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地这边,柯南和博士离开后不久,灰原哀就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样。她感觉到有人在暗处窥视,那目光带着不怀好意的冰冷。她不动声色地提醒三小只加快速度搭帐篷,自己则更加警惕地观察四周。
然而,麻烦还是找上门来。一位同样在附近露营、自称是登山爱好者的中年男子(山田)惊慌失措地跑过来,说在树林深处发现了另一名露营者(死者:小林)的尸体!尸体旁边有打斗痕迹,死者是被重物击打后脑致死。
灰原哀心中一凛,立刻意识到这不是意外。她本想带着三小只远离,但那个发现尸体的山田先生“热心”地招呼他们一起去看看,顺便“保护现场”,而三小只侦探团的冒险精神也被瞬间点燃,吵着要去看。灰原哀无奈,只能跟着过去,心中警铃大作。
现场确实惨烈。目暮警官和高木警官很快赶到,封锁了现场。死者小林是独自露营,初步调查显示他与另一名露营者(也就是凶手:中村,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自称是公司职员的男人)因为争夺一处更好的露营位置在昨晚发生过激烈争吵,很多人都听到了。
中村自然成了头号嫌疑人,但他有看似完美的不在场证明——案发时,他正在离营地较远的溪边钓鱼,有另一位露营者(佐藤女士)可以作证他离开和回来的大致时间。
案件陷入了僵局。灰原哀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她注意到中村在看向他们几个孩子时,眼神深处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狠和焦虑。她悄悄拉住了兴奋地想参与调查的步美和光彦,低声警告:“别多事,离那个中村先生远点。”
就在这时,买完东西的博士和柯南开车回来了。远远看到营地里停着的警车和闪烁的警灯,两人的脸色同时一变!
“发生什么事了?”博士停下车,焦急地问道。
“是命案!”高木警官迎了上来,简单说明了情况。
柯南跳下车,小脸瞬间变得严肃无比。他快速扫视现场:死者位置、血迹形态、周围的脚印、散落的物品…接着,他走到被列为嫌疑人的三人面前——发现者山田、争吵对象中村、以及为中村作证的佐藤女士,仔细地观察他们的表情、穿着和随身物品。
他尤其注意了中村。中村穿着普通的户外夹克和长裤,裤脚和鞋子上沾着新鲜的泥土和水渍,似乎确实刚从溪边回来。他的表情带着被冤枉的愤怒和一丝紧张。柯南的目光落在他腰间挂着的多功能军刀和一个小巧的、金属质地的打火棒(镁棒)上,这是露营生火常用的工具。
1. 时间差陷阱:佐藤女士证明中村离开营地的时间是A,回来的时间是b。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A和b之间。但中村坚称自己一直在溪边。
柯南注意到溪边到案发地点步行需要15分钟,来回就是30分钟。如果中村在A时间离开,到达溪边,然后立刻折返(只需15分钟)作案,再返回溪边(15分钟),最后在b时间回到营地,那么他实际作案时间只需要15分钟,而佐藤女士证明的“离开时间”A和“回来时间”b之间间隔长达1小时,完全足够他作案。
2. 关键物证——打火棒(镁棒)上的细微痕迹: 柯南假装天真地靠近中村,询问他腰间的打火棒怎么用。中村不耐烦地解释了一下。柯南敏锐地发现,打火棒金属刮片边缘,似乎缠绕着几根极其细微、近乎透明的、烧焦了的…钓鱼线残留!非常少,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而中村自称在溪边“钓鱼”,但他身上和渔具包里却没有鱼线!柯南立刻联想到,露营者通常会带备用鱼线。
3. 不在场证明的伪造:柯南推测,中村利用了钓鱼线!他可能在离开营地前(A时间),就在死者帐篷附近设置了一个简易的延时点火装置:用一根长长的钓鱼线,一端系在死者帐篷内某个易燃物(比如堆放的报纸或酒精块)上,另一端固定在远处(比如一棵树)的镁棒刮片上。
镁棒刮片被固定在一个能产生火星的角度。当中村在溪边(b时间前15分钟)用力拉扯连接在刮片上的鱼线另一端时,刮片摩擦镁棒产生火星,火星引燃易燃物,进而可能引爆死者放在帐篷里的便携式瓦斯罐(现场有瓦斯罐爆炸残留痕迹),制造混乱和“意外”假象。
但死者真正的死因是后脑被重击,说明凶手是在点火装置触发前就杀死了死者,点火只是为了破坏现场和伪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