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话本子世界就是奇特,没有人发现这个异常。”
“这一世要不是弘昭他们,估计还是没人发现,或者其他人发现了也不管。”
李斯:“还有那个八贤王胤禩,他夺嫡轰轰烈烈,结果那么久才得了一个阿哥,这都有人跟随他。”
“没人担心幼儿不好养吗?”
萧何:“有什么担心的,支持胤禩的知识觉得他好拿捏,想换个继承人不是很简单的事?”
“宗室的阿哥又不少,胤禩要是不听话了,他们就换一个。”
“所以康熙还是看清胤禩的本质,一直只拿他当磨刀石,从未考虑过他。”
“发现拥护胤禩的大臣那么多,气急才骂的那么狠,气他看不明白这里面潜藏的危机。”
刘季:“胤禩没那么窝囊吧?”
吕雉:“他是有本事,可裹挟他的人太多,他有把握治的住吗?”
“那些人有利益共同体,不是那么好离间的。”
“支持他的家族必然要得到好处才会继续支持他,那么多好处怎么给?”
“还不是给官、给银子,联姻,这一通下来,大清不伤筋动骨才怪。”
蒙恬:“那岂不是支持胤禩的人越多,他越没有机会了。”
众人:“是呢!”
“康熙做了几十年的帝王,晚年就算昏了头,也不至于挑个傀儡儿子做皇帝。”
胤禟:“皇阿玛这个惩罚真是够杀人诛心的。”
胤祯:“四哥的事,额娘也不好管太多,四哥总是板着脸,额娘能怎么办?”
胤褆:“所以德妃就迁怒四弟,不为她着想?只做一些事敷衍皇阿玛?”
胤祯:“怎么可能,四哥宠爱他后院李氏谁不知道,证明四哥就喜欢那种类型啊!”
胤礽:“满军旗的格格里没有那种类型吗?再说了,人都赐下去,四弟还能不管?那个李氏也是个能生的。”
胤褆:“十四弟,难不成你不喜欢美人?你后院那些满军旗女人不美吗?”
胤祯说不过他们,不情愿的闭嘴。
胤禛:“十四弟,你也不用急着争辩什么,天幕中很多情形跟我们这对不上,皇阿玛不会放在心上的。”
胤祉:“这事就不提了,继续看天幕吧!”
【康熙原本想传召胤禛到乾清宫训斥一顿。】
【弘昭三兄弟知道后,半路拦截胤禛跟他一起进入乾清宫。】
【弘昭三兄弟面对康熙很自来熟的样子,甜言蜜语、撒娇一番,哄的康熙哈哈大笑,还留了他们用午膳。】
【之后胤禛带着一大批赏赐回了府。】
【怡窈也有份,康熙奖赏怡窈生了几个优秀的孩子。】
【朝堂上,大半臣子上奏请立胤禩为太子,此举引的康熙大怒,他不仅严厉训斥了胤禩,还削其爵位,并下令禁足。】
【而在这场风波之后,胤礽再度被立为太子。】
赢政:“这康熙当太子之位好玩似的,废了又立,这还好他之后没有皇帝再立太子,不然太子之位都没什么威严了。”
“这胤禩还是不够了解康熙,被野心蒙蔽了双眼,哪位帝王容得下如此挑衅?”
“皇帝还好好活着呢,大部分朝臣已经换主子了,简直是找死。”
刘季:“富贵险中求嘛,万一是真的呢!他自然想赌一把。”
李斯:“康熙是察觉控制不住事态的发展了,才会二立太子。”
“胤礽都被逼的快疯了,站着一个太子之位影响不到他,何乐而不为。”
蒙恬:“再好的父子情深,也比不上权欲的诱惑。”
蒙毅捂住蒙恬的嘴。
“陛下,恬失言……”
赢政:“没事,就事论事罢了。”
刘邦:“这太子也不香了,想封就封,想废就废。”
“康熙此举居然没有朝臣站出来死谏,没意思。”
“感觉什么都是康熙一句话的事。”
刘恒:“父皇,大清是异族统治,他们并不看重嫡出或是太子什么的,那些汉臣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所以康熙废太子才那么容易。”
“或许康熙当初立太子也不过是不得已为之,为了拉拢汉臣。”
“现在不需要了,还影响他的地位,自然容不下。”
刘邦:“说的胤礽就是个工具人似的。”
刘恒:“大差不差了,不过胤礽也享受了三十年的储君地位,也不亏了。”
朱元璋:“果然是鞑子,太子说废就废,废了还能立,跟闹着玩似的。”
朱标也觉得过于儿戏了,跟逗人玩有何区别。
这样的储君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与威严了。
胤祉:“所以接下来就只剩下四弟和十四弟了,亲兄弟相争。”
胤褆:“还有八弟呢,后面皇阿玛为了平衡不是又将他放了。”
胤禟:“只有我注意到,这次转世重生之人,又入了皇阿玛的眼吗?”
胤?:“转世重生之人每次都能引得皇阿玛亲睐,果然不凡呢!”
胤褆:“优秀的人总引人惦记,怎么就没发现异常呢?”
胤礽:“要是你会怀疑自己孩子优秀很奇怪?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孩子,年龄又不大,没什么威胁,皇阿玛自然喜欢。”
胤褆:“八弟总该发现不同,他不是和四弟一向不合,没有暗中安排人盯着?”
胤禩:“大哥,我也不清楚,毕竟影视世界的我,不一定是按原本的性格写出来的。”
胤褆:“哦,或许吧。”
【又是选秀年,这次康熙给胤禛赐了好几个女子。】
【赐下侧福晋年世兰、庶福晋钮祜禄氏(旁支)、格格冯若昭、费云烟及耿氏入府。】
【这些人除了钮祜禄氏都是原本剧情里有的。】
【而怡窈让马安培养好的两位女子也进了府。】
【这一次对于年世兰被赐婚给胤禛的事,是年家自己求的。】
【年世兰的二哥年羹尧文武双全,若是他不事先接触胤禩,胤禛还能高兴这场赐婚。】
【胤禛原本没什么势力的,这几年间怡窈和弘昭他们,将自己的人安排暗中投靠胤禛。】
【所以,胤禛身边不缺人,也没有那么稀罕年家了,再加上年羹尧两边倒,胤禛更不爽了。】
【对于跟年世兰的婚礼也不上心,就吩咐宜修按侧福晋的规格来,不用给什么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