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约言》又说:旧书有“时辰分上中下刻”的说法,称“四柱相同但人生穷达不同,正是因为时刻不同”。
这种说法看似精细,实则前人极少讨论,偶尔提及也不过是说“时支分刻掌管不同五行”,如同“月支分日掌管不同五行”。
例如认为“寅时前一二刻丙火掌权,三四刻戊土掌权,后四刻甲木掌权”。
但月支尚且没有“分日掌管五行”的道理(前文已论证月支藏干只是气的共存,而非分日掌权),何况一个时辰之内,怎会某刻金水当权、某刻木火掌权?
若时支要分刻,日支也可同理划分——难道要区分“黎明前某神掌权、日出后某神掌权、日中后某神掌权”?
实际上:生于某月,无论何日,月支的藏干之气(本气、中气、余气)都完整存在;生于某时,无论哪刻,时支的藏干之气也都完整存在。
例如生于寅时,无论哪一刻,甲木(本气)、丙火(中气)、戊土(余气)的气脉都并存。
正确的做法是:观察这三者中,哪个藏干“得时得势”(与月令、他柱生扶)就取用,哪个“失时失势”(被克泄无气)就舍弃。
如此推断命理,才符合逻辑,切勿轻信“分刻掌权”的虚浮说法。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源》中的“”是袁树珊对八字命理中时柱(出生时辰)理论的深化阐述,其核心在于揭示时柱作为“全局归宿”的动态作用机制,以及时柱与日主、喜忌神、格局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系统总结:
一、时柱的本质定位与全局联动性
1. 时柱的终极归宿属性
时柱作为八字最后一柱,承载着命局气数的终局走向,不仅决定日主晚年运势与子女缘,更直接影响全局喜神(有利五行)与忌神(有害五行)的最终力量消长。
例如,喜神在时柱得生旺(如木喜神逢寅卯时),可显着增强其吉性;忌神在时柱逢衰绝(如金忌神逢巳午时),则凶势锐减。
2. 时柱与其他柱的动态制衡
调候关键:时柱干支可直接调节全局寒暖燥湿。
例如,冬月(亥子丑)出生者,若时柱见丙火(如丙午),可化解水寒木冻之弊;夏月(巳午未)出生者,时柱见壬水(如壬子)可降温润燥。
十神配置修正:时柱天干为用神(如身弱用印)可强化日主根基,为忌神(如身强用杀)则加剧失衡。
例如,甲木弱生于酉月,时柱透壬水(正印)可化杀生身,逆转颓势。
二、喜忌神在时柱的特殊表现机制
1. 喜神的时柱强化与克制
生旺增益:喜神在时柱得生旺(如木喜神逢寅卯),吉性倍增,尤其对晚年运势和子女成就有显着助益。
过旺需制:若喜神过旺成病(如木旺无制),时柱需出现克制或泄耗的五行(如金克木、火泄木)以平衡气数。
2. 忌神的时柱弱化与转化
衰绝减凶:忌神在时柱逢衰绝(如金忌神逢巳午),凶性大减,尤其对健康和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降低。
无制需化:若忌神无制(如七杀无制),时柱需出现化解五行(如食神制杀、印星化杀)以转危为安。
三、时柱对格局判定的辩证影响
1. 格局成格的时柱条件
特殊格局的点睛作用:时柱干支常为成格的关键。
例如,七杀格需时柱透食神制杀(如丙火日主见壬水七杀,时柱透戊土食神),方能显贵。
刑冲合害的格局重塑:时支与其他柱的互动(如子午冲、寅亥合)可改变格局走向。
例如,时支为寅木,若与日支亥水合木局,可增强日主根气;但若逢申金冲寅,则破局生灾。
2. 时柱与月令的格局权重关系
袁树珊强调格局需综合四柱整体判定,反对仅以时柱取格。
例如,月令提纲为格局核心,时柱需与月令配合(如月令为七杀,时柱透食神制杀)方能成格,否则时柱单独成格多为虚象。
四、时柱应用的实践方法论
1. 晚年运势的精准定位
吉神无破:时柱为财官(吉神)且无克破,主晚年富贵安逸,子女孝顺;若逢冲克,则需防健康或财务危机。
凶神有制:时柱为伤劫(凶神)但有制化(如伤官见印),反主因祸得福;若无制,则晚年多灾。
2. 趋避策略的制定依据
方位调整:时柱用神为火,宜往南方发展;用神为水,宜往北方发展。
职业选择:时柱为食伤者,适合创意或教育行业;为印星者,适合文化或学术领域。
3. 子女教育的命理启示
食伤透干:子女聪慧但叛逆,需因势利导;若逢印星克制(如时柱偏印),需注意亲子关系紧张。
印星透干:子女温顺但依赖性强,需培养独立性;若逢财星破印(如时柱财星),反主子女务实能干。
五、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与革新
1. 破除机械定时法
袁树珊批判旧书“以钟表时间直接对应时辰”的做法,强调需结合节气与中气划分时辰。
例如,立春时刻若在子时,需严格以节气为界,重新排定日柱和时柱。
2. 调和中西计时差异
针对西学东渐带来的24小时制冲击,袁树珊提出“节气优先”原则:
节气交接时刻若在子时,以节气为日界,重新确定日柱和时柱。
非节气日仍按传统十二时辰排盘,但需区分夜子时与子时正。
3. 强调全局动态平衡
反对孤立分析时柱,主张结合四柱整体判断。
例如,时柱为用神但原局无生扶,需大运流年补足方显吉性;时柱为忌神但他柱有制化,反主因祸得福。
总结
“”是袁树珊命理体系中极具实践价值的篇章,其核心在于打破时柱分析的教条化,强调动态平衡与全局联动。
袁树珊通过辩证处理时柱与其他柱的互动关系、提出精准的排盘规则、批判传统方法的机械性,构建了一套更贴近实际的时柱分析框架。
这一理论不仅深化了对时柱本质的认识,更为八字命理的实践提供了精细化的操作指南,至今仍具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