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一子陈显微述
三极篇极者尊圣人也\/凡二十七章
关尹子曰圣人之治天下不我贤愚故因人
之贤而贤之因人之愚而愚之不我是非故
因事之是而是之因事之非而非之知古今
之大同故或先古或先今知内外之大同故
或先内或先外天下之物无得以累之故本
之以谦天下之物无得以外之故含之以虚
天下之物无得以难之故行之以易天下之
物无得以窒之故变之以权以此中天下可
以制礼以此和天下可以作乐以此公天下
可以理财以此周天下可以御侮以此因天
下可以立法以此观天下可以制器圣人不
以一己治天下而以天下治天下天下归功
於圣人圣人任功於天下所以尧舜禹汤之
治天下天下皆曰自然
抱一子曰天无爲而万化成圣人无爲而
天下治圣人何心哉人徒见夫制礼作乐
理财御侮立法制器周济曲成而不遗将
谓圣人物物思之事事计之而以一已之
智力当天下之事物也殊不知圣人本之
以谦含之以虚行之以易变之以权因人
之贤而贤之因之愚而愚之因是是之因
非非之不以古今而先後其心不以内外
而轻重其事而以天下治天下也天下归
功於圣人圣人不自以爲功而任功於天
下是道也尧舜禹汤得之故皆曰自然
关尹子曰天无不覆有生有杀而天无爱恶
日无不照有妍有丑而日无厚薄
抱一子曰圣人犹天也物有生杀天无爱
恶圣人犹日也物有妍丑而日无厚薄是
盖圣人无爲无心之治也
关尹子曰圣人之道天命非圣人能自道圣
人之德时符非圣人能自德圣人之事人爲
非圣人能自事是以圣人不有道不有德不
有事
抱一子曰圣人无我故道以天命不自有
道也德以时符不自有德也事以人爲不
自有事也彼执有道有德有事者庸人尔
焉能忘我哉
关尹子曰圣人知我无我故同之以仁知事
无我故权之以义知心无我故戒之以礼知
识无我故照之以智知言无我故守之以信
抱一子曰圣人之五常亦犹衆人之五常
夫岂异乎人哉特衆人之五常未能忘我
而圣人之五常本於无我此其所以异乎
人矣仁无我则同天下之我以爲仁义无
我则权天下之事以爲义礼无我则戒天
下之心以爲礼智无我则照天下之识以
爲智信无我则守天下之言以爲信此其
所以不可跂及欤
关尹子曰圣人之道或以仁爲仁或以义爲
仁或以礼以智以信爲仁仁义礼智信各兼
五者圣人一之不胶天下名之不得
抱一子曰以仁爲仁天下之人能与知而
与行至於以义以礼以智以信爲仁则非
天下至圣其孰能与此何则举一常而五
常备五换循环各兼五者视贤智之士厚
於仁而薄於义智有余而信不足者大有
径庭也易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
谓之智然则圣人之道混混沦沦何可得
而名状哉故曰圣人一之不胶天下名之
不得
关尹子曰勿以行观圣人道无蹟勿以言观
圣人道无言勿以能观圣人道无爲勿以貌
观圣人道无形
抱一子曰道无形无蹟无言无爲学者何
从而求之哉不已则求诸圣人圣人者道
之体也然果可求之於圣人乎求之於圣
人者不过言貌行能而已愈失之矣舍言
貌行能之外何从而观圣人哉善观圣人
者观其心而不观其迹然则圣人之心果
可观乎果不可观乎界异於吾心乎果不
异於吾心乎前章有言曰不借道於圣此
之谓也
关尹子曰行虽至卓不离高下言虽至工不
离是非能虽至神不离巧拙貌虽至殊不离
妍丑圣人假此以示天下天下?此乃见圣
人
抱一子曰圣人本无言貌行能不得已而
假此以示天下人徒见圣人言之工貌之
殊行之卓能之神而谓道在夫四者之间
而有是非妍丑高下巧拙之辩愈不足以
识圣人矣学者?此而於四者之外观之
斯善学矣
关尹子曰圣人师蜂立君臣师踟蛛立网罟
师拱鼠制礼师战螘置兵一作\/制兵衆人师贤人
贤人师圣人圣人师万物惟圣人同物所以
无我
抱一子曰衆师贤贤师圣圣师万物固矣
然则圣人果师蜂而立君臣师蛛鼠螘而
置网礼兵乎圣人同物置作无我天下之
物皆圣人之师也物生自然圣人师其自
然而已矣圣人何心哉
关尹子曰圣人之於衆人饮食衣服同也屋
室舟车同也贵贱贫富同也衆人每同圣人
圣人每同衆人彼仰其高侈其大者其然乎
其不然乎
抱一子曰圣人之处世和其光同其尘惟
恐自异於衆人而其起居衣食贫富贵贱
何敢异於人哉使人仰其高侈其大者圣
人所惧也士成绮见老子而问曰吾观子
非圣人也鼠壤有余蔬生熟不尽於前而
积歛无崖老子漠然不应然则圣人之处
世岂容衆人之仰侈哉
关尹子曰圣人曰道观天地人物皆吾道倡
和之始终之青黄之卵翼之不爱道不弃物
不尊君子不贱小人贤人曰物物物不同旦
