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袖子缝隙难挡,他只是略微吸进一丝,顿感头昏目眩。
步入房间后,温良恭声道:“师父,你的毒愈发厉害了。”
温壶酒看着温良身上颜色变幻,便知他已中毒,轻笑道:
“你这小子,火候还差得远呢。”
温良渐渐适应毒雾,放下衣袖,看着手指泛出彩虹般的光晕,尴尬一笑:
“师父你在毒道钻研五十多年,我才学十来年,怎能相比。”
温壶酒被江湖称为老毒物,温良则在温家中被称为小毒物。
两人高下,从称呼上便可知晓。
烟雾随风缓缓散去,温壶酒的脸庞显露出来。
他身穿白袍,头发斑白,面色红润,毫无老态。
“道剑仙的请帖,拿来吧。”
温良缓步上前,将那张赤红请帖递到温壶酒面前。
就在请帖脱手的一瞬间,温良感受到体内的五毒再度躁动起来。
果然,这张请帖正是压制五毒的关键之物。
温良望着温壶酒,忍不住问道:
“师父,为何我的毒一碰到道剑仙的请帖就立马蔫了,像遇到了克星?”
温壶酒面无表情,内心却震动不已。
他阅历更广,察觉到赤红请帖中隐隐透出丝丝剑意。
那剑意如游龙般流转全身,将弥漫的毒雾斩成虚无。
连无形飘渺的烟雾都能斩碎驱散,这般剑意当真恐怖。
温壶酒叹息道:“道剑仙的剑意非凡,能将我们毒雾逼退。”
他未说出全部真相,只因怕温良心性受损,动摇对毒道的信念。
温良震惊道:“我们温家的毒雾无所不至,道剑仙一张请帖上的剑意竟有此等威力?”
他心中震撼难平,此事实在匪夷所思。
但温壶酒没有必要骗他,这点他深信无疑。
“师父,那你的毒雾能伤得了道剑仙吗?”
温良挠头问。
温壶酒心中苦笑,暗想,你这徒弟倒是会挑问题。
多半是不行的,道剑仙剑意入体,浑圆如一,完全无法侵入。温壶酒淡淡说道。
温良感叹道:“道剑仙果然神仙人物,师父都拿他没有办法。”
“这一次道剑仙的大喜之日,师父要去吗?”
温壶酒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说道:“还是要去,道剑仙亲自送请帖,我若不去,岂非不给道剑仙面子?再者,这也是雪月剑仙的大喜之日,不去的话,也显得对雪月城无礼。”
温良拱手笑道:“那就好,师父出山,天下必然震动。”
温壶酒心中微微叹息,天师大婚才是真正的大事,自己一个老头子,能引起什么轰动。
两师徒又聊了一会儿,温良便告辞说道:
“师父,我还要为道剑仙婚礼的贺礼操心,就先告退了。”
“好,你好好准备吧。”
“是。”
……
北凉,大柱国府。
徐凤年站在听潮亭之中,眼神中透着深深的疲惫。
北莽整军备战,每日操练兵马,声势浩大,让他不得不时刻关注前线局势。
也许哪一天,北莽大军便会挥师南下,直取北凉。
他望着听潮湖中的万尾锦鲤,心中却没有半分欣赏之意。
坐上大柱国之位后,他才真正明白这世上忧愁几何。
即便有左膀右臂协助,事务仍如潮水般涌来,压得他喘不过气。
“王爷,青城山弟子蒲城求见。”
侍女青鸟面无表情地禀报。
徐凤年猛然起身,说道:“请进来。”
青鸟应了一声,转身引蒲城入内。
徐凤年站在原地,心中疑惑不定,不知青城山为何突然派人前来。
不多时,青鸟带着蒲城走进来。
蒲城看着站立如松、容貌俊朗的徐凤年,躬身行礼:“小道蒲城,拜见王爷。”
徐凤年淡笑回应:“蒲城道长来我北凉,怎不提前告知?我北凉三城定当竭诚款待。”
其实北凉并不太欢迎道士,只因徐凤年的母亲吴素信佛,故而对道门略有疏远。
但后来徐凤年曾赴青城山一行,这才让北凉对道士多了一些敬重。
蒲城挂着笑意,说道:“道家祖训,清心寡欲,小道不敢违逆。”
徐凤年点头说道:“不错,道剑仙一身绝世武功,却甘愿隐居青城山三十载,可见青城山上下的确一心向道,堪称道家圣地。”
蒲城嘴微张,说道:“先前师叔祖不是下山了吗?闹出的声势不小。”
不再多提这些琐事,蒲城取出一封赤红色请帖,递给徐凤年。
“这次前来,是希望王爷能出席师叔祖与雪月城雪月剑仙的婚礼。”
徐凤年听后先是怔住,未曾料到道剑仙动作竟如此迅速,继而心中大喜。
他没想到自己竟能收到道剑仙亲自发出的请柬。
徐凤年接过请帖,手指摩挲着如玉般的质感,朗声笑道:“道剑仙有心了,小王感激不尽。这等喜事,我一定亲临贺喜。”
蒲城点头道:“好,我会将此话转达师叔祖。小道尚有要务在身,就此告辞。”
徐凤年却笑道:“不行,怎能不留下来吃顿饭?”
蒲城连忙摆手:“不必了,小道事务缠身,实在无法久留。”
徐凤年按住他的肩膀笑道:“若让道剑仙知道我怠慢了他的弟子,定会责怪于我。道长还是留下,尝一尝我北凉的佳肴。”
蒲城推脱不过,只得应下:“王爷盛情难却,小道惶恐受之,便恭敬不如从命。”
徐凤年颔首,唤来青鸟:“给蒲城道长备一桌上好素斋。”
海边沙滩上。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雷无桀卷起裤脚,双脚埋入温热的砂砾中,口中念念有词。
李凡松侧头望他,笑道:“没想到雷弟兄还有这一面,引经据典,倒真不像你平日作风。”
雷无桀挠挠头:“只是见那海浪翻滚如雪线,云雾腾涌似飞龙,一时兴起罢了。”
他忽然转向李凡松问道:“李凡松,你说神仙是不是就该是这般模样?”
这话一出,众人目光皆落在李凡松身上。
李凡松沉吟片刻,语气淡然:“那是《庄子》里所描绘的海上仙山藐姑射中的仙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