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宋观复大师高士谢守灏编

周武帝建德三年五月丙子除浮屠教悉毁

经像又下议欲废道教诏道士严达问曰道

与释孰优达曰主优客劣帝曰主客奚辩曰

释出西域得非客平道在中夏得非主乎帝

曰客旣西归主无送耶达曰客归则有益於

胡土主在则无损中华去者不追居者自保

不亦可平帝嘉其对然业已建议遂并断之

止留五岳观庙而已六月丙午帝将视朝忽

见黄衣使者自空中持玉版丹书告曰太上

有敕帝愕然不觉下拜使者以诏示帝曰告

宇文邕大道经教亘古长存所以保制天地

济度牛灵何关尔事而辄行废黜以尔爲世

主乃蔑弃天命自絶於天非天弃汝胡爲稔

恶将速厥辜帝览之再三使者曰天命靡常

不可乆稽即收诏腾空而去帝惊惧累日乃

复建通道观於都城命严达主之仍召诸山

方士讲道德经戊午下诏曰至道弘深混成

无际体包空有理极玄幽但岐路旣分源流

愈远淳漓朴散形器斯乖遂使三墨八儒朱

紫交竞九流七略异说相腾道隐小成其来

旧矣不有会归争祛靡息今可立通道观於

都城圣哲微言先贤典训金科玉篆秘赜玄

文可以济养黎元扶成教义者并宜弘阐一

以贯之俾夫翫培塿者识嵩岱之崇崛守碛

砾者悟渤海之泓澄不亦可乎乃命裒九流

之书摘其合於道者并付道藏

隋大业七年辛未炀帝亲驾征辽楼观道士

岐晖谓门弟子曰天道将改吾犹及见之不

过数岁矣或问曰不知来者若何曰当有老

君子孙治世此後吾教大与但恐微躯不能

久保耳後数年隋果乱

大业十三年丁丑老君降于终南山语山人

李淳风曰唐公当受天命淳风由是归唐出\/金

鎻流\/珠

唐高祖皇帝初起义兵於晋阳帝女平阳公

主柴绍妻也亦起兵应帝屯於宜寿宫晖逆

知眞主将出尽以观中资粮给其军及帝至

蒲津关晖喜曰此眞君来也必乎定四方矣

乃改名爲平定以应之仍发道士八十余人

向关应接帝嘉之乃下诏曰今东应义旗西

开幕府设官分职本在忠诚道士岐平定铲

迹求眞销名离俗恬淡荣利无闷幽闲而能

彻损衣资以供戎服抽割菽粟以瞻军粮忠

节不嘉理须标授平定宜受紫金光禄大夫

已下并节级授银靑光禄大夫以酬其义平

定力辞曰草莽之臣应接圣君心崇道本黄

冠不贵金紫玄教岂向银靑虽奉殊私理恐

非惬帝曰师且受俟得京城别有进止时隋

戒牙郎将宋老生屯霍邑以拒义师会霖雨

积旬馈运不给高祖命旋师太宗切谏乃止

有白衣老父诣军门曰余爲霍山神大上老

君使谒唐公曰八月雨止路出霍邑东南吾

当济师高祖曰此神不欺赵元?岂负我哉

八月辛巳高祖引师趋霍邑斩老生遂平霍

邑十一月初八日遣使诣楼观设醮祈福是

夕白云如幕荫覆坛场与香交映又有白鹿

一双来傍殿门长鸣数声乃去驰驿以闻明

日果克京城因改元义宁

唐武德元年正月刘武周遣宋金刚举兵十

万侵晋绦秦王世民拥尘绦州州民吉善行

素朴直时避地於晋之临汾县大通堡衆令

善行往羊角山探贼方行至西北岭上柳柿

两株间望见坡上有人乗白马来善行异之

即走回到甘棠丛下其人已至从後呼善行

住汝勿怖回头乃见老人须发皓白素衣乌

冠执红拂乗白马騣尾及蹄皆赤有二靑衣

年少里巾赤鞾侍立左右老人谓善行曰与

我语唐天子李果今得圣治社稷延长宜於

长安城东置安化宫而设道像则天下太平

