅是推算个人运势的工具,更是理解命运规律、指导人生决策的哲学体系。
袁树珊在书中始终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大运的本质是“气类相感”的自然法则,而人可通过理性认知与积极行动,在命运的框架内实现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