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将珠江边的高档小区浸染得一片沉郁。当安全局的组长邓峰,带着几名队员冲上公寓楼的瞬间,楼下的空气仿佛凝固成冰。
祁同伟被几名便衣护在长椅旁,目光随意的不时瞥过楼上的一处玻璃幕墙!直到那声突兀的“扑通”撕裂夜空—一声闷响从右侧传来。
祁同伟转头,只见一个蓝色身影如断线的风筝,从高层坠落,砸在单元楼右侧的绿化带边缘,离他只有不足二十米的距离!
碎叶与泥土飞溅的声响里,随着那道身影重重的砸在水泥地面上。\"保护祁主任!\"一名警察大喊,周围警察立刻拔枪警戒,几个人立刻围成人墙。但祁同伟已经看清了,那是林华……
祁同伟透过警察们紧张围拢的缝隙望去。地上的女人穿着淡蓝色的连衣裙,正是不久前与他道别、走进电梯里的林华。
她的淡蓝色连衣裙,此时已被鲜血浸透,马尾散开,像黑色的水草铺展在地面上。
此刻她的妆容依旧精致,粉底却被迸溅的血渍洇开,碎发黏在苍白的脸颊上,身体以一种扭曲的姿态蜷缩着,像一只被揉碎的瓷娃娃……
最让祁同伟心头一凛的,是她瞳孔里尚未散去的微光——那不是恐惧,而是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那眼神不像是将死之人,倒像是完成了某种使命的满足!仿佛是林华她,用生命完成了一场无声的嘲讽。
在接到几名留守警察的通知后,“保护现场!封锁楼道!”留守警察的对讲机里爆发出正在楼上破门的邓峰,那愤怒的吼叫声!
而此时的祁同伟,面前的空气已经被增援而来的警察用警戒线割裂……
他看着增援而来的一辆救护车跳下来两名医生,随后便是那两名医生蹲下身子,在给林华做了一些简单的查验动作后,便用白布覆盖了那具逐渐失去温度的躯体!
白布边缘渗出的血痕在路灯下泛着暗紫,像一朵迅速枯萎的花。
十三分钟后,邓峰从单元楼里快步走出,黑色夹克的袖口沾着些许灰尘。
他径直走到祁同伟面前,警灯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祁主任,现场初步判断是坠楼身亡。但具体情况需要进一步调查。”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职业性的谨慎对祁同伟道:“为了您的安全,也为了配合调查,请您暂时跟我们的人回局里‘休息’。”
看着在自己身旁,形成包围圈状保护自己的便衣与全副武装的刑警,祁同伟明白,接下来,他恐怕要在安全局里度过数个不眠之夜了!
随着几辆无牌车辆悄无声息地滑入小区,祁同伟在几名便衣的“护送”下坐进后排。车窗外,救护车的蓝光与警察的手电光交织成网,将整栋楼笼罩其中。他想起林华在咖啡厅里说“官场如战场”时的眼神,想起她问“你相信理想吗”时的坦然,此刻都化作车窗外飞速倒退的霓虹,虚幻得如同江面上的泡沫。
安全局的单间问讯室没有窗户,只有一盏惨白的顶灯。祁同伟坐在硬木椅上,面对两名记录员的轮番询问。他将与林华的每一次接触都拆解成细节:咖啡厅的对话、她对自己身份的猜测、关于“理想与现实”的争论,以及最后他察觉到异常后拨打的举报电话。
“你怎么确定她有问题?”一名安全局工作人员目光锐利如刀的对祁同伟询问着……
“她对大湾区规划的提问过于具体,甚至涉及未公开的敏感数据。”祁同伟声音平稳,“而且一个记者能精准查到我的履历,这不正常。”他没说的是,林华提起父亲“体制内下海”时,那瞬间掠过眼底的复杂情绪,像一根细刺扎在他记忆里——现在想来,那更像是一种刻意设计的共情陷阱。
(02年网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我家08年才买的电脑!况且那个年代,很多地方,都没有所谓的官网!查人,查东西真没现在这样方便!)
安全局的询问持续了整整一夜。祁同伟如实交代了与林华认识的经过!次日凌晨,当第一缕晨光透过走廊的气窗照进来时,回到局里的邓峰推门而入,脸上少了些肃杀,而是客气的对祁同伟说道:“祁主任,调查结果出来了。你刚来本地,与林华接触时间短,且有主动举报情节,嫌疑基本排除。”
在留给了祁同伟半分钟消化时间后,邓峰他递给祁同伟一杯下属们泡好端来的热咖啡,“局里给你安排了间套房,先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