言讫腾空而去至四月二十七日夜善行在

家似有人召之明旦不觉至前所立处复见

老人戴金冠衣服乗马如前谓善行曰吾前

语汝记得否答曰并记得老人曰汝即入奏

天子道我所言善行曰贫无路粮又无文书

如何得达老人曰前程自有汝不须忧善行

曰见天子乃非细事未审到京将何爲信曰

汝到京当有献石龟者可以爲信言讫而隐

善行往见晋州总管府长史贺若孝义言之

时五月三日孝义即留善行至十一日引见

秦王具言老人现所言事十三日秦王即差

左亲卫帅都督杜昂随善行於所见处设祭

拜欲起忽见老人如前现於紫云之中举鞭

指昂曰汝是何人对曰秦王使者杜昂敬来

奉祭老人曰吾不饮不食安用祭焉又指善

行曰所有委曲此人知之昂还具言神人复

现即具表令昂将善行驰驿入奏五月十九

日才至朝堂门果有知郇州侍中张达献石

似龟有文曰天下安子孙兴千万年乃同入

奏高祖大悦七月六日诏授善行朝散大夫

敕通事舍人柳宪於羊角山立庙八月二十

五日善行至庙所复见老人在二树间张大

帐坐牙牀凭玉几珠花罗网垂覆其上二靑

衣童子来侍後有黄衣力士控马老人问曰

天子喜否曰大喜但疑不知圣者姓名老人

曰我是无上神仙姓李字伯阳号曰老君即

帝祖也亳州谷阳县有枯桧再生可以爲验

今年平贼後天下太平享国延永语已忽不

见善行复以告贺若孝义孝义差襄阳县主

薄席通与善行驰驿入奏高祖赐善行御袍

一领并束帛二年五月敕楼观令鼎新修营

老君殿天尊堂及尹眞人庙应观内屋宇务

令宽博称其瞻仰并赐土田十顷及仙游监

地充庄仍於观侧立监置官检校修造即以

岐平定主观事三年春帝亲诣老君於祠庭

平定率道衆迎驾仍具千人之食以献帝召

平定及法师吕道济监斋赵道隆等并赐坐

遂令百官悉就坐饮食谓曰朕之远祖亲来

降此朕爲社稷主其可无兴建乎乃降诏改

楼观曰宗圣观赐白米二百石帛一千匹以

供观中修补

宗圣观乃尹眞人之故宅也按宣室志云

尹眞人将上昇以石函付门弟子约之曰

此函中有符籙不得辄啓大历中有清河

崔君爲犍爲守旣至郡闻有尹眞人函笑

谓官属曰辛垣平之诈见矣即诣观且命

破鎻道士顔申白曰眞人有遗教曰啓吾

函者且有大祸幸君侯无犯眞人之约崔

君怒曰尹眞人死向千岁安得独有石函

在乎命破其鎻坚不可动崔命以皮絙系

函鼻用数牛拽其絙鞭而祛之石函乃开

中有符籙数十轴黄缣丹书炳然如新崔

君观毕曰吾向者意函中有奇寳故开而

阅之今徒有符籙而已遂复缄鎻而去是

夕暴卒後三日而苏官属悉诣谒且讯焉

崔君曰吾甚戆未尝闻神仙事前者开尹

眞人石函果爲冥官追摄初见一紫衣吏

语吾曰我吏於冥司者也奉命召君固不

可拒拒则祸益大矣宜疾去吾始闻之忧

欲以辞免然不觉已与使者俱去出郡城

仅行五十里至冥司其官即故相吕公也

谓吾曰子何爲开尹眞人石函乎今奉上

帝命削君之禄寿果何如哉已而召掾吏

令按吾禄寿之籍掾吏白曰有官五任有

寿十七年今奉上帝符尽夺五任官削十

五年寿今独二年在矣於是听还後二年

果卒

五年三月吉善行至羊角山庙前见老君坐

堂上凭玉几仙官列侍神丁侍卫龙虎骑从

幡幢旌节翳空满庑传呼善行前来谓曰亳

州庙中枯桧已更生吾孙当王已遣周公旦

将神兵助国讨黑闼期在四月必破孝义差

司兵叅军马敬卿驰驿入奏敕令善行乗传

往洛州军前示谕至期果平黑闼出唐\/书

