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这样的说法:阴阳二气有生机与衰亡之别,有久长与短促之分,人的命运便禀受这种气的特性。
大凡日主及命局所成的格局,若精神法理畅达丰茂(如五行流通、用神得力),称为“生”;意境气象悠长深远(如根基深厚、气脉连贯),称为“永”。
若精神法理枯萎憔悴(如五行偏枯、忌神肆虐),称为“死”;意境气象短浅匮乏(如五行破碎、能量耗散),称为“促”。
寿夭的判断标准:
长寿之命:得气之“生”与“永”者,必定长寿。根据“生永之气”的程度不同:
得气充盛者为“上寿”(如百岁高龄)。
得气中等者为“中寿”(如七八十岁)。
得气略薄者为“下寿”(如五六十岁)。
短寿之命:得气之“死”与“促”者,必定短寿。
根据“死促之气”的程度不同:
气弱无根者,可能幼年夭折。
气散不聚者,可能壮年早逝。
气枯无救者,可能盛年殒命。
大运对寿夭的动态影响:
若命局本应长寿(生永之气充足),但大运逢“穷凶之地”(如用神被冲克、忌神肆虐),则可能“生者死,永者促”,长寿之命反遭夭折。
若命局本应短寿(死促之气强盛),但大运逢“力救之神”(如忌神被制化、用神得生扶),则可能“死者生,促者永”,短寿之命得以延寿。
此外,有些人虽长寿却一生坎坷不顺,有些人虽短寿却多病缠绵,皆由大运走势所致。
寿夭判断的特殊性与道德观:
考察人命时,富贵贫贱的推断多有应验,唯独寿夭的判断应验较少。
因为:
一念之善,可积累福德延年益寿。
一事之恶,会损耗福泽缩短寿命。
若自恃命有“生永之气”而多行恶事,或明知命具“死促之气”却广积阴功,此乃超越命理的因果:
上天不会因偏爱而让恶人长生。
也不会因厌恶而让善人早逝。
区区八字干支的推算,又如何能完全涵盖这些呢?
核心思想解析:
这段论述强调寿夭不仅由先天八字决定,更受后天德行与大运走势的影响,体现了传统命理“天人合一”的思想,即命运并非完全宿命,人的善恶行为可通过“气”的变化干预寿数。
袁树珊借此呼吁命理研究者不可拘泥于干支推算,需兼顾道德伦理,赋予命理学说以劝善戒恶的社会意义。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源》中“论寿夭”是袁树珊构建的传统命理体系中关于寿命长短判断的核心篇章,其理论围绕五行生克、十神配置、气的流通与动态平衡展开,通过“先天格局”与“后天调候”的辩证关系,构建了从寿命本质到实战研判的完整框架。
以下从理论内核、核心机制、实战应用三方面总结其核心内容:
一、理论内核:寿夭的本质定位与核心要素
1. 寿命的本质与五行平衡
寿夭的本质:寿命并非单纯指生存年限,而是五行之气的流通顺畅度与日主根基的稳固性。
例如,五行相生无冲克(如木生火、火生土)形成“流通之气”,主生命力绵长;五行偏枯(如金寒水冷无火调候)形成“滞塞之气”,主健康隐患。
核心判断要素:
日主强弱:日主需与五行之气匹配。
身强根深(如木旺逢水生)主寿;身弱无根(如木弱逢金克)主夭。
用神与调候:用神是调和五行的关键。
例如,冬月金寒需火调候(如丙火暖金),调候得力则寿元稳固;忌神肆虐(如水多土荡)则寿元受损。
2. 气的厚薄聚散理论
袁树珊延续传统命理中“气”的概念,提出阴阳之气的厚薄聚散直接影响寿命:
厚聚之气:日主及格局五行充沛、能量收敛(如财星得令、印星护主),主长寿。
薄散之气:五行单薄虚浮、能量耗散(如财星被劫无制、印星受克),主短寿。
动态平衡观:需结合大运流年判断气的变化。
例如,青年行“厚聚之气”运(如身弱逢印运)可延寿;老年行“薄散之气”运(如身强逢财运耗身)易折寿。
3. 病重得药理论
袁树珊提出“病重得药”的核心观点:八字中五行失衡(病)需用神(药)调和。
病重得药者长寿,如财星衰弱但逢印星生扶(药);病轻得药者中寿;无病无药者平淡。
二、核心机制:十神配置与健康风险
