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已经宵禁。
今夜无月,繁星满天。
一群古怪的人悄然来到瞿六爷宅子外边,领头的两个老道,一个穿白色鹤氅一个穿黑色鹤氅。
一个穿的花里胡哨的巫师,脸上没什么表情,抬起脚朝着门踹去。
宅子里,瞿元珪还在读书,对于外边的动静充耳不闻,虽然有宵禁但总有人犯禁,若是被抓到那就抓走。
外边,五城兵马司一些人看着。
巫师对官兵不屑,一脚踹向普通的门,猛的倒飞出去。
宅子爆发出耀眼金光!
老道下意识的扭头挡脸,感觉不太好,一边后退一边稳住心神。
官兵都看见了,宅子发出金光,天上又有金光洒落,点点金光落到身上,感觉特别舒服。
官兵面面相觑,啥意思?
两个老道看着金光笼罩,都被吓呆了。
一个小道士心直口快:“这是功德吗?”
白衣老道应道:“对。”
小道士问道:“不是说是祸国妖女吗?这功德是偷来的?”
话说完小道士好像被什么压了,一阵窒息,待缓过来,发现道行被废了!
两个老道忙离远点,看这功德凶得很,一会儿废了好些人。
一个仙姑大怒道:“竟这般歹毒!”
官兵开始抓,犯禁的抓了再说,搞歪门邪道的都得抓。
一个穿男装的女子大怒道:“放开我!你们这些狗腿也敢动我?”
官兵把人捆结实了,拿臭袜子把她嘴堵上。现在夜深人静,静悄悄的干活。
两个老道撒丫子就跑。他们向来避着官府。他们有道行,若是去豪门大户也是座上宾,但现在见识到恐怖的功德,先避避。
屋里,瞿元珪听着外边安静了,放下书洗洗睡。
早上起来,继续习武。瞿元珪看一眼,娘子也起来了,看起来睡的很好,不知道她知不知道昨晚的事情?
徐晼抬起头看看天,很好。接下来的时间都很好。
接下来一段时间,瞿元珪感受到京城的喜气。
封赏下来。
功劳最大的饶正臣封广德侯,加太子太师。魏国公无可封,加镇国将军。
麾下顾巘封富春侯,李芾封忠勤伯。
姜检得封永新县子。
徐晼在太夫人跟前,侯府也是喜气洋洋。
徐晼最高兴的是有的吃,现在吃的明显更多,她能从早吃到晚。
李氏和余氏忙着准备通哥儿成亲,卢氏天天忙收礼、送礼,好像都是为徐氏忙。
太夫人高兴的很。
薛朝晖坐在一边跟着吃,一边想着,那么多人拿饶大人和老侯爷比,饶大人最后不要封国公,只要了广德侯和太子太师,本官还是刑部侍郎,不贪权,魏国公也没邀功,这样下来大家都好看。
而且顾巘封侯了,他是太夫人的侄子,顾巘的小舅子封伯,对于侯府都算好事。
李氏现在忙着通哥儿的亲事,还顾不上为小女儿定亲,但是高兴。
薛朝晖笑着看徐氏,她娘家得的好处最多吧?徐老爷次子娶富春侯女儿,次女嫁魏国公嫡孙。
可以说震惊天下。
薛朝晖和六弟妹开玩笑:“徐老爷现在还坐门槛吗?”
徐晼笑道:“我定做两条门槛,随便坐。”
余氏笑道:“不是说坐门槛不好吗?”
徐晼笑道:“徐老爷坐着刚好。”
余氏无语。她娘家也是有一些功劳,只是不像徐家那么显眼。
当日银杏街血光冲天可是传遍天下,血光冲天,杀二王、绝大月国皇室,这战绩不输大将军。
徐晼觉得挺好,骚扰她的明显变少了,不影响她的胃口。
李氏和她说道:“还是有不少人要找你。”看,二房也来了。
萧氏摇摇晃晃的过来,郑孟姜、王淑、萧尚尚来的很齐。
太夫人看着她们像陌生人,因为确实陌生。
徐晼看她们要从良的样子很好玩,一次次从良失败,不知道这次如何?不过她们的目的是在瞿通成亲的时候露脸,刷存在感,确认自己在侯府的地位。
他们一开始就是这么盯着侯府,现在还想找机会代表侯府。
李氏、余氏越来越稳了。
萧氏老态龙钟,一张脸看着比太夫人更老,从容的说道:“侯府如今也要体面。”
太夫人懒得理她。
萧氏问徐氏:“老六媳妇,进哥儿什么时候有子?”
徐晼懒得理她。
郡主懂了,长长的指甲剥着桔子吃的开心。像瞿梁和萧氏就该断子绝孙。小孩生下来了是一条人命,那还没有的就别来了。郡主特别喜欢六婶这斩草除根的一招。
郑孟姜冲着徐氏喊道:“进哥儿是侯府嫡长孙!”
郡主笑出声,看来从良又失败了。
郑孟姜气到发疯:“你就不怕有损阴德?”
郡主嘲讽道:“知道饶大人和魏国公为什么谦让吗?知道徐老爷为什么坐门槛吗?以为徐老爷真没那个福气?他福气大得很。”
郡主和六婶开玩笑:“徐家就剩一个三姑娘,现在怎么样?”
徐晼请郡主吃松子。
郡主开心大笑。
王淑从容的说道:“小二房如今分了家,超哥儿年纪不小了,正该成家立业。”
李氏和余氏忙完了,侯府明天开始宴客。
徐晼站起来说道:“我明天去姜家吃席。”
太夫人慈祥的说道:“去吧。”姜家表兄立了功,封了县子,算改换门庭了。
卢氏看徐氏够稳,帮娘家人特别稳,因为她经常去那边吃席,在民间口碑很好,那些说她妖怪没什么人信。
徐晼走了,穿过花园,出了侯府,朝着自己家溜达。
荟儿跟着姑娘,到了家门口吓一跳!门口堆了很多东西,快把门堵了。
徐晼过来。
几个人跪下向她磕头。
徐晼站好了由着他们磕头,不怕受不起,国师完全受得起。
磕头的人感觉怪怪的,不过是诚心磕头,一个男子说道:“犬子总是容易受惊。”
徐晼说道:“你们吓到我了,我不是菩萨,找我没用。”
一个妇人忙喊道:“夫人行行好啊!这可是积德行善。”
徐晼应道:“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谁要是再纠缠,后果自负。”
周嫂子开了门。
徐晼回家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