七年甲申十月帝诣楼观祀老君初高祖诏

玉清观道士王远知授朝散大夫赐金缕冠

紫丝霞帔以远知尝奉老君?预告受命之

符也

远知陶隐居之弟子初隋炀帝爲晋王鎭

扬州起玉清玄坛以处之使者继至远知

遂来谒见斯须而须发变白王惧而遣之

寻复如旧唐太宗讨王世充因与房玄龄

微服谒之初不相识即迎谓曰方作太平

天子愿自爱太宗登极亲受其法籙加银

靑光禄大夫贞观九年固请还山敕於茅

山置太平观并度道士二十七人降玺书

曰朕昔在藩朝早获问道眷言风范无忘

寤寐近览来奏请归旧山已有别敕不违

高志所令置观用表宿心师还山後谓弟

子潘师正曰顷见仙格以吾往时误损一

童子吻不得昇天今见召爲少室仙伯将

行在即翌日沐浴衣冠焚香而化年一百

二十六岁诏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昇眞先

太宗贞观元年七月丙午敕修太上老君庙

於亳州宣尼庙於兖州各给二千户以供享

九年二月丁卯于阗王遣子来朝贡语及其

国土所有云西有毗摩伽蓝相传是老子化

胡之所戎俗柔服遂白日昇天国人思慕之

爲建伽蓝也

十一年正月二十五日诏曰老君垂范义在

清虚释迦贻则理存因果求其教也汲引之

迹殊途穷其宗也弘益之风齐致然则大道

之行肇於邃古原出无名之始事高有形之

外迈两仪而运行包万物而亭育故能经邦

致理返朴还淳至於佛教之兴基於西域爰

自东汉方被中华神变之理多方报应之縁

匪一洎乎近代崇信滋深人觊当年之福家

惧来生之祸於是滞俗者闻玄宗而大笑好

异者望眞谛而争归始波涌於闾里终风靡

於朝廷遂使殊俗之典郁爲衆妙之先诸华

之教番居一乗之後流遁忘返于兹累岁朕

夙夜寅畏缅惟至道思革前弊纳诸轨物况

朕之本系出於柱史鼎祚克昌旣凭上德之

功天下大定实赖无爲之德宜有改张阐兹

玄化自今已後应斋供行立至於称赞其道

士女冠宜在僧尼之前庶厚本之俗畅於九

有尊祖之风贻诸万叶告报天下主者施行

二十一年诏译老子道德二篇爲梵文以赐

天竺诸国初唐将受命老君尝敕华山素灵

宫仙宫马周下佐圣孙创业而周沉湎于酒

汩没风尘间二十年栖旅困馁闻袁天纲善

相术因诣之以卜休咎天纲目之良久曰五

神奔散尸居旦夕耳何相之有耶周大惊问

以禳制之术天纲曰可自此直东而行当有

老叟骑牛者不得迫而与语但随其行此灾

可除矣周如其言未出都门果有老叟骑牛

出城周默随其後缭绕村径登一大山至山

巓叟顾见之下牛坐於树下语曰太上命汝

辅佐圣孙创业拯世何爲昏沉於酒自掇困

饿五神已散正气雕沦旦夕将死而不修省

耶周亦懵然未晓叟曰汝本素灵宫仙官今

太华仙王使人召汝即入宫阙至大殿之前

羽卫森肃若帝王所理趋至帘前有宣言责

之者以其受命不恭堕废所委使还其旧署

省愆自讼叟与所司数人送於东庑之外别

院中视其门则姓名存焉啓钥而入罏火鼎

器床榻茵席宛如近所栖止沉思乆之忽有

五人衣五色之衣立於前曰我等先生五脏

神也先生酣酒流荡浊辱於身我等乆归此

矣请闭目当复於神室也周瞑目顷之忽觉

心志明悟顿忆前事二十余年若旬日间矣

复扃鐍所居出仙王之庭稽首谢过再禀其

命来诣长安明日复谒天纲天纲惊曰子何

所遇耶已有廖矣六十曰当一日九迁百日

位至丞相勉自爱也时贞观中勑武官各贡

理国之策周因代郎将常何上封事太宗大

