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第一个表示疑虑。他围着景区中心那幅巨大的中国地图转了好几圈,指着那代表高铁的白色线条,眉头紧锁:“坐这铁家伙?一天之内就能从咱这儿跑到西安?比八百里加急还快?!这……这靠谱吗?不会散架吧?咱看还是骑马稳妥,慢是慢点,心里踏实!”他对这种超越认知的速度,本能地感到不安。
清高宗乾隆皇帝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轻摇折扇,目光悠然,仿佛已神游物外:“西安?十三朝古都,文物荟萃之地。朕早欲一观碑林石刻,探访华清池遗迹,若能觅得几件流落民间的古玩字画,更是美事。此行正合朕意,当细细考察,以增广见闻。”他已将此次旅行视为一次大型的“文物考察”与“风物采集”之旅。
唐太宗李世民显得颇为豁达欣然。“昔年朕驰骋天下,深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之理。如今虽江山一统,然各地风貌民情,仍需亲身体察。借此高铁之便,重游……呃,初游古都长安之地,观其古今之变,亦是快事一桩。”他将其视为体察现代“民情”与感受历史变迁的良机。
始皇帝嬴政的关注点再次与众不同。他召来旅游策划人员,要求提供详尽的行程表、高铁运行时刻表、酒店服务清单、景点参观流程……“旅行,亦需法度。所有环节,出发、抵达、住宿、参观、餐饮、休憩,必须精确到时、到分,人员集合不得延误,车辆运行不得误差,务求高效、统一、规范。寡人需据此,制定《标准化跨省旅行流程手册》。”对他而言,旅行不是放松,而是一个需要精密管理的项目。
出发当日,景区高铁站内,各位皇帝及其“随行人员”(景区工作人员及安保)组成的特殊旅行团,引来了无数好奇的目光,也状况频出。
朱元璋背着一个硕大的、看起来沉甸甸的帆布包,过安检时被拦了下来。打开一看,里面赫然是那把陪伴他多年的锄头(缩小便携版)、一包菜籽、一把修剪树枝的大剪刀。“咱出门在外,看到合适的荒地不得开垦开垦?这都不让带?”安检人员哭笑不得,耐心解释高铁行李规定,老朱拗不过,只好满脸不情愿地把他的“宝贝”农具交给了后勤车辆托运。
乾隆的行李则是一座移动的“小型宫殿”。大大小小十几个箱笼,光是各式各样的衣服,从常服、礼服到便服,就准备了二十多套,以适应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不同心情。还有专用的茶具、卧具、文房四宝、喜爱的摆件……行李车严重超载,负责搬运的工作人员累得满头大汗。乾隆还在一旁叮嘱:“小心些,那箱子里是朕的珐琅彩瓷,磕碰不得!”
李世民的行李最为精简,一个背包,一个行李箱,尽显务实风格。但他拿着现代交通地图,却总是不自觉地参照记忆中的唐代驿道和州县分布来规划路线,指着地图对导游说:“由此地向西,是否经过潼关?当年朕……呃,太宗皇帝曾在此大破敌军。”
嬴政则手持一份他自己打印的、厚达二十页的《首次跨省旅行标准化流程(草案)》,不断核对时间。“计划辰时三刻集合,现已延误三分十七秒,是何缘故?”“行李装载效率低下,超出预定时间百分之五十,需优化流程!”他严肃的表情和精准的报时,给原本有些混乱的出发现场,平添了几分紧张的“军事化”色彩。
终于登上流线型的高铁列车,窗明几净,座位舒适。列车启动,平稳加速,窗外的景物开始飞速后退。
朱元璋紧紧抓着扶手,最初有些紧张,但随着列车稳定飞驰,他渐渐放松下来,把脸凑近车窗,看着田园、城镇、山川如画卷般掠过,忍不住啧啧称奇:“好家伙!这速度!咱当年传递军报,最快的马跑吐血了,也赶不上这铁疙瘩!这要是用在后勤补给上……”他陷入了对古代军事物流的遐想。
乾隆对速度的惊叹很快被对内部环境的挑剔所取代。他摸了摸座椅的布料,摇了摇头:“此等化纤材质,虽易于清洁,然质感远不及丝绸锦缎。”又看了看小桌板,“过于简陋,若以紫檀木打造,镶以螺钿,方配此等高速之物。”他拿出自带的刺绣坐垫铺上,又泡上一杯自带的明前龙井,才算勉强接受了这个临时“行宫”。
李世民很快适应了高铁的环境。他调整好座椅角度,拿出智能手机,熟练地查询西安的天气预报、景点介绍、历史背景资料,还时不时与邻座的“随行官员”低声讨论,将旅途变成了行前预习课,充分展现了他善于学习和准备的特性。
嬴政则端坐在座位上,身体笔直,如同仍在朝堂。他面前摊开一个笔记本(电子和纸质备份各一),详细记录着列车的启动加速度、运行时的平稳度、噪音分贝、乘务员的服务频率和标准化用语……“列车运行,时刻精准,值得肯定。然则,车内广播音调可再统一,服务流程可再细化……”他沉浸在自己的“标准化”数据收集中,对窗外风景漠不关心。
抵达西安,入住预订的五星级酒店。现代酒店的标准化服务与奢华装修,再次让皇帝们体验了文化冲击。
朱元璋走进宽敞的行政套房,环顾四周,却撇了撇嘴:“这屋子看着亮堂,可还没咱当年御马监的院子大!憋屈!”他看到自动窗帘和智能马桶,更是研究半天,差点闹出笑话。
乾隆则以其艺术家的眼光,对房间的装修进行了全面评审。“此壁画,仿唐风格却不得其神,色彩过于艳俗。”“这地毯花纹,寓意尚可,但织法不够紧密,细节粗糙。”“灯光设计更是失败,冷暖光交织,毫无主题意境可言……”他几乎想立刻召唤他的宫廷匠人来重新装修。
李世民对住宿条件并无太多要求,但他的一些习惯性动作让酒店服务人员有些无所适从。比如,他下意识地认为服务员是“内侍”,会用略带威严的语气吩咐事情;进入房间时,会不自觉地观察格局,评判其是否符合某种“安全规范”。
嬴政径直走到前台,不是办理入住,而是索要酒店的《服务质量标准手册》、《安全管理流程》、《应急预案》等文件。“寡人需确认,贵酒店之服务,是否完全符合行业标准乃至超越标准。”拿到文件后,他立刻回到房间开始研读,并记录下他认为需要改进的“标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