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渺渺在被自己父亲毫不留情地赶出书房之后,满心的气愤与委屈如潮水般翻涌。
她脚步沉重地回到房间,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未婚夫受了欺负,听他说,这事儿还和爹爹有关。
他帮不了爹爹,还担心爹爹怪罪。
可爹爹呢,不仅不跟我说明缘由,也不想办法帮帮他,就这么把我赶出来了。
“不行,我不能坐视不管,一定要为未婚夫做点什么!”
崔渺渺咬了咬嘴唇,眼中闪过一丝凛然,然后不停地在房间里急促地踱步。
“都怪那帮钦差!要不是他们来,未婚夫和爹爹一直相处得好好的,哪会有这些破事儿!他们一来,就把未婚夫逼得这么为难。”
崔渺渺越想越气,脑海中浮现出未婚夫刚刚那委屈巴巴,宛如小狗般可怜的眼神,心瞬间就像被揪紧了一般。
她想起之前给未婚夫那死去的夫人,也就是自己曾经的好闺蜜浅夫人送去的食物。
那些可都是相克的食物,正是它们,才让浅夫人的身子一天天虚弱下去,最后丢了性命。
“哼,我对好闺蜜都能下得了手,更何况是那帮钦差。”这下崔渺渺脸上闪过一丝狠厉。
紧接着,她提高音量,喊道:“来人呐!”
很快,几个丫鬟婆子匆匆走进房间,垂手站在一旁,等待她的吩咐。
崔渺渺眼中闪过一丝阴毒,压低声音,对丫鬟婆子们细细交代起来……
这边苏沐瑶忙碌了大半个晚上,才回去客栈,现在还在客栈中勤勤恳恳地修炼呢。
此刻的她,正盘膝坐在客栈房间的床榻之上,周身萦绕着丝丝缕缕的灵气,仿若一层柔和的光晕,将她映衬得宛如谪仙。
她神情专注,呼吸均匀而沉稳,正沉浸在修炼的奇妙境界之中。
实在是没有办法,谁叫大白天的那些鬼鬼们行动不便呢,就算放他们出去也偷听不了什么有用的信息。
依旧惧怕阳光,依旧畏手畏脚。
摇了摇头,苏沐瑶只得带着它们一同于客栈中修炼。
突然,一阵敲门声打破了寂静。
原来是客栈掌柜前来告知各位住店的客官,城门外钦差大人们已开始施粥。
登记户籍后,不仅可以安排住所,还能领取赈灾粮……
苏沐瑶一听就知道宋凌秦他们开始干活了。
顿时来了兴致,心里想着:“这盛况我可不能错过,过去看看赈灾的情形也好。也有自己一份功德啊!”
反正衙门里那些人都不认识自己,去凑凑热闹也无妨。
苏沐瑶稍作收拾,便匆匆往城门外赶去。
待她来到城门外时,只见粥棚已经搭建妥当,几口大锅架在灶台上,里面的粥正咕嘟咕嘟地翻滚着,散发着阵阵热气,粥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在粥棚周围,众多侍卫身着鲜亮的甲胄,手持兵器,神色严肃,严阵以待。
他们目光如炬,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而在城门的另一边,一群流民正围聚在一起,专注地查看张贴在墙上的告示。
他们或交头接耳,或眉头紧锁,似乎在讨论着告示上的内容。
苏沐瑶站在一旁,默默观察着这一切。
刚开始,那些流民中识字的人站了出来,清了清嗓子,大声将告示读了出来。
“到左边棚子登记户口。落户朔方镇者,可以安排住宿地方,分配荒地,自己建房种地,届时有每人一斗赈灾粮。
在房子建好之前,可以每人每天去右边粥棚暂领一碗粥。
但这赈灾的粥可不是免费领取的!
粥棚的粥不对外售卖,仅允许以劳动力进行抵换! 以工抵债。
未落户的人家也可以先进行登记,随后领取粥品,在帮衙门完成工作后以此抵消粥费。
老人和小孩的粥费可由自家的劳动力代为抵消。
衙门为流民设置了一系列工作,多数为帮助新流民建房、开荒种田、修路、修城墙等。做一天可抵两碗粥。”
(宋凌秦想起之前鬼鬼们描述的人吃人的情形,觉得不能对这些流民太好,谁知道这里面是人是鬼!)
那话音刚落,全场瞬间一片哗然。
在这一片嘈杂混乱之中,一些家中早已饿得揭不开锅、濒临绝境的流民,
听闻有落户就能分配粮食和住所的政策,当即便不再犹豫,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直接朝着登记户籍的棚子跑去,
口中还念叨着:“反正住哪里不是住呢,先吃饱喝足,有了力气,打工还债也不怕。”
他们眼神中闪烁着对生存的渴望,脚步匆匆,生怕晚一步就错过了这难得的机会。
然而,那些手中还有些许银钱的流民,他们想法却截然不同。
在他们的认知里,朝廷施粥赈灾,本就应当是免费的善举,如今听闻还要通过做工来换取,顿时觉得难以接受,心中愤愤不平。
“啥?粥居然不是白送的,还得做工来换?” 一个满脸胡茬的大汉皱着眉头,双手抱胸,不满地嘟囔道。
“就是啊,咱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哪有力气干活哟!” 一个瘦弱的老者低头看着干裂的土地,唉声叹气,脸上写满了无奈。
“可这有地种,还有房子住,好像也还行?就是这眼下的日子难熬哇!”一位年轻的妇人双手紧握,犹豫着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纠结。
人群中议论纷纷,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有抱怨的,有质疑的,也有思索着权衡利弊的。
“就是啊,我们是受灾的百姓,施粥就该免费,哪有这样的道理!”
周围一些附和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些人大多手中有点积蓄,平日里或许也过惯了相对安逸的日子,此时根本不愿放下身段去做工换取粥食。
他们只想着白拿朝廷的赈灾粮。
而恰好,博陵崔氏管家安排在人群中的那些别有用心之人,
见此情形,觉得时机已到,便开始更加卖力地煽动百姓情绪。
“这算什么事儿?朝廷赈灾的粥居然还要我们做工来换,这不是摆明了有贪官污吏在从中作梗吗?他们肯定是吞了百姓的血汗钱,才想出这种法子来克扣救济!”
一个穿着还算体面的中年人,他涨红了脸,扯着嗓子大声叫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