悦即日召拜拾遗监察御史里行自此累居

大任至中书令数年一旦群仙降其室曰佐

国功成可以退矣太一徴命无复留也翌日

无疾而终并出唐史太平广\/记所载正与此同

高宗龙朔二年二月幸洛阳宫忽然有感因

令询问侧近有何古圣灵迹父老奏曰皇城

北山先有老子祠每祈请立有福应即勑洛

州长史许力士就祠更建清庙掘基得石案

及故碑碑题云眞人白君之表即仙人白仲\/理所立汉天

师立北邙\/治之所也其石案长四尺广二尺厚二寸高

八寸两头各有二脚上面鎸太上老君字立

殿毕建道场庆赞醮讫忽白光徧殿照耀阶

坛老君现於光中二眞人夹侍良乆方隐时

监宫闱令权大力洛州録事叅军杨护帅等

一十三人同见列状奏闻有?依状图写爲

老君瑞像百官表贺有云柱下灵姿散其光

於坛宇栋间仙侍流异景於阶庭允应至诚

宜符睿德岂可与虞致荣光汉延嘉气灵禽

降祀肤叶兴封者同年而语哉後至明皇朝

命吴道子绘列圣御容於殿及徧画廊庑宫

杜工部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云山河

扶绣户日月近雕梁仙李盘根大猗兰奕

叶光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画手看前

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絶动宫墙

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鴈行冕旒皆秀发旗

旆尽飞扬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谷神

如不死养拙更何乡即此庙也宋朝欧阳

文忠公集古録有谒玄元皇帝庙诗跋云

唐玄宗撰碑文并书予尝见世有玄宗所

书鶺鴒颂与此字法正同碑在北邙山上

洛阳人谓之老君庙也考之此跋则明皇

当有御制诗今未及见故不载

乾封元年二月二十八日己未帝自东封岱

岳礼毕回驾亳州朝谒老君册上尊号爲太

上玄元皇帝御制文曰大道混成先二仪而

立称至人虚己妙万物以爲言粤若老君朕

之本系爰自伏牺之始暨乎姬周之末灵应

无象变化多方游元气以上昇感日精以下

降或从容宇宙吐纳风云或师友帝王丹靑

妙化譬阴阳而不测与日月而俱县属交丧

在辰晦迹柱下大弘雅训垂范将来虽心齐

於太虚而理归於眞宰若夫絶圣弃智安神

寡欲寂寞杳冥之际希夷视听之表淡尔无

爲悠然自得酌之不竭用之不盈执大象以

还淳涤玄览而遣累邈乾坤而长乆跨陶钧

而亭育至矣哉固无得而名也况夫大圣所

资克昌寳祚上德所履允属休期朕嗣膺灵

命抚临亿兆总三光之明而夙宵寅畏居四

大之重而寝兴祗惕尽孝敬於宗祧罄怀柔

於幽显行清静之化承太平之业登介丘而

展采坐明堂而受记飞烟结庆重轮降祥鹤

应九歌山呼万岁越振古而会休徴冠帝先

而爲称首大礼云毕回舆上京肃驾濑乡躬

奠椒醑仰瑞栢而延伫挹神泉而永歌如在

之思旣深敬始之情弥切宜昭元本之奥以

彰玄圣之功可追上尊号爲玄元皇帝圣母

爲先天太后祠堂庙宇并令修创置令丞各

一员以供荐飨仍改谷阳县爲眞源县

仪凤三年戊寅四月四日敕遣道士郑元隐

於洛阳北邙山清庙与罗务先等二十四人