1. 十神的寿夭指向
印星:代表保护、滋养,为“寿元星”。
印星旺相贴身(如日主弱而印星透干)主健康长寿;印星被财星克制(如木弱逢旺财破印)主伤病夭亡。
官杀:代表压力、疾病。官杀旺而无制(如日主弱逢官杀混杂)主重疾或意外;官杀为用且有印化(如杀印相生)主寿。
食伤:代表能量消耗。身旺食伤泄秀(如木旺逢火食伤)主生命力旺盛;身弱食伤过旺(如木弱逢火炎)主元气耗散。
财星:代表资源消耗。身旺财旺(如木旺逢土财)主寿;身弱财旺(如木弱逢土重)主因财致病。
2. 特殊格局的寿夭特征
专旺格:如从旺格(如八字全木),五行纯粹流通主寿;若被冲克(如逢金破木)主夭。
从杀格:日主极弱而杀星极旺,需杀星有制(如逢印化杀)主寿;杀星无制(如杀旺无印)主夭。
羊刃格:羊刃为忌逢冲(如卯木羊刃逢酉金冲)主血光之灾;羊刃为用得合(如卯木羊刃逢亥水合)主长寿。
3. 神煞的辅助判断
吉星:天德、月德、天乙贵人等主逢凶化吉,延寿。
凶煞:劫煞、亡神、勾绞等主意外灾祸,短寿。
禄神:禄神健旺(如甲木见寅禄)主身体根基牢固;禄神被冲克(如寅木逢申冲)主健康受损。
三、实战应用:从理论到技法的落地
1. 长寿格局的研判标准
五行平和:八字五行相生无冲克(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用神得力:用神旺相且无损伤(如身弱用印,印星透干得生)。
调候得宜:寒暖燥湿平衡(如冬月火弱得木生,夏月水弱得金生)。
十神配置:印星护主、官杀有制、食伤泄秀、财星有源。
2. 短寿格局的标志
五行偏枯:八字某行过旺无制(如火旺无水)或过弱受克(如金弱逢火)。
用神受损:用神被冲克(如印星逢财破)或忌神无制(如官杀混杂无印)。
十神凶局:枭神夺食(如印克食伤)、伤官见官(如伤官克官星)、比劫夺财(如比劫克财星)。
神煞汇聚:劫煞、亡神、孤辰寡宿等凶煞叠加。
3. 大运流年的协同分析
用神运助寿:大运流年生扶用神(如木命逢水运),主健康平安。
例如,身弱用印者逢水运,主得贵人扶持,疾病化解。
忌神运致夭:大运流年强化忌神(如火旺逢木运),主突发疾病或意外。
例如,财星破印者逢木运,主因财生灾,危及生命。
动态平衡观:八字普通但大运得力者,可借势延寿;八字强旺但运背者,易“富屋贫人”。
例如,身旺财旺者逢劫财运,需防合作纠纷引发健康问题。
4. 批判性创新与案例解析
否定机械论:袁树珊反对仅以神煞或单一十神论寿夭,强调需结合五行生克与八字整体。
例如,财星虚浮无根基者,虽表面富裕实则健康隐患重重。
动态平衡观:八字普通但大运得力者,可借势突破;八字强旺但运背者,易“富屋贫人”。
例如,身旺财旺者逢劫财运,需防合作纠纷。
案例启示:如某命局官杀旺而无制,若大运逢印星化杀,则健康转安;若逢食伤制杀,则压力缓解,寿命延长。
四、总结:寿夭理论的价值与启示
“论寿夭”的核心在于先天格局定寿命潜力,后天五行补不足,通过干支生克与十神配置的动态关系,构建了一套从“终身趋势”到“细节验证”的完整分析框架。
袁树珊通过补充寿夭理论,完善了传统命理的层次感,强调命理推算需兼顾“静态格局”与“动态时效”,对后世命理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其核心价值在于:
1. 系统性:将寿夭判断纳入八字体系,形成“四柱+大运+流年”的立体分析模型。
2. 实用性:提供了从宏观格局到微观细节的实战技法,尤其在健康风险预判上具有精准性。
3. 批判性:纠正了传统命理重神煞轻五行的偏差,回归“干支为本”的理性分析。
总之,“论寿夭”是《命理探源》中极具理论深度与实战价值的篇章,其“五行流通、用神得力”的核心思想至今仍值得命理研究者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