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来说,这里仿佛是一个充满无尽知识宝藏的宝库,每一本书都可能是解开他心中疑虑的关键所在。
姜留西对这种单调的生活方式不仅毫无怨言,反而乐在其中。因为他从小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模式,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他能够忘却时间的流逝,也能将烦恼抛诸脑后。毕竟,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江长老虽然是他的师父,但由于工作繁忙,根本无暇顾及他的日常生活琐事。而姜留西也非常懂事,他明白师父的难处,所以除非遇到实在想不通的问题或者无法解决的麻烦,他才会去请教江长老,其他时候,他都会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姜留西的生活充实而忙碌,他每天都会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探索和学习。然而,这种生活方式对于姜流儿来说却并非如此。她生性活泼好动,对于整天躲在藏书阁里看书的师兄感到十分无奈。
尽管姜流儿曾试图跟随姜留西的脚步,一同沉浸在书海之中,但每次拿起书本,看到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她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到困倦,无法集中精力阅读其中的内容。
就这样,姜留西在藏书阁里一连待了好几天,而姜流儿则在一旁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终于,忍无可忍的姜流儿在某一天抓住了姜留西的手臂,像个孩子一样摇晃着,并撒娇地对他说:“师兄,你今天陪我出去玩一天吧!你回来后一直待在藏书阁里,一待就是一整天,我一个人在这里好无聊啊!你就陪陪我出去玩一天好不好嘛?”
姜留西原本打算直接回绝姜流儿的请求,毕竟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实在抽不出时间来陪她。然而,当他看到姜流儿那副娇嗔的模样,尤其是那双眼睛里透露出的恳切与哀求时,他的心瞬间就软了下来。
姜留西暗自思忖着,反正也不过就是一天的时间而已,权当是给自己放个假吧。而且,这些天他一直埋头在藏书阁里,也并未找到自己所追寻的答案。或许,出去走走,放松一下心情,反而能让他换个思路,说不定还能有所收获呢。
主意已定,姜留西决定答应姜流儿的请求。不过,在这之前,他觉得有必要和姜流儿约法三章,以免到时候这小丫头玩得太疯,自己完全无法掌控局面。
“出去玩可以,但是我们要约法三章。”姜留西一脸严肃地说道,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姜流儿,似乎想要把这些规定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里。
“首先,你不能瞎跑。”姜留西继续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我可不希望到时候四处找你,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会让我担心。”
姜流儿听了,连忙点头表示同意,她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似乎并没有把姜留西的话放在心上。
“而且,你不能一个人行动。”姜留西接着说,“最好是待在我的身旁,或者是我目光能够看到的地方。这样我才能确保你的安全。”
姜流儿再次点头,她的手不自觉地摆弄着衣角,显然有些迫不及待了。
“如果实在是要离开我的视线,你得事先和我说明,征得我的同意才行。”姜留西最后强调道,“这一点非常重要,你一定要记住。”
姜流儿连连点头,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似乎对这次出去玩充满了期待。
早已经被喜悦冲昏了头脑的姜流儿想都没想,立刻答应了姜留西的要求。然后,她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样,迫不及待地拉着姜留西的手,兴冲冲地向山下走去。
姜留西完全没有预料到姜流儿会如此突然地行动,毫无防备的他被猛地一拉,身体失去平衡,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然而,面对姜流儿,他心中并没有丝毫的怪罪之意。
姜留西连忙稳住身形,关切地嘱咐道:“你慢一点,小心脚下,别摔倒了!还有一点我还没说完呢!”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焦急,似乎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姜流儿。
姜流儿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头也不回地向前奔跑着,完全没有理会姜留西的呼喊。姜留西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好加快脚步追赶上去。
他一边跑,一边继续补充道:“这次之后,你可不能再用同样的理由来找我,让我带你出去啦!”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场地里回荡,不知道跑在前面的姜流儿是否能够听到。
姜留西和姜流儿一同漫步在宗门山脚下的市集里,这里人来人往、喧闹嘈杂,各种摊位琳琅满目,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或许是因为长期居住在山上,又或者是过惯了与世隔绝的日子,姜流儿对这个处处洋溢着人间烟火气的地方显得格外喜爱。她的目光被周围的一切所吸引,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好奇。
然而,与姜流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姜留西对这个市集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他觉得这里太过喧闹,而且摊位上的物品也都平平无奇。但他知道姜流儿对这里充满了期待,所以他只能默默地跟在她身后,尽量不扫她的兴。
姜留西实在想不通,姜流儿作为宗门弟子,又出身于名门望族,可谓是从小就含着金钥匙长大,什么都不缺的她,为何总是对赶集这种事情如此感兴趣呢?
就在这时,姜流儿突然在一个小摊贩前停下了脚步。她的目光被摊位上摆放的手串所吸引,饶有兴致地一个个挑选起来。
姜留西看着姜流儿专注的样子,心中越发不解。这些手串看起来非常普通,既不能当饭吃,也没有什么实际用途,除了外观稍微好看一些之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姜流儿满心欢喜地付完钱后,像个孩子一样,迫不及待地将刚买到的手串举到姜留西面前,满脸期待地问道:“师哥,你看看这个手串怎么样?好看吗?”
