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室的空气里还残留着前一晚的数据余温,终端屏幕在晨光中泛起微蓝。沈逸已经坐在主控台前,手指快速敲击键盘,调出三名主力选手过去五十场对局的战术轨迹图。
这些数据像是一张张被揉皱的地图,记录着他们每一次决策的走向、失误的节点,以及节奏断裂时的集体沉默。
“中期衔接……”他低声念道,目光扫过屏幕上三条交错却始终无法完全同步的节奏曲线,“问题不是出在谁快谁慢,而是没有人愿意去适应对方的速度。”
系统界面在他眼前展开,策略模拟空间自动激活。无数个虚拟战场在其中生成、崩溃、重组,每一场都以不同的方式测试着三名选手的配合极限。沈逸将打野的激进风格、中单的保守倾向、辅助的迟缓反应输入模型,让系统推演最可能的节奏冲突点。
最终,一组新的战术模块浮现在界面上。
【动态节奏引导战术】——这不再是一个统一的指令模板,而是一套可变形、可切换、可互换的角色机制。它允许每个人保持自己的节奏惯性,但又能在关键时刻通过预设信号实现节奏转换。
沈逸将战术拆解为三个核心部分:“发起”、“维持”、“转换”,分别对应三人各自的强项。他在系统中设置了“节奏误差容忍度”,并将其命名为“信任值”。
这是他第一次,把一部分控制权交给队员。
训练室内逐渐热闹起来,替补队员们陆续进入,而主力阵容也按照他的安排准时到场。几人看到沈逸站在主控台后,神情各异,但没人再质疑什么。
毕竟,上一次替补战胜主力的结果,还在他们的记忆里清晰如昨。
“今天没有指挥。”沈逸开口,声音平稳,“你们的任务是,在没有任何战术提示的情况下完成一场完整的对抗演练。”
“什么意思?”打野皱眉,“你不会看着我们乱打吧?”
“我会提供基础目标。”沈逸调出地图,“比如‘拿下第三条小龙’或‘压制敌方视野’。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指令。”
“那我们怎么配合?”中单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安。
“靠你们自己。”沈逸按下启动键,训练模式瞬间加载完成,“记住,这不是一场测试,而是一次观察。”
系统开始运行,三人的角色进入战场。最初的几分钟,一切还算正常。但很快,节奏断层的问题就暴露出来。
打野急于入侵,忽略了中路的线权;中单死守发育,错过了最佳游走时机;辅助试图弥补,却因信息不对等导致视野空缺。几次关键团战,他们都因为节奏不一致而陷入被动。
沈逸在后台看着这一切,眉头微微皱起。
他知道,这套战术的核心不是完美执行,而是能否在混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锚点。
于是,他悄悄调整了系统的“隐藏身份加持”功能,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普通AI,不再直接干预任何判断。同时,他在地图的关键节点设下了一些“节奏引导信号”——比如野怪刷新倒计时、视野控制提示,甚至是一些看似随机的资源刷新位置。
这些信号不会给出明确指令,但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选手们的判断。
几分钟后,变化悄然发生。
中单在一次误判后,意外触发了沈逸预设的“节奏转换点”。他没有按照原本的思路回撤,而是果断选择反打,成功抢下一条河道之灵,并顺势带动了打野的节奏。
沈逸在系统日志中将这个行为标记为“自适应节奏触发点”。
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演练结束时,三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也多了一丝说不清的兴奋感。
“说实话,”中单摘下耳机,“刚才有一瞬间,我感觉好像有人在帮我选方向,但我又说不上来是谁。”
“那是你的意识。”沈逸淡淡道,“我只是给你们创造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打野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那你到底想让我们变成什么样?”
“不是变成什么样。”沈逸看向他,“而是让你们明白,节奏不是别人给的,是你自己去掌控的。”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沈逸开始整合改进后的战术模块,并设置“动态难度调节机制”。他将每次演练的数据导入系统,让其自动分析队员的适应曲线,并根据表现调整战术复杂度。
打野的表现引起了沈逸的注意。尽管他对新战术最初有抵触情绪,但在实战中展现出极高的节奏切换敏感度。沈逸立刻调整了模块,将打野设为“节奏引导者”,赋予他更多决策权,并在系统中设置“节奏反馈回路”,让他在失误后能迅速修正。
训练室内的气氛开始发生变化。
原本僵硬的战术框架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灵活的节奏节点。三人开始尝试在不同场景下切换角色,寻找最适合的联动方式。
原教练站在门口,默默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笑意。
“你真的打算让他们自己摸索?”他走进来,轻声问道。
“不是摸索。”沈逸回答,“是在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节奏语言。”
原教练点点头,走到终端前,看着屏幕上那句写着“真正的节奏掌控,不是跟随敌人,而是引导敌人”的文字。
“你已经不只是在教他们打游戏了。”他说。
沈逸没说话,只是调出系统界面,查看最新的职业教练模块进度。
【职业教练模块进度:87%】
与此同时,在某个隐蔽的角落,一段加密视频正在上传。
画面中,三名主力选手在演练中频频失误,节奏混乱不堪。
一个戴着耳机的男人看完后冷笑一声:“看来那位‘顾问’也不过如此。”
他按下发送键,将视频转发给雇主。
几分钟后,回复信息弹出:
【很好。准备行动。】
训练室的灯光依旧亮着,终端屏幕上的数据流缓缓滚动。
沈逸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摩挲着键盘边缘,目光落在战术分析报告的最后一页。
窗外夜色沉静,远处高楼间闪烁的霓虹广告牌映照出联赛宣传画面,像是一张无形的网,悄然收紧。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刚刚那场演练的画面。
中单的那次误判,打野的突然提速,辅助精准卡住视野的时机……
每一个细节,都在系统模拟空间中反复推演过上百次。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