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狼军团的中央数据库里,一份加密文件正被悄然修改。原本标注着“华夏文明等级:1.999级”的红色标题旁,新增了一行淡金色的小字:“真实等级:2.4级(隐藏状态)”。修改记录的末尾,留下了薛逸辰的数字签名——这个被系统判定为“未突破2级文明”的伪装,像一层薄薄的糖衣,包裹着暗物质技术爆发式增长的内核。
赛博实验室的全息投影上,这份文件正被投射在最中央。薛逸辰的指尖划过“1.999级”的字样,冰蓝色的眼瞳里映着实验室下方的能量反应——地下五层的暗物质储备库已扩容至百吨级,暗紫色的物质在mAx材料容器中静静流淌,通过数百条能量管道,为整个孤狼军团的基地提供动力。从供暖系统到量子计算机,从训练模拟器到问天系列的生产线,暗物质能量已像血液般渗透到每个角落。
“伪装等级很有必要。”林教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刚结束对东域能源网络的巡查,雪白的长发上还沾着些许mAx材料的金属粉尘。金丝边眼镜后的目光落在文件上,指尖点在“2.4级”的真实等级旁,“中域的白虎联盟、北域的极寒联邦,都还困在1.8级的瓶颈,他们的情报网能监测到恒星能源的波动,却读不懂暗物质的能量特征——这层伪装能为我们争取至少半年的缓冲期。”
薛逸辰调出暗物质能量的特征图谱,图中暗紫色的波形与恒星能源的金色波形截然不同,前者的频率稳定在“空间谐振波段”,后者则属于“热辐射波段”——这是两种文明等级的天然屏障。“半年足够我们完成三件事。”他在虚拟键盘上列出清单,“第一,让问天3实现稳定的超光速跳跃;第二,将暗物质能源接入华夏主干电网;第三,完成‘暗物质湮灭弹’的初代研发。”
林教授的指尖在“湮灭弹”三个字上停顿了片刻。她身后的全息投影正播放着小型湮灭弹的测试画面:一枚拳头大小的装置在无人区引爆,暗紫色的能量瞬间吞噬了半径百米的区域,爆炸中心没有留下任何残骸,只有一个持续了三分钟的空间黑洞——这是暗物质技术最危险的应用,也是华夏在星际博弈中的底气。
“能源民用化的阻力比想象中大。”她切换到电网接入的进度图,红色的未接入区域仍占60%,“江南省的老电网无法承受暗物质能量的波动,改造需要替换80%的线路,而西北的新能源基地担心被取代,联名提交了‘缓行申请’。”
薛逸辰调出江南省的电网模型,在老旧线路的节点处标注上mAx材料转换器的符号:“不用改造全部线路。”他设计出一种“能量缓冲节点”,暗金色的转换器像一个个微型变电站,能将暗物质能量转化为常规电力,“让原电网继续运行,缓冲节点作为补充,既降低成本,又能让民众逐步适应‘无感知供电’——他们不会知道家里的灯泡是靠暗物质点亮的。”
林教授的眼睛亮了,她立刻将设计图发送给能源部:“这个办法能把改造周期从一年缩短到三个月。”她顿了顿,调出一组民生数据,“上周在试点社区的调查显示,使用暗物质能源的家庭,电费降低了73%,供电稳定性提升至99.99%,连老旧电器的故障率都下降了——民众需要的是实惠,不是‘暗物质’这三个字。”
实验室的警报声突然响起,打断了两人的对话。全息投影自动切换到地下五层的监控画面:暗物质储备库的第17号容器出现异常,暗紫色的物质表面泛起终焉色的涟漪,容器的压力指数正在缓慢攀升。
“是能量过载。”薛逸辰的指尖在控制界面上飞舞,切断了17号容器的能量输出管道,“主干电网的瞬时负荷超过了设计值,暗物质在自我调节时产生了终焉色波动。”他调出原初的分析报告,发现波动源头来自江南省的一个数据中心——那里刚接入暗物质能源,却在进行大规模的算力测试,导致能量需求激增。
林教授操控机械臂,向17号容器注入5%的虚空色:“需要给储备库加装‘智能分流阀’。”她设计的阀门由mAx材料与空间谐振晶体组成,能实时监测各区域的能量需求,像毛细血管般精准分配暗物质能量,“当某个区域的需求超过阈值,阀门会自动切断直供,切换为缓冲节点供电,避免储备库过载。”
当分流阀安装完毕,17号容器的终焉色涟漪渐渐平息,暗紫色的物质重新恢复稳定。薛逸辰看着监控画面里流淌的暗物质,突然意识到,这项技术早已超越了“能源”的范畴——它是一种全新的文明基石,像蒸汽机之于工业革命,电力之于信息革命,暗物质正在重塑华夏的文明形态。
“民用化只是第一步。”他调出星际勘探队的最新报告,画面上,问天3在冥王星轨道完成了首次超光速跳跃,从地球到冥王星的航行时间从9年缩短至72小时,跳跃留下的暗紫色光带在太空中持续了整整一天,“下一步是建立地月、地火的常规航线,让暗物质能量驱动的星舰成为新的‘交通工具’。”
林教授将航线图与华夏的文明等级曲线叠加,两条线呈现出惊人的吻合度:当地月航线的规划完成时,真实文明等级从2.3级跳到2.4级;当暗物质电网覆盖80%国土时,曲线再次陡峭上升——这意味着文明等级的提升不再依赖单一的技术突破,而是暗物质技术在能源、交通、民生等领域的协同作用。
“中域的探子又发来消息了。”情报部门的加密文件弹框出现,林教授点开文件,全息投影中浮现出白虎联盟的会议记录,“他们猜测东域在秘密研发‘新型核能’,还在嘲笑我们‘换汤不换药’。”
薛逸辰的指尖在文件上轻点,将其归入“无关情报”的文件夹。他调出暗物质湮灭弹的迷你模型,模型只有钢笔大小,却能产生相当于百万吨当量的空间坍缩——这种武器不需要实体投射,只需通过暗物质能量网络激活,就能在目标区域引发空间湮灭,是2.4级文明独有的威慑力。
“让他们猜去吧。”他关掉投影,实验室的自然光透过舷窗照进来,落在下方忙碌的工厂区——那里,第一百架问天2正在下线,暗金色的机身反射着阳光,尾部的光速驱动核心泛着淡淡的暗紫色,像一群即将展翅的金属飞鸟。
林教授走到窗边,看着那些即将投入使用的星舰,雪白的长发在风中轻轻飘动。她想起三年前,华夏的能源还依赖化石燃料与初级核能,七代机的30倍音速已是极限;而现在,暗物质能量流淌在城市的地下,超光速星舰翱翔在太阳系的边缘,1.999级的伪装下,2.4级的文明根系正在悄然蔓延。
“下一批问天3的试飞员已经就位。”她转过身,递过来一份名单,上面的每个名字旁都标注着“时空适应性90%以上”,“他们将测试星际跳跃的精准度,目标是火星的乌托邦平原。”
薛逸辰接过名单,冰蓝色的眼瞳里闪过一丝期待。他知道,暗物质技术的问世不是终点,而是文明蜕变的开始——当伪装被揭开的那天,1.999级的糖衣将碎裂,露出2.4级的硬核,而华夏的星舰,早已在超光速的航线上,写下了新的坐标。
实验室外的天空渐渐放晴,地下五层的暗物质储备库传来平稳的嗡鸣,像大地深处的心跳。这份隐藏的力量,正带着华夏文明,朝着星辰大海的方向,一步步加速。下一章的故事,该轮到星际航线的航标,在火星的红色土壤上,第一次亮起暗紫色的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