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配电箱里的闸刀都已经被张小兵拉开了。
张小兵是担心输电线路有短路或者漏电的地方,所以才把配电箱的输出都断开了。
而现在大家都热切地期盼着,想看看机房内是不是真有电。
大家的这点期待要是都满足不了,那可是真对不起大家这几个月来的辛苦劳动。
孙大宝怀着紧张的心情走到了配电箱前,他不知道现在就给机房的照明线路送上电会不会短路。
毕竟这么多年了,这些电线也都没换过,肯定是老化了。
可是一会儿黑叔就把他家的电灯拿来了,如果灯泡不亮的话,会严重地打击大家的情绪。
“张小兵,我敢不敢把机房照明的闸刀推上?”孙大宝感到有些没底,就请教张小兵。
“可以试一试,如果短路了,你就马上把闸拉开。”张小兵淡定地说。
孙大宝看着那个给机房照明供电的闸刀,心里直突突,他担心他这一下搞不好再把发电机烧了。
就在他犹豫不决时,张小兵走到了他旁边,伸手就把闸刀推上了。
结果什么也没发生。
这说明机房里的照明线路并没有短路。
不一会儿,黑叔果然拿来了一只照明灯。
孙大宝接过来看了看,上面确实写的是220V的,于是他让黑叔帮忙拿来了一个简易的梯子,他爬上梯子,有些颤巍巍地把那只照明灯插进了灯口,他向右一拧,结果灯亮了。
“嗷嗷嗷……”
周围的二十几个人都欢呼了起来。
而且很热烈、很激动。
孙大宝这才明白,大家其实都不懂电,更没有电的知识,你说再多的解释也没有用,只有真的让灯亮了,才能证明你真的成功了。
这就是为什么虎头娘急着让黑叔回家拿照明灯的原因。
只要你把灯搞亮了,大家就全明白了。
至于是否能马上把电送到家里,这其实并不重要。
因为大家都知道,线路都老化了,需要修。
这天,虎头娘带着黑叔来到了阿敏家。
两个人闲扯了几句之后,虎头娘便开始说正事了。
“阿敏,这不是有电了吗,晚上的时间就多了,我就想让我的孙子们学学文化。”虎头娘笑着说,“你们家的大宝和胡子哥能不能抽时间教教孩子们识字?”
“哦,识字?我都不识字,哈哈,我也应跟着你孙子学学识字。”阿敏半开玩笑地说。
“每天教孩子们识字一个小时,我管饭,行不行?”虎头娘开出了条件。
“我得问问他们两个,”
其实阿敏感觉这事好像有点吃亏,自己家的两个壮劳力,去你家教你孙子识字,一小时就管一顿饭?
“胡子哥、大宝,过来!”阿敏一边思考着如何讨价还价,一边叫喊着家里的两个男人。
她是想通过她的叫喊,传达给这两个男人一些信息,你们不要轻易答应这件事。
这时,孙大宝和胡子哥听见了阿敏的喊声,便放下手里的活儿,都来到了虎头娘的面前。
“虎头娘,你跟他们两个说说吧。”
阿敏一边对虎头娘说,一边给孙大宝和胡子哥使眼色。
虎头娘便又把自己的想法跟孙大宝和胡子哥说了一遍。
孙大宝和胡子哥听虎头娘一说,大概就明白了,他们也明白了阿敏刚才给他们使眼色的大概意思。
无非就是希望他们想办法拒绝,或者提高一下要价。
“虎头娘,这事呀,我是不行,我脾气不好,那什么,大宝以前就是养育中心的保育员,他对孩子有耐心。”
胡子哥说完,竟然转身走了,彻底把皮球踢给了孙大宝。
孙大宝感到有点尴尬,但是他感觉,虎头娘这个提议其实是很有远见的。
让孙子学文化,这是多么负责任的奶奶呀?
可是每天一个小时确实有点压力太大了。
他其实是想接这个活儿的,但是他也得去打猎呀,也的去管理发电站呀,他不可能每天都去虎头娘家。
想到这儿,他对虎头娘说:“虎头娘,我觉得每天一小时有困难,一周两天、每天一个小时还可以,我们不如先试一试,怎么样?”
“哦,一周两天?”虎头娘有点不太高兴,“这样吧,你给孩子们讲两天,我给他们讲两天,这不就四天了吗?”
“哦哦,可以可以!”孙大宝急忙点头。
他感觉虎头娘这个主意还是挺靠谱的,于是就答应了。
在一旁的阿敏其实一直是想让孙大宝提一些别的条件,比如可以多要几斤肉作为报酬的啥的,但是孙大宝这个人太腼腆了,竟然什么条件也没提出来,就这样答应人家了。
还好,一周只有两天。
都给孩子们讲什么呢?
其实孙大宝也没个准数,那就蒙着来吧!
第一课,孙大宝想先试一试,于是就准备了十个字。
皮、肉、鱼、干、吃、水、衣、子、路、刀。
这十个字都是在荒野生活中最常用的。
他把这十个字分别用刀刻在十片瓦片上。
他又用一个簸箕,上面装上沙土,好用一根棍子在上面写字。
虎头娘想让孙大宝去她家讲课,可是孙大宝留了一个心眼,他心想,说不定以后还会有别人来学识字,如果是在虎头娘的家里,人家想学就不一定敢去了。
所以,他坚持说要在街边找了一个空闲的门头房里讲课。
虎头娘一看孙大宝这么坚持,也就没在计较。
虎头娘一共派来了五个孙子,再加上阿敏,第一课的学员一共有六个人。
孙大宝让大家席地而坐,用一根小木棍在面前的地砖上练习写字。
他先教大家读。
比如他先把“皮”字的瓦片拿出来,然后带领大家读pi。
一遍一遍地读,读个二十几遍,然后再带着大家读几个皮字的组词,比如:皮衣、皮肉、皮肤。
然后就让大家在地上用小棍照葫芦画瓢地写。
他刚讲到第五个字,就从周围的邻居又来了四五个小孩。
也学着大家的样子,跟着孙大宝学了起来。
等快结束时,教室里竟然有了九个人。
这让孙大宝和阿敏同时产生了一个想法。
那就是,这个识字班应该办成面向全镇的。
但是怎么收费呢?
阿敏对孙大宝说,这事儿呀,可以再观察些天,等一个月以后再商量。
在这期间,龙池镇几乎家家都装上了电灯。
这些电灯并不是他们找城里人换的,而是在镇子的废墟里找到的。
大家用心找,还找到了很多可以用电的工具,比如电吹风、电热炉、电炒锅、切割机、电锯什么的。
有了这些东西,感觉小镇里马上就热闹了起来。
到了晚上,大家纷纷聚在一起,在电灯下烤肉。
也有人开始用电锯和切割机做家具。
阿强在张小兵的指导下,做了一个感应电炉。可以把铁在感应电炉里烧红,然后轻松地用锤子锤出不同的形状,比如刀具、标枪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