建斋行道至五月一日丑时至殿东门乃见

老君乗白马朱??并二靑衣童子降于坛上

祥光照映顾道士寇义待与语良乆乃隐宫

苑北面监朝散大夫孙瑞检得坛上马迹有

实登即奏闻百官上表贺有曰玄元皇帝见

於庙所金相玉毫彩夺夜明之景白驹丹鬛

迹留天驷之衢靑童晓引应琼锺而降节紫

云霄布笼银汉而高昇固以克昌厥绪惟新

景命恢我皇度光乎兆人所以道冠百王庆

隆万叶永绥寳祚克享无期者也帝大悦敕

道士自今後宜隶宗正寺可班在诸王之次

见朝散大夫\/孙瑞奏状

仪凤三年五月诏自今已後道德经并爲上

经贡举人并须兼通

则天文明元年甲申废中宗爲庐陵王欲王

诸武二月十八日豫章人邬元崇以诏诣阙

至虢州阌乡县龙台乡皇天原忽有六仙人

皆乗赤龙着杂色衣二人执珠幢四人执霓

旌锦伞从西北彩云中来俯谓元崇曰太上

老君来言讫便过须臾间异香芬馥乃见三

靑衣童子执香炉云中过又见二靑衣童子

执红拂如意微笑而过次有四仙人各乗靑

龙手执旛节谓元崇曰太上老君来欲与君

语言讫而过须臾五色云中见一道士着浅

黄衣鬓发皆白头戴花冠作金色乗白兽似

骡发尾皆赤俯谓元崇曰我是太上老君汝

帝之元祖元崇即拜老君曰汝随我来我与

汝语元崇不觉已在云中去地数丈老君令

传言天后说我国家历数绵远不得辄立异

姓见後有六仙人并乗龙佩剑花冠大帻杂

彩之衣光明灿灿手执别物皆不能识分侍

左右後有云车一乗杂彩庄严上有大寳盖

花旛垂下五色云炁围绕又有乗龙执节持

幢侍从无数从人皆长大亦有音乐导从时

往来人及阌乡百姓官吏五百余人同见莫

不遥礼斯须元崇不觉已在地上旣至长安

通具奏天后不悦遂遭禁锢寻以阌乡行宫

爲奉仙观后亦终惧此言不敢立武三思竟

复辟於中宗故改元神龙二年复改元景龙

敕天下诸州各置景龙观又改爲中兴观三

年再改爲龙兴观至明皇开元中降敕曰洪

州人邬元崇往在文明年中传玄元皇帝眞

诰於天后曰我国祚无穷当千万君遂遭禁

锢因兹沦丧自非忠义之士感激过人孰能

不避死亡之诛竟违神灵之命宜与追赠以

慰泉壤其子琼亦依资授一官制曰故洪州

人邬元崇往者来应嘉招次于虢略忽观玄

元皇帝俾之昇云空中与言使戒天后表国

祚中兴之运示寳历无疆之期遂能不顾其

身来传此?竟遭幽絷谅可伤嗟自非竭节

本朝孰肯犯顔兹日宜加追赠用慰幽魂可

赠棣州刺史

万岁通天元年丙申东都福先寺僧惠澄表

乞除毁老子化胡经敕秋官侍郎集成均监

弘文馆学士详议化胡经议太中大夫守秋

官侍郎上柱国刘如璿议曰李释元同未始

有异法身道体应现无方降迹诞灵各行其

化且老子发自东方远之西域虽莫知其终

而事见之前史谨按後汉书云老子入夷狄

爲浮屠之化高士传曰老子化戎俗爲浮屠

皇朝实録云于阗国西五百里有毗摩伽蓝

是老子化胡之所建老子至是白日昇天与

群胡辞决曰我昔游天上简定人鬼之録寻

当下降因立此祠焉然则历考经典焕乎可

瞩则知化胡是实爲经不虚浮屠即佛陀也

化俗岂无经乎但圣人设教应物施行况复

中人上士性分有殊道佛二门随性开化洪

通两教不亦宜乎

宣德郎行右补阙弘文馆学士张思道议曰

老君见形东土演教西方事着前书迹彰往

谍化胡是实爲经不虚言包天地之先理起

文范之表或则恂恂接物爰开柔弱之宗或

则察察绳非乃挫刚强之力随机设教妙?

