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会议室门口,手里捏着一沓打印出来的数据报告。窗外阳光很好,照得玻璃墙亮堂堂的,像是谁在背后打了个聚光灯。
“都到齐了吧?”他推开门,声音不大,但大家立刻安静下来。
阿芳坐在主位旁边,面前摆着笔记本电脑和几页整理好的图表。小林正低头调试投影仪,屏幕上一会儿黑屏一会儿闪花,像个情绪不太稳定的中年人。
“行了,开始吧。”刘好仃坐下,把报告摊开,“昨天直播完,今天是第一天正式评估效果。”
小林抬起头:“刘哥,视频播放量已经出来了,总播放量比我们预期高出30%,互动率也挺不错。”
“那客户那边呢?”刘好仃问。
阿芳翻了一页ppt:“外贸部反馈,有三家老客户主动联系,说他们员工看了我们的视频后,对产品的质量更有信心了。还有两家新客户,直接发来了合作意向。”
刘好仃点点头,没说话,只是拿起笔,在纸上记下“信任”两个字。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不过……”小林插话,“有些数据不太好分析。比如海外平台上的评论,有些用的是当地语言,我们翻译过来总觉得差了点意思。”
“那就找懂的人帮忙。”刘好仃干脆地说,“不能因为听不懂就忽略人家说什么。”
阿芳点头:“我已经联系了一个本地化的顾问团队,远程帮我们解读用户行为逻辑。”
“好。”刘好仃满意地笑了笑,“咱们不是做一次性的热闹,是要慢慢让人记住我们是谁。”
小林接着说:“还有一点,不同国家的反馈差异挺大的。东南亚市场反应很热烈,欧洲那边相对冷淡一些。”
“欧洲人比较挑剔。”刘好仃慢悠悠地说,“他们喜欢讲规矩,看细节,不像东南亚客户那么热情。”
“那我们要调整内容吗?”有人问。
“不急。”刘好仃摆摆手,“先搞清楚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是我们不够专业?还是太‘人情味’了?”
阿芳记下这句话,眼神亮了一下。
“品牌这东西,不是你喊一句口号别人就信了。”刘好仃继续说,“它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就像我们造玻璃,不是吹一口气就能成型,要温度、时间、压力,缺一不可。”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笑声。
“那接下来怎么做?”小林问。
“继续拍。”刘好仃说得斩钉截铁,“但要更细致。每个工人背后都有故事,每一块玻璃也有它的性格。我们要把这些讲出去。”
阿芳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忽然想起一件事:“有个客户留言说,他看完赵哥的视频后,特地让公司采购部门多订了一批货。”
“哦?”刘好仃挑眉,“他说为什么?”
“他说,看到赵哥扛玻璃时汗流浃背的样子,觉得这种产品靠得住。”
刘好仃沉默了一会儿,嘴角微微扬起。
“靠得住。”他重复了一遍,“这个评价,比什么都值钱。”
会议继续进行,大家开始讨论下一步的内容规划。
有人提出要不要增加一些产品技术讲解,也有人建议加入更多幕后花絮。小林则提议做一个“国际版”的短视频系列,邀请海外用户参与挑战。
“可以考虑。”刘好仃点头,“但我们得保证,不管加什么内容,核心不能变。”
“真实。”阿芳脱口而出。
“对。”刘好仃看着她,“真实、可靠、有温度。这是我们一开始定的方向,现在也是。”
“那怎么衡量这些内容有没有达到目标?”有人问。
“看数据。”刘好仃翻开报告,“更重要的是看客户的反馈。他们愿不愿意下单,愿不愿意介绍别人来买,这才是最实在的。”
阿芳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定期做个问卷调查,看看品牌认知度有没有提升。”
“嗯。”刘好仃点头,“这个事你来牵头。”
阿芳应了一声,开始记录。
会议差不多持续了一个小时,气氛轻松而有序。没有太多争执,大家都很清楚,这次的品牌传播,确实起了作用。
“最后一个问题。”刘好仃合上报告,“你们觉得,我们现在是在讲故事,还是在卖产品?”
会议室里一时没人说话。
“我觉得……”阿芳率先开口,“我们是在讲一个能打动人的故事,顺便卖产品。”
“不对。”刘好仃摇头,“我们是在通过讲真实的故事,让别人愿意相信我们做的产品。”
他顿了顿,语气认真起来:“品牌不是广告词,也不是宣传片。它是你每次出现在别人面前时,他们对你留下的印象。”
“所以……”他看着每一个人,“我们要像打磨玻璃一样打磨自己。一层一层,一点点来。”
会议室里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若有所思。
“好了。”刘好仃站起来,“今天的会就到这里。明天开始,分头行动。”
大家纷纷起身收拾资料,走出会议室。
阿芳走在最后,回头看了一眼桌上那本泛黄的《全球品牌案例研究》。书被风吹动,翻开了一页,露出夹在里面的那张照片。
那是刘好仃年轻时在深圳玻璃厂拍的第一张产品照。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玻璃表面泛着微光,像是岁月在发光。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走进车间,手里拿着一份新的拍摄计划。
赵哥正在搬运玻璃,看见他来了,笑着打招呼:“刘哥,又来拍我啦?”
“不是你一个人。”刘好仃笑着说,“今天我们拍王姐调参数,老李质检,还有几个新来的年轻人。”
赵哥挠挠头:“我还以为我是主角呢。”
“你是。”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膀,“每个人都是主角。”
镜头架了起来,摄影师调整角度,准备开机。
阿芳在一旁拿着手机,检查昨晚剪辑好的第二期视频。
标题:《一块玻璃的诞生》Episode 2:质检员老李的一天
画面中,老李戴着老花镜,专注地测量玻璃边缘的厚度。阳光从高窗斜射进来,照亮了他的白发和眼镜片。
“这块玻璃边缘有点毛刺。”他指着一处瑕疵,“这种不能出厂。”
画面外,传来摄影师轻声的感叹:“真敬业。”
阿芳按下发布键,视频上线。
与此同时,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心里踏实极了。
他拿出手机,给团队发了条消息:
“发。”
镜头已经架设完毕,灯光也调好了。
新的一天,新的故事,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