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三代都在北京城扎根经商,一路走来,从小到大,其中的艰辛实非外人所能想象。”
“我这一生,也算得上是波澜壮阔。当年,在残忍狡猾的鬼子和贪婪无下限的光头政府的压迫下,我的生意不仅没有衰败,反而做得风生水起,甚至愈发壮大。就凭这点,便足以证明我的智慧。”娄振华悠悠地说着,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他顿了顿,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追忆,继续说道:“要说这一生中,最让我刻骨铭心的,还得是少年时所经历的困难。”
“幼时,在父亲的庇护下,我过着快乐而富足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到了少年时期,父亲突然染上重病,四处求医问药,却都无济于事。临终前,父亲紧紧握着我的手,眼神中满是不舍与期望,叮嘱道:‘要守好家业。”
娄振华那怅然的声音继续响起。
“然而,彼时年幼的我,尚未有机会涉足父亲的人脉圈子,便不得不直面堂叔伯们的欺压。我也曾奋起抗争,闹过几回,可终究无济于事,最终无奈失去了家族产业的控制权。”
“经此一役,我也算明白了一个道理,当面对强大的敌手,实力不敌之时,就得收起自己的爪牙,使自已显得无害,暗中等待时机,而后找准破绽,一招毙命。”
“就这样,我在暗中隐忍了整整十年。这十年间,我苦心经营人脉,精心编织着一张充满诱惑的陷阱。待时机成熟,我果断出手,一举拿下他们,将其财产收入囊中。凭借这些,我整合所有资源,另起炉灶,使得家族产业迈向了新的高度。”
“爱国,我这番经历,算不算得上有毅力和魄力?你说…”随着娄振华最后这两个字落下,一股无形的威势悄然荡漾开来。
牛爱国难得严肃起来,开口道:“我说您这位主人家可真不地道,您自个儿抽烟,也不给我递上一根,还一个劲儿地往我这边吐烟圈,难道是想让我抽您的二手烟不成?”
“咳……咳咳……你这小子……咳……想抽烟自己拿便是,又不是外人,非得跟我在这儿逗闷子。”娄振华无奈地苦笑,这小子着实与众不同,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气氛,被他一句话就给破坏殆尽。
牛爱国瞧着这老家伙演了半天苦情戏,也着实不易,便直接说道:“这上策嘛,便是实干兴邦。”
“何解?”娄振华疑惑地问道。
“想必半岛战争,伯父您应该知晓。”见娄振华点头,牛爱国继续说道:“白头鹰军太过张狂,上头已然做出指示,必须打压他们的嚣张气焰,将其彻底掐灭。”
“先头部队即刻就要出发,战争一触即发。而钢铁,作为战争中至关重要的军需资源,我国当前的炼钢技术相对落后,产钢量肯定难以满足需求。”
话说到这儿,牛爱国却没了下文。娄振华不禁看向他,眼神中满是疑惑。
牛爱国对上娄振华那似乎有些懵懂的眼神,无奈地摇了摇头,用手指轻轻敲了敲茶几,说道:“拿支笔记下来,这可是重点,回去您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不是,老娄,您刚才说的那十年隐忍、一招破敌,该不会是在吹牛吧?您这看着也不像是多聪明的人呐。”
娄振华黑着脸,乖乖拿过笔和记事本,顺便又给牛爱国续了茶,递上一根烟。
“哎!哎!您还别说,我这会儿有点信您那番话了。”牛爱国吐了个烟圈,喝了口茶,接着说道:“我刚给您提意见,您不仅给我递烟,还倒了水,说明您能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确实有执行力。”
“我一个晚辈在您面前这般高谈阔论,您竟然面不改色(只是脸色稍微黑了点),可见您确实深谙隐忍之道,有做大事的潜力。”
面对一个晚辈在自己面前滔滔不绝地大放厥词,娄振华也只能暗自腹诽,脸色愈发黑了几分。
“第一点,您得向国家捐赠您的轧钢厂,捐赠仪式要搞得隆重些,多请些记者来,还要申请组织派人进驻厂里并进行领导。这样你就是在组织领导下工作,和众工人一样是要拿工资的,而不是发工资的老板。”
“同时,您要向组织立下军令状,承诺在您担任厂长期间,保证能够提升钢铁产量,而且得量化这个目标,让组织能够清晰明了地看到成效。”
“如此一来,您的事迹便会传遍全国。在国家危难之际,您娄半城第一个挺身而出,无私支持国家。您可以从子女中挑选一两个,将他们送到前线去。要是不幸牺牲,那也是荣誉加身;倘若平安归来,日后无论从事何种事业,前途都不可限量。”
“第二点,您要团结厂里所有的工人,为他们谋取福利,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工作中。”
“在工作时,您要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一同攻克炼钢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让工人们看到您并非高高在上,坐在办公室里搂着小……咳……,而是和他们一样,在为工作努力付出。”
“久而久之,工人们工作时能看到您的身影,吃饭时您也和他们吃同样的饭菜,自然而然就会把您当作自己人,而不会将您视为压迫他们的人,而是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为他们谋福利的好大哥,工人心中的好大哥。
“第三点,战场上,咱们向来不怕敌人,咱们也不怕他们那威力巨大的飞机大炮,咱们怕的是战士鲜活的生命被无意义的收割。
“您娄半城资产无数,这个时候就得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给国家用于生产飞机、大炮。最好把您住的四合院也抵押给银行,贷出来的钱一并捐出去。当刻着‘娄振华号’的飞机大炮驰骋疆场、保卫家园之时,您的大名将会再次响彻全国各地。人们会传颂,爱国人士娄振华,在国家危难之时,无私捐出了自己的一切,为了大家舍弃了小家,您将成为所有商人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