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海子平》中记载:春季的天赦日为戊寅日,夏季为甲午日,秋季为戊申日,冬季为甲子日。
这一判断以日柱干支为核心依据,例如在春季出生的人,若其日柱为戊寅日,便符合天赦日的条件。
《三车一览赋》中说:一个人的命局若逢天赦日,意味着其一生处世少遇忧患,即便面临困境也能获得宽宥。
《天宝历》解释道:所谓“赦”,指的是赦免过错、宽宥罪孽的特殊时间节点。
从天地阴阳的生成规律来看,天干中甲(代表阳木,象征万物初始的生机)与戊(代表阳土,象征万物成长的中气),是“天”所孕育的具有核心德能的天干。
地支中子(代表阳水,冬至一阳生)、午(代表阳火,夏至一阴生)、寅(代表阳木,初春万物萌发)、申(代表阳金,初秋万物成熟),是“地”所成就的标志阴阳转化、四季交替的关键地支。
因此,将天干甲、戊与地支子、午、寅、申按照季节对应的规律相互配合(如春配寅、夏配午、秋配申、冬配子),便形成了象征“天地合德、赦免罪过”的天赦日组合。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天赦」这一神煞的阐释既继承古法,又融入作者的实践心得。
结合书中核心观点与传统命理框架,其对天赦的论述可归纳为以下五个层面:
一、天赦的本质与起源
天赦的本质是「天地合德」的时空节点,其起源与天干地支的阴阳平衡密切相关。
袁树珊在书中引《天宝历》与《协纪辨方书》的理论,指出天赦日的干支组合(春戊寅、夏甲午、秋戊申、冬甲子)暗含「甲为干德之首,戊为干德之中。
子午为阴阳之正,寅申为阴阳之成」的数理逻辑。
这种组合象征天地间中正之气的交融,如同帝王大赦天下,故能消解灾厄、宽宥罪过。
袁树珊进一步强调,天赦的时空特性与五行生克紧密相连。
例如:
戊寅日:戊土生于寅月,木旺土相,形成「木克土但土得月令之气」的制衡格局。
甲午日:甲木生于午月,火旺木泄,但午为甲木死地,需甲木透干以平衡火势。
戊申日:戊土生于申月,金旺土休,申中壬水泄金生土,形成循环相生。
甲子日:甲木生于子月,水旺木相,子水为甲木沐浴之地,暗藏生机。
这种五行配置使天赦日兼具「化杀为权」与「调候得宜」的双重特性,成为化解刑煞的关键。
二、天赦的查法与应用规则
1. 查法口诀
天赦的判定以出生月份与日柱干支为依据:
寅卯辰月(春):日柱为戊寅。
巳午未月(夏):日柱为甲午。
申酉戌月(秋):日柱为戊申。
亥子丑月(冬):日柱为甲子。
袁树珊特别指出,天赦需「日干遇之方得用」,即日柱干支必须完全符合上述组合,而非仅天干或地支单独出现。
2. 神煞层级
在袁树珊的神煞体系中,天赦属于「中吉」神煞,其效力低于天乙贵人、文昌等顶级吉星,但高于天德、月德等普通吉神。
其核心作用在于「解厄」而非「招财」,尤其对命局中带有刑冲、官非、病灾等凶煞者效果显着。
3. 时空限制
书中强调天赦的效力受时空制约:
季节适配:天赦日需与季节对应,例如夏季出生者得天赦日甲午,若生于冬季则无效。
大运流年:天赦在大运或流年出现时,可阶段性化解灾厄,但需配合八字原局的五行平衡。
方位影响:天赦日的方位(如戊寅日对应东北方)在风水布局中可增强其效力。
三、天赦的命理效应
1. 核心功能
逢凶化吉:天赦能消解突发性灾祸,如意外事故、官非诉讼等。
袁树珊在《润德堂藏稿》中记载案例:某命局日柱戊申,月柱辛酉,原局七杀攻身,幸得天赦日化解,终在官场风波中全身而退。
宽恕赦免:对命带刑煞(如羊刃、劫煞)者,天赦可减轻刑罚或牢狱之灾。
书中引《三车一览赋》云:「命中若逢天赦,一生处世无忧」,强调其对刑狱信息的化解作用。
2. 附加影响
性格塑造:天赦入命者多具宽容豁达的性格,易获他人谅解与支持。
事业助力:在危机中易得贵人提携,尤其在司法、慈善、宗教等领域易有成就。
健康保障:对慢性病或久治不愈之症有缓解作用,但需配合五行调候。
3. 局限性
不可滥用:天赦虽能解厄,但不可用于主动制造灾祸后的补救。
需吉神配合:若命局凶煞过重(如七杀无制、伤官见官),天赦的效力会被削弱。
忌冲克:天赦日干支若被月支或时支冲克(如戊寅日逢申月),则吉神变为凶煞。
四、天赦与其他神煞的关系
1. 吉神搭配
天德\/月德:增强天赦的赦罪之力,形成「双德解厄」的格局。
文昌\/华盖:提升智慧与宗教缘分,适合从事文化、修行事业。
驿马\/将星:强化行动力,利于在动荡中把握机遇。
2. 凶煞对冲
羊刃\/七杀:天赦可缓解其凶性,但需印星化杀生身。
劫煞\/灾煞:天赦能减轻突发性灾祸,但需财星通关。
孤辰\/寡宿:天赦可缓解孤独感,但需配偶宫有吉星扶持。
袁树珊在书中特别强调,天赦与凶煞的互动需结合八字全局分析,不可孤立看待。
例如,若天赦与七杀同柱,需印星透出方能化杀为权,否则反主「恩将仇报」之虞。
五、天赦的现代应用与争议
1. 现代命理的发展
当代命理学者对天赦的应用有所拓展:
时间管理:天赦日被视为「谈判吉日」,适合处理法律纠纷、商业合作等。
风水布局:在天赦日进行祈福、放生等活动,可增强运势。
心理暗示:命带天赦者可通过佩戴相关吉祥物(如玉佩、符咒)强化心理优势。
2. 学术争议
科学性存疑:部分学者认为天赦的神煞理论缺乏实证依据,属于文化心理现象。
地域差异:不同流派(如盲派、飞星派)对天赦的解释存在分歧。
过度依赖:部分从业者夸大天赦的作用,忽视八字原局的核心矛盾。
袁树珊在书中对此持辩证态度,既肯定天赦的积极意义,又警示不可迷信神煞而忽视五行生克的根本规律。
结语
《命理探源》对天赦的阐释,体现了袁树珊「以经典为骨,以实践为魂」的治学理念。
其核心观点可概括为:天赦是天地阴阳平衡的时空符号,通过五行生克与神煞联动发挥解厄作用,但需结合八字全局综合判断。
这一思想至今仍为命理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启示我们:命运的转机不仅依赖于「天时」,更需个人的德行与智慧作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