姜留西原本正心不在焉地四处张望着,听到姜流儿的声音,他才不紧不慢地转过头来,目光随意地落在那串手串上。其实,他对这些小玩意儿根本提不起兴趣,在他看来,这手串既没有实际用途,价格又不便宜,完全就是个华而不实的东西。
然而,面对姜流儿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姜留西实在不忍心直接说不好看,于是便随口敷衍道:“嗯,挺好看的。”
姜流儿似乎并没有察觉到姜留西的敷衍,她依然兴致勃勃地继续追问:“那师哥,你快说说看,它到底好看在哪里呀?”
这一问,可让姜留西有些犯难了。他心里暗暗叫苦,自己刚才只是随口一说,哪里想过这手串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啊!可如果现在不回答,姜流儿肯定会觉得自己刚才的回答是在骗她,说不定还会因此生气。到时候,自己恐怕又得费一番功夫去哄她开心了。
更糟糕的是,姜留西担心姜流儿会借着这个由头,继续在店里逗留,然后再挑些别的东西。这样一来,他不仅要陪着她浪费时间,还可能要被迫帮她买单。一想到这些,姜留西就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于是乎,为了让姜流儿不再继续纠结于手串的事情,姜留西赶忙解释道:“哎呀,流儿啊,我真的只是觉得这个手串挺好看的,其他的我可真是一窍不通啊!你看,咱们出来都这么久了,是不是该找个地方歇歇脚,顺便弄点东西吃呀?”
然而,姜流儿显然对姜留西的回答并不满意。尽管如此,她也并未表现出丝毫的扫兴之意,而是非常自然地接过了姜留西的话头:“嗯,好的呀,师哥!我看前面不远处就有一家馄饨店呢,看起来生意挺红火的,里面有好多人在排队呢!要不咱们就去那儿坐坐吧,正好我也逛得有点累了,可以去吃点馄饨垫垫肚子。”
对于姜流儿的提议,姜留西自然是举双手赞成。毕竟,对他来说,去哪里吃东西其实都无所谓,只要能避免姜流儿再向他追问关于手串好不好看这类让人头疼的问题就好。
来到馄饨摊前,姜留西定睛一看,发现这是一家由夫妻二人共同经营的小店。摊主夫妇年纪都已步入中年,丈夫身着围裙,站在灶台边,全神贯注地负责烹饪食物。
只见他面前摆放着两口巨大的铁锅,锅内的水正沸腾着,不断地翻滚冒泡,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锅旁的案板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馄饨食材,有切好的葱花、香菜、紫菜,还有已经调好味的肉馅和一张张薄如蝉翼的馄饨皮。
在灶台的另一侧,各种调料瓶罐被整齐地排列着,旁边还摆放着一摞干净的空碗。整个灶台收拾得一尘不染,尽管只有中年男人一个人在忙碌,但他的动作却显得井井有条,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姜留西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尽管店里生意繁忙,但中年男人并没有丝毫慌乱,他不紧不慢地将煮好的馄饨用漏勺捞起,小心翼翼地放入旁边的空碗中。此时,碗底早已铺好了一层薄薄的调料,当滚烫的热水夹杂着馄饨一同倒入碗中时,瞬间激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气,直往姜留西的鼻子里钻,让他不由得垂涎欲滴。
做好这些后,中年男人将碗轻轻地放在一旁,仿佛那碗是一件珍贵的瓷器一般。然后,他转身回到炉灶前,熟练地揭开锅盖,将下一轮的馄饨放入锅中。
在等待馄饨煮熟的短暂间隙里,中年男人并没有闲着。他迅速转身,拿起还未包完的馄饨皮和肉馅,继续忙碌起来。他的手法娴熟,每一个馄饨都被他包得整整齐齐,仿佛是一件艺术品。
与此同时,煮好出锅的那一碗馄饨也没有被冷落太久。屋里的女子轻盈地走过来,端起那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然后稳稳地走向屋里的餐桌。姜留西看着那碗馄饨被端到了客人的面前,她还微笑着和客人说了几句话,之后便又匆匆忙忙地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除了端菜,女子还兼任着收银的工作。她在餐厅里来回穿梭,时而为客人点餐,时而收钱找零,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而中年男人则专注于烹饪,确保每一碗馄饨都能煮得恰到好处。两人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姜留西和姜流儿并没有等待太长时间,就有了空出来的座位。老板娘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她们,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热情地迎上前去,说道:“两位贵客大驾光临,真是让小店蓬荜生辉啊!请问二位需要吃些什么呢?”
说着,老板娘小心翼翼地递出了菜单。姜留西这才注意到,原来这里的菜单上不仅仅只有馄饨,还有其他几样小吃。
在饮食方面,姜留西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讲究和要求。他漫不经心地将菜单递给身旁的姜流儿,似乎对这顿饭的菜品选择并不怎么在意。然而,真正引起他兴趣的却是老板娘的态度。
从老板娘与他们交流时的语气中,姜留西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异样。那是一种明显的畏惧和讨好之情,这绝对不是对待普通初次见面客户应有的态度。在刚才简短的交谈中,老板娘明显失去了平日里在老顾客面前的那份从容和自信,连原本嬉笑的神情也消失不见了。
姜留西若有所思地打量了一下自己和姜流儿身上的穿着,然后又环顾了一下周围正在吃饭的其他客人。瞬间,他便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原来,问题就出在他们两人的衣着上。他们身上的衣服太过华丽精美,与在场的其他人格格不入。在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摊环境里,他们的装扮显得如此突兀,仿佛是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