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尚尚病恹恹的坐在一边,不知道想些什么。
卢氏教训她:“孩子不教好自有你的报应。”
萧尚尚冷笑一下,曾经那么彪悍,现在没力气吵架。
卢氏才懒得管她。既然徐氏都算到二房早晚要出事,拦是拦不住的,那就管好自己。
萧尚尚说徐氏:“你这么巴结大房有什么好处吗?”
徐晼抬起头问道:“你说什么?”问完低着头继续吃葡萄。
瞿莲、瞿蔷、瞿茂姐妹几个一块吃葡萄,这葡萄很甜,一点都不酸。
郡主笑道:“没人巴结你?萧家也不管你了。”
萧尚尚不想说话,萧家现在很难,不知道益王府能得意多久,但只要还得意着,她说也没用。
下人来回话:“郢国公府的人进宫,被陛下免官削爵了。”算一算,“如今郢国公府还在朝的就剩下太常寺少卿山同和,他不是临汝公主血脉,是嗣子。”
虽然山家还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女婿亲家什么的,但直接握在山家手里的权少了,就是少了。
萧尚尚目瞪口呆,那么强的郢国公府落得这一步了?难道还能彻底败落?不可能,临汝公主和山嵩之后肯定会起来。
但萧尚尚清楚,这么折腾一次必然元气大伤,恢复起来很难。
太夫人一阵恍惚,之前还说郢国公府、温国公府这些难搞,像越王府也难搞。但真要搞起来也不难。
太夫人因此打起精神告诫众人:“须得谨慎小心,才能平安。”
瞿栋、瞿元衡、瞿元珪等忙应了。
赏完月,太夫人准备回去歇着。
徐晼也要回家睡觉了,她每天睡得早。
萧尚尚拦着徐氏说道:“你为什么不帮郢国公府?”
徐晼应道:“脑子是个好东西。”
瞿元珪拉着娘子的手,别理萧家人。
徐晼和浓眉大眼手拉手回家去,又一年中秋过完了。
斗转星移,光阴似箭。
转眼又一年过去,好像就是一瞬间。
今年中秋的天很好,月亮又圆又亮。
太夫人身体好,带着大家在荷花池边赏月。
徐晼一点都没变,坐在一边吃。作为小媳妇她能做什么?
瞿莲、瞿蔷、瞿菱姐妹几个和六婶一块吃。气氛有点古怪,二老爷、二太太带着二房赏月,让姐妹几个害怕,只能悄悄的吃。
徐晼心情很好,吃东西要是心情不好对身体不好,有的吃心情怎么会不好?
太夫人很稳,老二和媳妇已经没什么能吓到她。她好好的,能压制老二,别的孩子就好了。
瞿梁感觉力不从心,兄弟和弟媳妇怪模怪样的,他没能力劝,又不想让老娘操心,心累。
李氏不替二房操心,二房能搞出什么?她现在就操心将女儿嫁出去。
大女儿在邓家很好,现在有孕了,没什么要操心的。
小女儿也及笄了,挑来挑去没挑到合适的,她想请老六媳妇给算算。
李氏觉得好笑,因为老六媳妇对二姑娘好,所以她想挑个最好的,没急。
瞿梁闭门思过一年,变了很多。
萧氏精神也不错,打量着这么多孩子,只要老不死的一死,就都归她管。
瞿梁从容的和老娘说道:“饶正臣终于要班师回朝了。”
太夫人平静的看他一眼,知道无数人打饶正臣的主意,不止他一个,知道他还要掺和,但不知道他会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
瞿梁老了很多,从容的说道:“饶家次子年龄正好与侄女相仿。”
太夫人应道:“那不是你该操心的。”
瞿梁义正词严:“我侄女岂能不关心?”
太夫人说道:“轮不到你操心。”
萧氏问道:“太夫人要把雯姐儿嫁进宗室吗?”
郡主站起来揪着萧氏的头发给她两个大巴掌,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瞿元振大怒:“住手!”
郡主使劲一脚将萧氏揣进荷花池,说道:“快去救你娘!”
瞿梁气的满脸通红!
郡主看着他笑的纯良。
萧尚尚不敢吭声,看姑母在水里没动静,太可怕了。
瞿元夫也不吭声,反正死了郡主也不好过,所以,若是能除掉郡主老娘死也值了。
瞿元载喊道:“来人!”
郡主从容的说道:“谁要是敢代劳就杖八十。三个嫡子要不要抓阄?”
卢氏皱着眉说道:“这水又不深。”
三个亲生儿子无动于衷。
瞿元珪忙脱了蓝袍下水,将萧氏抱上来,和郡主解释道:“我妹妹便是淹死在这儿,我希望侯府的每一处都是干净的。”
郡主对着他客气的说道:“我又没想让她死。嫡子总把别人当傻子,就像《六女拜寿》,不孝子总是那些亲生的。因为他们父母不在意,总有傻子会代劳,保他们荣华富贵。”
郡主说了一通话,瞿元珪早就去更衣了。
萧氏被放在地上,一身的泥,动了几下像捉上来的泥鳅。
瞿元振怒喝:“徐氏!”喊完噎住了,伸长脖子一口气上不来下不去,憋的面红耳赤。
郡主哈哈大笑:“像捉上来的龟!不会是龟仙附体吧?”
姜姨娘在振大爷身边很无奈,小声解释道:“这也不敢乱动,要不要请大夫来?”
郡主看她挺妙的,是不想管。郡主看热闹,愉快的笑道:“都不用谁和谁落水,你们这些人谁都不会救。亲侄女也不管了。”
王淑无奈的上前,叫几个媳妇来把二太太抬回去,她跟着去伺候。
郑孟姜看看大爷的脖子,又盯着徐氏。
徐晼在吃瓜,又大又甜又起沙。
瞿菱已经是六岁的大姑娘,在跟着六婶吃坏了几次肚子后,她只能小口小口的吃。
薛朝晖一口瓜吃到嘴里,看振大爷的头一伸一缩更像龟了!她差点被噎死!看振大爷的脖子像是好了,她赶紧把瓜咽下去,拿帕子把嘴擦干净,无语。
瞿梁缓过来,指着郡主教训道:“你胆大狂妄。”
郡主笑道:“比起你差远了。我这是告诉你你这一群子孙没一个孝顺的,你忙都是白忙活。”
瞿梁十分后悔:“当初就不该把你娶进门。”
郡主应道:“太夫人就不该把你生下来,说这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