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明显一愣,相互对视一眼,几乎同时笑了出来。
小妹笑着说道:“诺诺!你先回答莹莹的吧!我的问题可以最后说。”
玲玲也笑着点点头道:“对!小妹说得对。”
莹莹则是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许诺,那真的大大的双眼,让人一看都心软了。
既然他们已经商量好了,许诺便笑着回答第一个问题。
“我是三天前回来的,因为家里有些事没有处理,所以就没有提前来上班。”
“还有,这一次回去,我成功的把我的两个孩子给带了过来,今后我的两个孩子都跟着我过了。”
到最后,许诺笑着把目光转向一旁的小妹,笑着说道:“至于小妹问的这个问题~”
说到这里,许诺语气顿了顿,在一旁一直听着的小妹也跟着屏住呼吸,用满眼期待的眼神看着她。
许诺看着小妹那期盼的眼神,心里不由得愉悦起来,但是,她还是毫不犹豫的打破了小妹心目中的幻想。
西藏并没有像小妹想的那么的美好,有着吃不完的肉,还不用种田。
“小妹,西藏那边虽然不像我们这边,那是因为气候条件的原因,牧民都以放羊放牛为主,家里的主要收入也是靠放牧来维持生活,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种田了。”
许诺又继续说道:“在西藏,虽然说土地面积少,但在当地的牧民,会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青稞这一类粮食,家里有条件的,还会种一些豆子。
毕竟在他们那边,肉类食物确实比在我们这边要丰富的多,牧民也不能总光吃肉啊,是需要吃粮食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所以在他们那边,家里有地的,基本上会种上粮食,来保证人体的需要。”
听到许诺这么说,小妹顿时赶紧追问道:“那他们那边是不是吃肉很方便?肉还很便宜呀?”
对于这个问题,许诺仔细想了想,然后很认真的回答小妹:“那要看怎么比了,西藏那边,买肉确实要比咱们这边要便宜很多,并且也不像咱们这边这样限量购买。”
在场的众人听到许诺这么说,知道了,西边那边的牧民吃肉不限量,还不用排队,几乎同时露出了羡慕的表情。
在这个年代,每家每户哪怕是条件好的一个月,也吃不上几次肉。
要知道一周能沾上肉的家庭,那也算是比较富裕的人家了。
所以当他们得知西藏边的牧民吃肉不限量的时候,顿时羡慕极了。
许诺看着他们羡慕的表情笑了,笑着安慰道:“你们也别羡慕他们了,虽然说他们吃肉不限量,但也不是说随便就能吃的,那也得等有肉的时候才能吃到,要说这深处也不是说杀就能杀的,那必须等长成了才能杀吧,还有,虽然说吃肉不限量,但是他们差粮食啊,他们那边土地少,收的粮食也少,所以家里的粮食绝大多数都是靠从外地进口的。
而在那边就刚刚和我们这边相反,我们这边是排队等肉吃,西藏那边就是排队等粮食,各有各的难处,所以我们也不必羡慕。”
许诺细心的安慰着众人,众人一听许诺这么说,心里稍微舒服了一点。
但是小妹还是有些不服道:“那吃肉也比吃粮食好,不像我们,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每次有肉票,买回来的肉,还得全家人吃,肚子里总是缺油水,吃再多的粮食也不够。”
玲玲却温和的说:“每个地方生活的人都各自有各自的难处,在我们认为每天吃肉就是好事,可是在人家认为,每天吃粮食才算是好吃呢。”
莹莹也附和道:“玲玲说的对,每个人的想法认知都不一样。”
许诺乐呵呵的看着她们争执吃肉好还是吃粮食好这个问题。
突然她看见门口处走来的张组长,顿时心里一跳,赶紧拉了拉在她旁边莹莹的衣角,不停的给她们使眼色,示意组长来了。
还好她们几个人的工作岗位在车间里比较靠后面,所以给了她们反应的时间。
其余三人接收到许诺递过来的眼神,立马就注意到了情况不对,立马就注意到了,从门口进来的张组长。
三人顿时停住了交谈,各自回到各自的岗位,开始忙活起来。
等张组长把他们车间检查完离开后,四个人这才松了一口气,相互笑了笑,没有再继续闲聊,开始忙起工作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许诺每天的日子就是早上简单的给她和孩子煮点早饭,然后再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接着再去车间上班。
在厂里忙活,到下午6点下班的时候,才急匆匆的赶去托儿所接南南和北北。
这一晃,转眼间就翻了一年,来到了1964年,南南和北北也大了一些。
两个孩子也逐渐适应了京都的生活,渐渐的,性子开始活跃起来。
许诺记得,刚把孩子接来京都的时候,南南和北北都快两岁的孩子了,说话还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并且说的很少,整个性质也比较沉静,完全没有像外面那些孩子那样活跃。
但是经过在托儿所里和和同龄孩子的长时间的相处,说起话来也越来越多,两个孩子也逐渐显露出不同的性格。
虽然南南和北北两兄弟长得比较像,但是两兄弟的性格却截然相反。
就比如双胞胎中的老大南南性格就比较活跃,说话就比较像火炮似的,性格也比较急。
而双胞胎中的老二北北,则是和哥哥南南有着截然相反的性格。
北北的性格则是比较安静,温和,就连周围的邻居都说以后北北长大了是一个性格温和稳重的孩子。
对于孩子们的改变,许诺都是看在眼里的,看着和当初接来时完全相反的模样,她在心里狠狠的松了一口。
一开始她还以为孩子要是继续这样子,不会有什么心理疾病,因为是两个孩子,实在是太安静了,反应也比同龄年龄的孩子慢,但是现在看着孩子们的改变,许诺这才把那个担忧抛开了,心里安慰了许多。
1964年,京都的5月份,天空晴朗,气候宜人。
绿油油的小院里,许诺细心地给南南和北北套上一件外套。
此时的南南和北北已经两岁多了,相比较去年刚来的时候,长大了不少。
也许是因为雨露不停拿系统签到得来的奶粉喂两个孩子的原因,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南南和北北居然比同龄年龄的孩子高了大半个头。
现在的南南和北北看起来就跟三岁多的孩子差不多大,看起来格外的精神。
5月份的京都,早晨还是比较凉快的,许诺担心孩子们在托儿所里会着凉,所以给他们多添了一件衣服,这才放心的把他们,送到托儿所。
把儿子安全送到托儿所后,许诺这才带着饭盒去车间里上工,在去车间的路上,还时不时碰见几个同事,相互微笑,打完招呼,天各自忙各自的,相处的也比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