旦去之旦旦与之短之长之直之方之是爲
物易者也殊不知圣人鄙杂厠别分居以爲
人不以此爲己
抱一子曰圣人道则如丝之纷事则如棊
之布声倡倡之声和和之事始始之事终
终之色青青之色黄黄之物卵卵之物翼
翼之无爱道无弃物不尊君子不贱小人
此则道如丝棼也至於鄙杂衆物厠别分
居或短或长或直或方物物不同旦旦去
取井井有条此则事如棊布也圣人志於
道无心无我故不爲物易贤人志洛物有
心有人故未免爲物所易
关尹子曰鱼欲异群鱼舍水跃岸即死虎欲
异群虎舍山入市则擒圣人不异衆人特物
不能拘耳
抱一子曰庄子谓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
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孰能去
功与名而还与还人纯纯常常削迹捐势
无责於人人亦无责焉此圣人不异衆人
之说也若夫游於雕陵而忘其身见异鹊
之利而忘其眞虞人逐之以吾爲戮反走
而三月不庭此鱼舍水跃岸虎舍山入市
之谓也虽然圣人处衆虽不自异物岂能
拘之哉
关尹子曰道无作以道应世者是事非道道
无方以道寓物者是物非道圣人竟不能出
道以示人
抱一子曰道本无爲而以道应世者是事
也道本无体而以道寓物者是物也圣人
终不能将出此道以示人然则志道之士
何从而得之哉昔人谓使道可献人莫不
献之于其君使道可进则人莫不进之於
其亲使道可传人莫不传之於其子孙惟
其不可以出示於人故得之者鲜矣然则
圣人终不传於人乎孔子不云乎吾无隐
乎尔善观圣人者当於事物之外观之
关尹子曰如锺锺然如锺鼓然圣人之言则
然如车车然如车舟然圣人之行则然惟莫
能名所以退天下之言惟莫能知所以夺天
下之智
抱一子曰谓锺爲锺人皆然之谓鼔爲锺
则人不测其言所以退天下之言也谓车
车行人皆然之谓舟车行则人罔测其行
所以夺天下之智也是犹犬可以爲羊轮
不辗地之辩也其可以言名乎其可以智
知乎
关尹子曰蝍蛆食虵虵食鼃鼃食蝍蛆互相
食也圣人之言亦然言有无之弊又言非有
非无之弊又言去非有非无之弊言之如引
锯然惟善圣者不留一言
抱一子曰夫大道无说善圣者不言非无
说也不可说也不可说而言之则有弊何
则言不出乎有无也言有则无言无则有
言非有则非无言非无则非有有无相吞
互相爲弊犹虵鼃蝍蛆互相吞食如引锯
然去来牵掣是则有言不如无言也然则
圣人果不留一言乎圣人之言满天下学
者苟以圣人之言爲言不惟不知言并与
圣人失之矣
关尹子曰若龙若蛟若蛇若龟若鱼若蛤龙
皆能之蛟蛟而已不能爲龙亦不能爲蛇爲
龟爲鱼爲蛤圣人龙之贤人蛟之
抱一子曰圣人能大能小能智能愚能垢
能净能贵能贱能寿能夭千变万化无可
无不可贤人则不然能大者不能小能智
则不能愚昔孔子见老子归谓弟子曰吾
乃今於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
乗乎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嗋
又何规於老聃哉子贡曰然则人固有尸
居而龙见雷声而渊默发动如天地者乎
赐亦可得而观乎圣人龙之贤人蛟之其
是之谓欤
关尹子曰在己无居形无自着其动若水其
静若镜其应若响芒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
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尝随人
抱一子曰在己不自居自居则有我矣能
无我则形物自着非我分别而着彼形物
也此静也静极则动而其动也如水之流
动已复静而其静若镜之莹是则虽有动
静而何尝动静哉其应物也若响之应声
则吾如虚空虚谷矣芒芴乎若未尝有寂
湛乎彻底纯清同乎物而不自异则与物
和而不竞也惊其得而不自有则与道忘
而不失也未尝先人常後而不先不敢爲
天下先也而尝随人和而不唱不得已而
後动也体用具存权实毕备此圣人之所
以爲善圣欤
关尹子曰浑乎洋乎游太初乎时金已时玉
已时粪已时土已时翔物时逐物时山物时
渊物端乎权乎狂乎愚乎
抱一子曰老子曰吾游於物之初孔子曰
何谓邪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
能言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
