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文馆的内,檀香袅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似无的古雅气息。李嗣源手持折扇,慢悠悠地扇着,姿态悠然。他看着对面的宋云笺,也就是岐王李茂贞,缓缓开口:“前几日,有个戴着面具、头戴斗笠的人自称不良帅来到我通文馆,声称要我晋国向李星云称臣。我倒挺好奇,这李星云是何许人也。那人自称不良帅,还说李星云是李唐后裔,不知岐王对此看此事?”
宋云笺闻言,秀眉微蹙,略作沉吟后道:“本王此次前来,也正是为了这李唐后裔。不过如今天下人谁不清楚,唯有我岐国与你晋国,依旧奉大唐正朔,沿用大唐年号。”
李嗣源听后,折扇轻合,发出“啪”的一声轻响,他脸上露出一抹笑意:“义父也是这般想法。”
宋云笺好奇地追问:“那晋王为何不去参拜这位李唐后裔呢?”
李嗣源笑着解释:“义父他一心沉醉于练功,再加上腿上有疾,更是极少外出。所以,通文馆的一些事务,便交由我来处理了。”
宋云笺闻言,浅浅点头,语气带着一丝了然:“原来如此。”
就在此时,李嗣源的目光忽然投向窗外天空,一只信鸽正展翅飞来。他眼睛一亮,道:“是凡儿的信鸽。”说着,他快步走到窗边,将信鸽取下,从其腿上解下密信。打开密信浏览一番后,李嗣源说道:“看来我这凡儿似乎提前找到殿下了。不过现场还有一名幻音坊的人,以及玄冥教的人。”
宋云笺闻言,神色微动,思索片刻后道:“想来是他们外出执行任务时恰好碰到了。”
李嗣源点了点头,又道:“阳叔子也现身了,看来得去渝州走一趟了。”
宋云笺一听,当即说道:“本王先回凤翔准备一番,再去拜见殿下。”
李嗣源缓缓道:“那本帅就恭送岐王。”
宋云笺微微颔首,身影便缓缓消失在李嗣源的视线之中。
画面一转,来到藏兵谷。袁天罡站在一处石室之中,目光落在躺在床上的李星云身上,沉声问道:“阳叔子,你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吗?”
阳叔子闻言,郑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我知道。”
随后,阳叔子带着李星云走进了内室。他盘膝坐下,开始将自己的内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李星云体内。时间一点点流逝,阳叔子的头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花白,最终他体力不支,倒在了地上。
李星云悠悠转醒,他茫然地看了看四周,又感受了一下自己的身体,发现状况竟好了许多。当他看到倒地的阳叔子时,心头一紧,连忙上前:“师傅,您怎么了?”
他伸手为阳叔子把脉,瞬间脸色煞白,喃喃道:“内力枯竭……难道……”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可怕的可能,却又不敢相信,最终忍不住失声痛哭:“师傅,您醒醒啊!弟子就在您身边啊!”
外面,袁天罡的声音缓缓传来:“阳叔子,你也算是为殿下尽忠了。”
李星云听到袁天罡的声音,疑惑地问道:“谁在外面?”
袁天罡缓缓走进内室,看着李星云,问道:“你不认识我了吗?”
李星云看着袁天罡,脑海中浮现出年幼时那个教自己武功的面具人的身影,他脱口而出:“是你!这是什么地方?你怎么会在这里?”
袁天罡语气平淡地回答:“这里是藏兵谷。阳叔子要你找的人,就是我。”
李星云震惊地瞪大了眼睛:“什么?”
袁天罡继续说道:“藏兵谷其实是不良人的驻地,而我,藏兵谷谷主,就是不良帅。不良人,不良帅。”
李星云激动地问道:“你刚才说我师傅是为我尽忠而死,你是什么意思?”
袁天罡缓缓踱步,开始讲述:“李星云,你生于大唐景福三年。你祖父是懿宗皇帝李漼,你叔父是僖宗皇帝李儇,你生父是昭宗皇帝李晔。你弟兄十人,你排行第十。天佑元年,梁王朱温作乱,宫变时,你的九个兄弟都死了。天佑四年,朱温称帝,次年被杀。你当年被内臣李焕以掉包计救出,先在江湖上辗转浪迹,后来遇到陆佑劫托孤,这才拜入阳叔子门下。”
李星云喃喃自语:“你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
袁天罡看着他,缓缓道:“如果不清楚你的底细,我怎么会将一身本事传授给你呢?”
李星云盯着袁天罡脸上的面具,厉声问道:“你到底想干什么?”
袁天罡继续说道:“大唐贞观元年,术士袁天罡进京,得到了太宗皇帝李世民的赏识,被拜为国师。他一边占卜星象,祈福国运;一边炼制丹药,以求长生。贞观二十年,袁天罡终于炼成丹药,却在太宗面前试服时出了差错。
虽然达到了长生不死的目的,却也导致他走火入魔。太宗皇帝亲眼见到袁天罡服药后的惨状,又顾及自己的英名,直到贞观二十三年驾崩,终究没敢服用丹药。再说袁天罡,经此巨变,他辞去了国师之职。
但太宗皇帝不愿他的本事就此埋没,便命他建立专为皇室服务的秘密组织——不良人,以袁天罡为不良帅,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二百七十多年来,不良人死了一批又一批,可袁天罡因为服用了那所谓的长生不老药,一直活到了现在。
你知道那长生药的副作用是什么吗?你知道李世民为何宁愿放弃长生不死,也不肯服用我的丹药吗?当年我服用丹药走火入魔,容貌损伤,经脉错乱,变成了如今这副不人不鬼的模样。二百多年来,我一直以面具示人,统帅着不良人。这件事,只有大唐历代皇帝才知晓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