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时三刻。阿夜的狼首面具在观星阁青铜星图前发出细碎的嗡鸣,面具左侧的星象分析仪正将祭坛刻文的赤铜数据转化为三维投影 —— 当最后一缕青光融入星图的 \"天枢\" 星位,整幅图突然泛起血色纹路,在 \"玄武门\" 标记处交织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的星象轨迹,与司南投影的二十年前星象分毫不差,只是在 \"紫微星\" 旁多了个微型 \"显庆元年\" 的刻记。
\"是人为叠加的星象。\" 阿夜指尖划过血纹交汇处,面具的分子检测仪显示,纹路中含有的星象草汁液与血书同源,只是多了层突厥狼血,这与突厥波斯结盟的推测完全吻合。她突然想起父亲羊皮卷的记载:\"密教以星象为镜,照见旧事即可预言新局\",而眼前的血色轨迹,恰好将 \"旧事\" 与 \"新局\" 用同一组星象参数串联。
未时正刻,司南的天枢符在星图的 \"贞观元年\" 刻度处自动悬浮,符身投射的星象光网中,贞观元年正月廿三的客星轨迹与武德九年的玄武门星象产生 1.7 度共振,这个角度既是时差方程式的核心常数,也是司南胎记的弧度。光网边缘浮现的波斯文 \"启明\" 二字,与波斯使节星象仪的标记完全相同,证实与墨九考据的密教祭祀有关。
墨九迅速展开改装的机关测绘仪,将阿夜发现的血纹数据与解密的《麟德历》手稿比对,屏幕突然弹出三组异常星象记录: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紫微星偏移 1.7 度(实际应为 0.3 度)
贞观元年正月廿三:客星闯入紫微垣(实际无此星象)
显庆元年正月十五:七星连珠(实际应发生在显庆三年)
每组数据的修改痕迹都与钦天监虚报冬至的手法一致,且修改者都在星象草汁液中混入了赤铜粉末 —— 与墨九考据的前朝官造铜符材质相同,证实出自同一人之手。
\"他们在复刻星象。\" 阿夜的面具突然放大 \"显庆元年\" 刻记,发现其内部刻着与前朝占星师供词相同的字迹:\"以玄武门之变证七星连珠之验,方能动朝野\"。面具解析出的字迹形成时间,与太极宫密道发现的铜符模具铸造时间吻合,都是贞观十三年 —— 正是司南回忆中父亲在西市锻造星象仪的年份。
申时初刻,司南用算筹在星图上排出时差方程式,将三组星象数据代入后,解出的均时差修正值竟与长安日晷误差表的 \"天枢\" 星位修正值完全相同。\"是同一个星象模型,\" 他指向方程式中的 \"紫微垣变量\",\"从武德九年到显庆元年,\" 凶手始终在用 1.7 度误差修正星象,这个数值恰好能让 \"七星连珠\" 的预言与显庆改元重合。
墨九比出 \"时间轴重叠\" 手势,机关测绘仪投射出的赤铜刻度显示:
武德九年星象篡改完成时,第一枚铜符(天枢)开始铸造
贞观元年司南出生时,第二枚铜符(天璇)的坯料已制成
显庆元年预言实现时,第七枚铜符将集齐
每个节点的间隔恰好是 12 年,与卷宗总结的 \"七案对应七星方位\" 的时间周期完全一致。\"父亲一直在破坏这个周期,\" 司南望着星图上被天枢符淡化的血纹,\"他修改刻文、铸造双符,\" 都是为了打破星象复刻的闭环。
申时正刻,阿夜在星图的 \"天璇\" 星位发现细微划痕,与铜符坯料的 \"溧水\" 二字完全吻合。划痕中残留的铜屑经面具检测,含有与刻漏底部碎片相同的磁石成分,证实天璇符与武德九年的星象祭祀有关。当她将坯料按在划痕处,星图突然投射出江南道水系图,溧水的支流走向恰好构成 \"天璇\" 星象的误差修正曲线 —— 与死亡留言的时差曲线分毫不差。
\"天璇符是破解复刻的关键。\" 阿夜突然意识到波斯使节遗言的真正含义:\"七星对应七大要害\" 不仅指军事目标,更是存放星象篡改证据的地点。面具突然捕捉到星图背后的突厥文密语,翻译为 \"每枚铜符都藏着修正星象的密钥\",这与密教仪式记载的 \"用铜符烙印标记星象节点\" 形成完整逻辑链。
司南的天枢符与阿夜手中的坯料突然产生共振,星图上的血色纹路在共振中分解成无数星象草纤维,每根纤维都标注着铜符锻造的关键参数 —— 这些参数与司明工坊的锻造印记存在 0.3 度偏差,正是日晷误差表的最小修正值,证实是父亲刻意留下的破局线索。
\"必须在显庆元年前找到天璇符。\" 阿夜收起狼首面具时,星图上的血纹正重新凝聚,只是在 \"玄武门\" 标记处多了个由天枢符形成的缺口 —— 那是唯一未被复刻的星象节点,形状恰好与司南腕间的胎记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