难量应病施方圣功莫测云\/云

朝散大夫行太子宫尹兼弘文馆学士张元

简议曰大道圆通随方感应在胡在汉只转

我身居中夏则畅清净之眞风适西戎则现

神通之变化云\/云

中散大夫行太子曲膳郎上柱国张太元议

曰道本中华释垂西域随方设教同体异名

且老君变化无方易形改号或在天爲帝或

在世爲师随物见形灵应难测纵使史籍无

据释教不异老君云\/云

成均监大学士王方回议曰史记云老子过

关爲尹喜说道德经五千余言而莫知所终

又刘向列仙传曰老子好养气重无名乆而

入大秦乃知眞圣人也又西域传云老子与

尹喜俱至流沙莫知所终云\/云

成均监大学博士吴扬昊议曰史记云老子

楚人也生於商时爲守藏史孔子适周问礼

於老子老子曰子之所言者其人骨已朽矣

独其言在耳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

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淫欲皆无益於

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也孔子归谓弟子

曰吾今日见老君其犹龙耶老子出关尹喜

曰子将隐矣愿爲我着书於是作道德经五

千余言莫知所终或言老子一百六十岁或

言一千二百岁罔知其然又刘向列仙传云

老子好养气重无名乆而入大秦乃知其圣

人也云\/云

弘文馆学士赐紫金鱼袋员半千议曰谨按

范蔚宗後汉裴楷传魏略西域传兼北史西

域传及周隋等十余家书传并云老子西入

流沙皆称化胡云\/云

弘文馆大学士仍守诸王侍读崔元悟议曰

据佛普曜瑞应长阿含等经并中元记高士

传及晋宋齐梁周隋等十余家书传并云佛

生周庄王九年癸已岁四月八日云\/云

万岁通天元年六月十五日敕?老君化胡

典诰攸着岂容僧辈妄请削除故知偏辞难

以凭据当依对定佥议惟允倘若史籍无据

俗官何忍虚承明知化胡是眞非谬云\/云

按唐书艺文志丙部载议化胡经状一卷

云万岁通天元年僧惠澄上言乞毁老子

化胡经敕秋官侍郎刘如璿等议

叶法善处州人也年七岁时尝溺於水中其

家以爲死也後三年而还父母问其故曰靑

童引我饮以云浆复引朝太上老君老君领

而留之故乆耳弱冠身长九尺性淳洁不茹

荤常独处幽室或游林泽自仙府归还已有

役使之术遂卜居卯酉山其门近山巨石当

路师投符起石须臾飞去衆共惊异尝游括

苍白马山石室内遇三神人皆锦衣寳冠谓

师曰我奉太上老君命以密?告子子本太

极紫微左仙卿以校録不勤谪於人世速宜

立功济人佐国功满当复旧任以正一三五

之法今授於子宜勉之焉言讫而去自是诛

荡凶妖所在以救人爲志高宗召至京拜上

卿不就请度牒爲道士则天召至神都中宗

复位武三思尚秉国权师以频察妖祥保护

中宗相王及玄宗爲三思所忌窜於南海岁

余入洪州西山养神修道景龙四年辛亥三

月九日括苍三神人又降传太上之命云汝

当辅我睿宗及开元圣帝未可隐迹山岩以

旷委任言讫而去时二帝未立而庙号年号

皆预以告其年八月果有诏赴阙後平韦后

立相王睿宗玄宗继统凡吉凶动静必预奏

闻会吐番遣使进寳函对题曰请陛下自开

毋令他人知机密朝??默然唯法善曰自是

凶函宜令番使自开玄宗从之函中弩发中

番使死果如法善言俄授银靑光禄大夫鸿

胪卿员外置越国公景龙观主

按太平广记所载与此正同

中宗景龙四年庚戌六月韦庶人旣害中宗

复擅朝政又将不利於睿宗明皇时爲临淄

王谋平内难疑不能决老君乃化身爲一白

衣老叟卖卜於春明门外王请筮之俄有蓍

一茎突然飞出挺立空中老叟笑曰此卦宜

取天下爲君吉余并凶利在三日内王乃与

刘幽求锺绍京入定谋诛韦后立睿宗即命

搜访卖卜老叟莫知处所亦不知其爲老君

也遂於其地立庙号阿父神亲制碑词及书

之长安之人至今祀之洛中\/纪异

玄宗开元三年二月十五日丁卯以老君降