谓之浑乎洋乎游太初乎岂不信然至於
如金在鑛如玉藴石则时金时玉也道在
瓦砾道在屎溺则时粪时土也鹑居而鷇
食鸟行而无影则时翔物也呼我马而谓
之马呼我牛而谓之牛则时逐物也块然
如石槁然如木则时山物也如鳞之潜如
鱼之泳则时渊物也然则皆圣人之正行
也皆圣人之权变乎大圣若狂大智若愚
夫岂眞狂眞愚也哉
关尹子曰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则声凄凄然
有思心则声迟迟然有怨心则声回回然有
慕心则声裴裴一作\/奕奕然所谓悲思怨慕者非
手非竹非丝非桐得之心符之手得之手符
之物人之有道者莫不中道
抱一子曰人之善琴者得之心而符之手
得之手而符之物而悲思怨慕之心犹足
以感丝桐而声爲之变而况有道之人动
止周旋无不中道寜不感天动地康时丰
物哉昔庚桑楚得老子之道居畏垒之山
三年而畏垒大穰其是之谓乎
关尹子曰圣人有言有爲有思者所以同乎
人未尝言未尝爲未尝思者所以异乎人
抱一子曰圣人终日言而未尝言终日爲
而未尝爲终日思而未尝思特人不能测
识耳何以异於人哉
关尹子曰利害心愈明则亲不睦贤愚心愈
明则友不交是非心愈明则事不成好丑心
愈明则物不契是以圣人浑之
抱一子曰衆人昭昭而我独昏昏衆人察
察而我独闷闷昭昭察察则利害贤愚是
非好丑之心愈明矣愈明则於亲友事物
愈难睦交成契矣惟圣人以无心浑之则
利自利害自害贤自贤愚自愚是自是非
自非好自好丑自丑如是则亲无不睦友
无不交事无不成物无不契圣人初何容
心哉
关尹子曰世人愚拙者妄援圣人之愚拙自
解殊不知圣人时愚时明时拙时巧
抱一子曰圣人有大巧而若拙有大智而
若愚世之愚拙者妄援圣人以自解则愚
者愈见其愚而拙者愈露其拙岂能自解
哉
关尹子曰以圣师圣者贤人以贤师圣者圣
人盖以圣师圣者徇蹟而忘道以贤师圣者
返蹟而合道
抱一子曰有圣有贤之分者迹也未尝有
圣有贤之分者道也视圣人爲圣人岂可
跂及哉是则徇蹟而忘道也惟不知其爲
圣而以贤师资之则智齐於师庶乎忘其
蹟而得其道矣而古人犹谓智与师齐减
师半德学者须负过师之智则几矣
关尹子曰贤人趋上而不见下衆人趋下而
不见上圣人通乎上下惟其宜之岂曰离贤
人衆人别有圣人也哉
抱一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故贤人趋
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故衆人不见上
皆偏也圣人浑通上下无所不趋无所不
见在贤亦宜在衆亦宜和光同尘所以异
於贤人远矣
关尹子曰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牡者驰
牝者逐雄者鸣雌者应是以圣人制言行而
贤人拘之
抱一子曰圣人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
下无怨恶何则任物理之自然而君臣上
下父子兄弟贵贱尊卑之间感应贯通出
於口而行於身譬如夫唱妇随牡驰牝逐
雄鸣雌应莫不顺其自然之理也圣人初
何容心哉贤人制礼法以防人心故不得
不拘之至有言行枢机荣辱之戒善恶千
里违顺之几故学者不得不谨言行也
关尹子曰圣人道虽虎变事则鼈行道虽丝
棼事则棊布
抱一子曰前云圣人龙之如易之乾卦有
大人飞龙之象今云虎变如易之章卦有
大人虎变之象龙则言圣人之体变化无
常飞潜莫测虎则喻圣人之道焕乎有文
章之可观凛乎有威风之可畏及乎行圣
人之事则愚夫愚妇亦可行之而歩履方
拙如鼈初无甚高难行之举也道则丝芬
事则棊布者以言其道若浑而难理其事
则有条而不紊也
关尹子曰所谓圣人之道者胡然孑孑尔胡
然彻彻尔胡然唐唐一作\/堂堂尔胡然臧臧一作\/藏藏
尔惟其能徧偶万物而无一物能偶之故能
贵万物
抱一子曰圣人之道如太虚孑孑然无与
爲偶彻彻然无不洞贯唐唐然充满乾坤
臧臧然不容视听惟其能遍偶万物而无
一物能偶之所以贵於万物老子曰有物
浑成先天地生巍巍尊高其是之谓乎
关尹子曰云之卷舒禽之飞翔皆在虚空中
所以变化不穷圣人之道则然
抱一子曰圣人之道如云在太虚而卷舒
不定如禽在太空而飞翔无穷使无此虚
空以容之则云禽之变化飞翔窒矣使圣
人之道不得无方之神无体之玄以运之
则圣人之变化穷矣
文始眞经言外?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