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脑海中闪过很多很多,但在外人眼里,祁同伟只是在咀嚼口中的餐食!
在思考片刻后,祁同伟决定还是先试探一下马国华的来意!于是,\"我也有这些担忧。\"祁同伟斟酌着词句,\"其实我也很忐忑,怕自己经验不足...\"
\"经验不足是小事。\"马国华打断他,\"关键是……一但消息传出,那么多老江湖,你一个年轻人怎么能镇得住?更别说...\"他压低声音,\"你还要考虑委内这些自己同志们的想法……\"
祁同伟心跳加速:\"马主任的意思是...\"
\"没什么特别的意思。\"马国华突然又恢复了和蔼的表情,\"吃饭吃饭,菜都凉了。\"
祁同伟的筷子在清蒸鲈鱼上方悬停了片刻,最终只夹起一簇旁边的葱丝。马国华那句\"委内自己同志们的想法\"像块烧红的炭,烫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餐桌上清蒸鱼的热气在两人之间氤氲,模糊了彼此的表情。
\"尝尝这个龙井虾仁。\"马国华突然转动玻璃转盘,青瓷碟停在祁同伟面前,\"杭州空运来的明前茶,配着太湖白虾现剥的虾仁。\"
虾仁晶莹剔透,裹着淡绿茶汤。祁同伟夹起一颗,舌尖尝到微苦回甘的茶香,却品不出半分鲜味。他放下筷子时,发现马国华正用纸巾慢条斯理地擦拭嘴角,褶皱很深的眼睑下,目光像探照灯般扫过来。
\"小祁啊,\"马国华突然叹气,\"去年珠江二桥验收时,交建集团的张总带着三份不同版本的施工图纸来汇报。要不是我们基建处老刘多问了一句...\"他手指轻叩桌面,\"你现在要接的担子,可比那重十倍。\"
祁同伟后背沁出冷汗。他听懂了这看似闲谈里的警告——没有老同志的保驾护航,他连图纸真伪都“分不清”。落地窗外,玻璃幕墙反射进来的阳光突然刺眼起来,晃得他眯起眼睛。
\"其实...\"祁同伟转动茶杯,\"周主任昨天还提到马主任当年主持建设银沙洲大桥前期论证的经验。\"他故意让这句话悬在半空,观察马国华眉毛细微的抖动。
马国华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堆叠如菊花:\"老周倒是记性好。不过现在你们年轻人学新东西快,像电脑建模这些...我们这些老同学们要落伍咯!\"他说着掏出镀金烟盒,\"要不要来一支?\"
\"不会,您请便。\"祁同伟看着马国华点燃香烟,青灰色烟雾在两人之间织成薄纱。他注意到马国华左手小指留着不自然的长指甲,这是某些老干部特有的习惯——用来挑开信封封口。
\"听说中铁建工刚引进德国铺轨设备。\"马国华突然换了个话题,\"他们王董事长上周还问我调研组名单...\"烟头红光忽明忽暗,\"当然,我一个字都没透露。\"
祁同伟心跳漏了半拍。这是明晃晃的暗示!他们这些老同志们,已经暗中内定了一些企业!如果祁同伟他不配合的话,那他将会成为这些老同志,与那些“企业家”眼中的眼中钉,肉中刺!如果自己不想为自己树立一大帮敌人的话……
\"马主任,\"祁同伟决定打开天窗,\"您觉得专家组人员配置...\"
\"急什么。\"马国华截住话头,从公文包抽出文件夹,\"这是当年沈中跨海通道的专家名单。\"他手指在某几个名字上似有若无地划过,\"现在都是各领域的泰斗了。\"
祁同伟接过文件,发现被强调的名字旁边都有铅笔做的细小记号。他瞬间领悟——这是马国华经营多年的关系网。文件第三页夹着张对折的便签纸,隐约可见里面盖着某个红色印章。
\"其实老同志们最担心的,是年轻人被企业花架子唬住。\"马国华突然压低声音,\"像上次某央企承建的某市高架桥,造价虚报了四千万...\"他意味深长地停顿,\"当然,最后审计组是老李带的队。\"
祁同伟指节发白。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不合作就可能面临审计麻烦。他想起上周国资委通报的某国企高管落马新闻,通报里特别提到\"在项目招投标中为他人谋取利益\"。
\"我明白马主任的苦心了。\"祁同伟端起茶杯,\"周主任常说,重大工程要依靠集体智慧...\"
\"我敬您。\"祁同伟突然站起来双手举杯,茶水因为颤抖洒出几滴。马国华见此情景眼睛一亮,立刻起身与祁同伟举杯相碰。瓷器相撞的清脆声响中,马国华眼中闪过猎人收网时的满意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