生之辰爲玄元节御制玄元皇帝赞曰爰有

上德生而长年白发垂相紫气浮天含光默

默永劫绵绵万教之祖号曰玄元东训尼父

西化金仙百王取法累圣攸传函谷关右经

留五千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亲以红粉版八

分书置老君殿寳帐额上诏改羊角山爲龙

角山改庙爲庆唐观御制碑文塑高祖太宗

高宗中宗睿宗玄宗六圣御容列侍焉

帝东封回谒老君於亳州旧宅亲札道德经

鎸石作大憧造八角楼覆之於虚无殿之前

元年辛酉亳州旧宅枯桧岁乆道士欲斫去

之随所斫木柹上有朱书乾元亨利贞五字

点画精妙片片有之具事上奏诏曰瑞木表

灵奇文自现用彰大庆以福洪图配五德於

易经迎万叶於休运宣诚告谢仍付史官其

柹藏於内库兼赐诸王宰辅及道衆

三月置石幢於景龙观命天台山道士司马

承祯依蔡邕石经三体书写老君道德经鎸

之今有漆版本在天台山\/崇道观亦子微亲札也

十一年癸亥蒲州奏因建玄元庙开地获玉

石形如半月後有仙人捣药之状扣之其声

清越敕送至太原府玄元观号偃月磬非斋

醮不得击後东都留守张琦奏汝州鲁山县

修仙居古观获玉瑛扣之声闻数里命置於

太清宫圣祖殿斋坛中用今云版之类也又

衢州建观穿地获一鱼长三尺状如铁微紫

碧色其光莹如玉雕琢殆非人工扣之甚响

其鱼亦不能名遂献于朝帝宣示百僚莫能

辨者帝命呼爲瑞鱼磬命置於太微宫遇斋

讲则击之於是诸宫观竞以木石模之以代

集衆宫观有木鱼自兹始也

十四年九月制曰玄元皇帝仙圣宗师国家

本系昔草昧之始告受命之期高祖应之遂

於神降之所置庙改县曰神山近日庙庭屡

彰嘉瑞虔荷灵应只庆载深宜令本州择精

诚道士七人於龙角山庙中洁斋焚香以崇

敬奉

十七年四月八日蜀州新津县新兴尼寺设

斋有一道流後至就坐僧衆轻之不爲设食

道流徐起入殿中乆而不出斋罢衆人入殿

寻求无复踪迹忽现形像在殿柱中隐起分

明以刀削之益加精好眉须鬓发细如图画

云冠霞衣冠上有物如鸳鸯足下方头履下

有莲花花後有荷叶叶上有龟左肘後云片

莲焰光中有龙首右肩之前有虎形回顾於

左周身光焰云叶天花上有大花如盖覆荫

其身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张敬忠奏云当管

蜀州新津县新兴尼寺佛殿柱上自然木文

隐起爲一老君圣像顶上有华盖足下前後

各有云叶天花一十三处谨差判官王大锺

验核得与蜀州刺史李忠询别驾卢昉县令

李韶道士僧尼等一百三十人同状云自然

木文眞容隐起神迹殊妙洗削愈明非图书

所能成非雕刻所能及伏以太上老君先天

大圣变化不常潜现难测又云瑞花旁绕知

芳辉之不歇华盖上浮明魄寳之常贵现於

殿柱杳疑作史之年照彼佛祠缅若化胡之

日虽凤巢轩阁麟伏周庭岂若仙祖降灵圣

孙膺运伏望册欢九庙昭配两仪编付史官

布告天下表奏五月二十四日差内侍林昭

隐就蜀迎取像柱令作寳舆立安至京就大

同殿礼谒三日大斋讫令卫尉移於东明观

陈设奉安许士庶瞻礼次令两街诸观各供

养七日却进入内敕曰道体无方元宗有应

形标柱史名叶新兴宗庙垂休生灵蒙福宜

付史馆宣示四方

十八年十月命集贤院学士陈希烈等於三

殿讲道德经侍中裴光庭等奏曰尧舜以揖

逊而理汤武以干戈而兴或劳神以苦形且

役志而焦虑有生之类虽亦闻於小康无爲

之风故未臻於大道今陛下化成天下与道

玄同小其有爲之迹弘此不言之教将以去

华归本削僞存眞其唯道德之乡固在老庄

之术遂命集贤院学士中书舍人陈希烈谏

议大夫王迥质侍讲学士宗正少卿康子元

赞善大夫冯朝隐等於三殿侍讲敷畅眞文

演襄城之七圣及姑山之四子理之於国惟

清惟静之风修之於身乆视长生之道圣化

玄运寰瀛乐康咸日用而不知实旷代之未

有臣忝职司望编入史策宣示天下帝手诏

报曰朕虔守宗祧祗膺历数夙夜兢惕惧不

克胜求贤臣而委之谋献延学士而咨其博

