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
兖州东郡的一片山林中,火光点点。
明亮的火焰照亮四周。
曹操率领数千残兵,仓皇撤退至此。
稍作休整后。
曹操心中明白,刘备绝不会轻易放过这次机会。
“主公,附近十几个村庄都搜罗了一遍。”
“勉强搜集到一些粮食。”
于禁前来禀报。
“这点粮食远不够将士们填饱肚子。”
说到此处,于禁垂首惭愧。
近六千将士一顿饭所需的粮食,绝非几十个村庄能完全供应。
“唉!”
曹操轻叹。
“哪怕粮食不多,一人分一口也是好的。”
有东西果腹,总比饿着强。
“我发现附近山坡上有不少野菜。”
曹操起身道。
“你让人去采集些,能吃的都拿来。”
“天亮前,必须让所有将士恢复体力。”
他嘱咐道。
此刻,曹操的衣衫因长途撤离已显风干。
“天亮后,冀州军必定追来。”
“到那时……”
曹操没有再说下去。
胜败在此一举,不是他们死,就是我们亡。
“明白!”
于禁领命离开。
片刻后。
曹操忽然问道:“乐进回来了吗?”
洪赶到之前,乐进一直在城墙上与冀州军激烈交战。
洪抵达之后。
局势混乱,众人无暇顾及其他。
“主公,乐进将军不知所向。”
“撤离前,我看见他带着人从城头退下了。”
当时战况危急,所有人都忙于保护曹操撤退。
根本无法兼顾乐进的情况。
“文若呢?”
曹操再次询问。
荀彧昨日已离开大营,而顿丘城外的大营也被洪水冲毁。
不清楚荀彧在外境遇如何。
“速派人往清丰县寻子孝!”
曹操急切地命令心腹,让他即刻动身找寻曹仁。
“是!”
心腹领命,策马疾驰而去。
唯有曹仁出面,方能对当前战局有所影响。
“仲康!”
曹操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不远处处理伤口的许褚身上。
“主公!”
许褚闻声抬头,见曹操前来,连忙站起。
“坐吧!”
曹操示意他坐下。
“若非仲康舍命相护,我早已身首异处。”
曹操感慨万分。
彼时情势紧迫,刘备麾下多名猛将同时攻来。
皆欲取我首级。
许褚拼命殿后,与夏侯渊、曹洪、于禁、李典等人协力抵抗。
勉强挡住了张飞、典韦等人的攻势。
然而曹营诸将皆带伤。
幸而最终化险为夷,全员撤离。
只是不见乐进踪迹。
……
顿丘城中。
此刻已是深夜三更。
夜色深沉。
但城内外灯火通明。
火光照耀下,夜如白昼。
洪水虽已退去,但城内外数十里仍是一片泥泞,满目疮痍。远处望去,顿丘城仿佛一片废墟。
横陈于污泥中的尸体,无序地倒卧着,因浸泡而苍白浮肿,堆积成山,散落四周,令人倍感悲凉,仿若置身地狱。
刘备立于城头,俯视脚下景象,感慨道:“危机解除,局势转危为安。”
“此役终究是我胜出,也是你棋高一着,奉孝!”
长舒一口气后,刘备转向郭嘉,后者平安归来。他本为此次与曹操的决战设计了两套方案,其中之一是诱敌深入,却不幸被荀彧识破。曹操掌控了战场主动权,郭嘉迅速调整策略,安排刘备以自身为饵,引诱曹操出击,随后借洪水之势突破重围,一举摧毁曹军在外的营寨,大获全胜。
“主公,此战并未结束!”郭嘉提醒道,“曹军撤退匆忙,定难走远。我军应兵分两路:一路清理战场,另一路即刻追击曹操。”
“切莫给曹操喘息之机,务必直捣黄龙,将其彻底击溃!”
刘备点头,赞同其策略。
郭嘉的一席话点燃了众将心中的斗志。
人人热血沸腾,将愤怒化作战斗意志。
个个士气高昂,主动请缨出战。
“好!”
刘备拔剑高呼:
“此战,不灭曹操,誓不回营!”
三军齐声呼应,声震天地。
“朱灵听令!”
刘备点兵:
“率部清理顿丘战场。”
战场内外,尸骸遍野,
若不及时处置,恐引发瘟疫。
“遵命!”
朱灵领命而去。
刘备继续部署:
“各部将曹军遗留的粮草悉数收集,
无论干湿,就近生火做饭。”
因曹军仓促撤退,
后营又遭洪水毁坏,
大批粮草无人看守,散落四周。
“明白!”
诸将各自领命。
“曹操向东逃窜。”
刘备略作思考。
多数敌军为步兵,难以迅速撤离。
郭嘉分析道:“曹军最佳撤退方向应为泰山郡。”
“那里有夏侯惇、程昱统领的数万兵力。”
泰山郡位于东郡东北。
“但他却选择直接向东。”
郭嘉似乎有所领悟。
“他依旧放不下。”
放不下?
刘备追问:“奉孝所指何意?”
郭嘉答道:“他志在主公!”
此言一出。
刘备震惊。
当前形势下,曹操并非只顾逃命。
而是在这场败仗后,伺机在主公轻敌之时,
谋划新的行动。
“曹某竟欲转败为胜?”
刘备眉头紧锁。
“无需担忧,我自有对策。”
郭嘉点头回应。
这一幕被棺中世界中的刘胜目睹。
随即,刘胜感慨万分。
“果然枭雄,即便落败收场。”
“心中所思,也非逃命二字。”
“而是要把握时机,再图大事?”
汉末三国,最终三强为曹刘孙。
无人易与。
大浪淘沙,时势造英雄。
诸多势力相继登场又逐一败亡。
唯留曹操、刘备、孙权三人。
可见这三人乃时代选中的最后英雄。
“不过。”
刘胜微笑道。
“兖州,终将是玄德的兖州。”
“而非孟德的兖州。”
...
清晨,旭日初升。
阳光洒满大地。
曹操驻扎的山林间。
荀彧已与曹操会合。
七百余骑兵归营,数十骑不幸在撤退时被敌军伏击身亡。
“文若。”
重逢荀彧,曹操心绪稍定。
此刻,曹军将士神情坚毅。
众人皆知,最终一战即将来临。
曹操屹立阵前,再度披挂整齐,环视众将士。
“诸位将士,战事已至紧要关头。”
“实不相瞒,吾亦渴望生还。”
此言既出,余下将士齐声高呼:
“愿归!愿归!”
经过一夜休整,曹军将士体力恢复,士气高涨。
“李将军。”
曹操召见李典。
“末将在。”
李典恭敬领命。
“拨你两千兵卒,往官道设伏,诱敌深入。”
“无论如何,须支撑至黄昏。”
“此令可行?”
曹操询问。
李典坚定回应:“誓死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