洽用扶不逮雅致咸和旣内平而外成且刑

清而讼息端拱多暇留意典坟以爲道者玄

妙之宗德爲教化之本讲讽微?稽详秘文

庶无爲而政成不宰而物应岂敢比德尧舜

论功禹汤者哉然必先正其心深思逮於遐

迩务惟齐俗亦欲申於兆庶必若同归清静

共守玄默所陈编示良用多慙

十九年二月十五日夜帝梦神人谓曰吾是

九天使者受玄元正眞玉皇帝命帝即汝祖

太上老君也命我爲随运采访九天九地十

方三界总司九天司命居舒之潜山九天丈

人居蜀之靑城吾居江之庐山皆可立庙五

百年後福及生灵帝晨兴焚香望空礼谢忽

复见於云端卫从霭空即命吴道子依所见

图之遣使齎本於三山创立祠宇

二十一年癸酉春正月庚子朔制曰老子道

德经宜令士庶家藏一本每年贡举人量减

尚书论语策一两条准数加老子策俾尊崇

道本弘益化源今之此敕亦宜家置一本每

须三省以识朕怀侍中裴光庭等奏曰伏见

昨日一敕教示百僚爰及兆庶圣恩溥洽德

泽如天亦旣生成载加诲朂莫不迁善咸知

向方臣忝在枢衡未有弘益忽承天奬旷若

发蒙虽羲轩上皇尧舜至德无以加也天下

幸甚望编入国史以示将来从之诏答曰玄

元之教家国是资匪爲先宗贵申道本所以

首岁元日因行春令清静之政期诸相国乎

爲官择才可以先淳素也十二月侍讲学士

陈希烈等讲书毕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裴耀卿等奏曰臣等伏承陛下讲读尚

书周易道德庄列毕圣心弘道国训崇儒玄

风远被更自兹始况以事因四海念切万方

日旰罢朝旣披文於内殿风回开俗亦函丈

於行宫汉皇一夜无以过此悟老庄之?齐

物而仁恕以行运尧舜之心稽古则宪章攸

备钩深致远不疾而速陶钧庶类品物之欢

幸寳深弘奬大猷简策之辉光载远臣等叨

陪献纳窃奉徽音庆耀之诚倍百常品伏望

宣布史官腾芳盛烈帝手诏报曰尚书雅诰

周易精微朕幼奉师资未穷奥义故时令讲

及道德经递爲表里详其所指触类繁多旣

问广成之道复得方明之相况之今日千载

一时故弘斯义以喻卿也文武百官尚书右

丞相集贤院学士萧嵩等奏曰伏见去年以

来有敕令集贤院学士工部侍郎陈希烈谏

议大夫王迥质膳部郎中冯朝隐等每日侍

讲玄元皇帝道德经及周易尚书庄子等以

今月二十四日讲毕臣闻尧收上代之文以

成其圣舜观古人之象以着其明是知道有

可尊礼忘於贵不唯聚学将以轨人伏惟皇

帝陛下明实天聪举惟圣作道风允洽文教

克成尚犹以广生知以从积学事必稽古书

皆造微尊祖而习老经体天而观易象追广

成之说则问以庄篇考唐郊之旧则详於尧

典日者北祠后土东幸温泉或地涉风沙或

天将寒雪而讲筵必集帐殿如初足以知好

学之志彰克勤之德虽庖羲画卦夏禹受书

曷以臻兹臣等忝在朝列预闻帝道伏请宣

付史官颁示天下帝手制答曰爰闻集贤引

进儒道退朝讲读盖亦其常岁月周旋颇寻

章句其雅诰则稽之於古以质于今其道德

经则取之於眞不崇其教理国之要可不然

乎宣付史官依卿所请

二十三年三月癸未亲注老子并修疏义八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唐再起1908远东狂人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我只会抄诗真不会打仗诸天王座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穿越自带超市,村长让我来当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唐朝好地主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大明国士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