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招贤纳士,堡内新声
“招贤令”贴出去那天,土豆堡的城门差点被踏破。
来的人三教九流都有:有背着工具箱的木匠,有扛着药箱的游医,甚至还有个自称会算卦的老道,围着新修的土墙转悠半天,说这里“藏龙卧虎,必出贵人”。
李阳在临时搭起的“招贤馆”里挨个接见。他让苏婉儿负责登记,自己则拿着系统新解锁的“人才检测仪”——能显示对方的技能等级和忠诚度倾向。
“在下王二锤,祖传木匠,能造水车!”一个黑壮汉子拍着胸脯,检测仪上显示“木工技能80\/忠诚倾向60”。
李阳眼睛一亮:“正好要修灌溉水车,你要是能按图纸做出来,每月十斤土豆、两匹布。”
王二锤盯着图纸上的龙骨水车,惊得直咂舌:“这物件比老式水车省劲三成!俺干了!”
接着进来个白胡子老头,背着个破旧的药箱,检测仪显示“医术60\/忠诚倾向75”。老头自称姓孙,原是太医院的医工,因得罪权贵才流落民间。
“孙老,”李阳起身相迎,“堡里缺个医者,您要是留下,药材由咱们负责采办,还能教几个徒弟。”
孙老看着招贤令上“医者优先,管饱”的字样,眼眶微红:“老朽不求富贵,只求有口饭吃,能治病救人。”
一连几日,土豆堡招到不少有用的人:会打铁的老铁匠、能算账的落魄秀才、甚至还有个曾在军中当过头目的老兵,自称能训练士兵。
唯独谋士一栏迟迟没人应征。李阳正琢磨着要不要用民心值搜索,赵三匆匆跑来:“李大哥,柳小姐来了!”
柳如烟一身素衣,带着两个丫鬟站在招贤馆外,身后还跟着个青衣文士。她见了李阳,屈膝行礼:“听闻李堡主招贤,小女子不才,愿献上薄礼。”
她侧身让出身后的文士:“这位是房玄龄先生,因不满朝政,隐居在此,小女斗胆引荐。”
“房玄龄?!”李阳惊得差点站起来——这可是贞观第一谋臣!他连忙拱手:“久仰先生大名,不知先生愿屈就?”
房玄龄微微一笑:“早闻李堡主以土豆济民,灭匪寇安一方,玄龄心向往之。若堡主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叮!招募到顶级谋士房玄龄!民心值+1000!奖励:《天下郡县志》x1,曲辕犁升级版图纸】
李阳大喜过望,当即请房玄龄入馆详谈。房玄龄果然名不虚传,几句话就点出土豆堡的隐患:“墙虽高,却无正规军备;粮虽足,却缺储存之法;人虽众,却少管理制度。”
他建议:“可仿州县制,设农、兵、户、工四曹,各司其职;再建三座粮仓,分储土豆、玉米、粟米,以防霉变;最重要的是,需建立常备军,选精壮者每日操练,由老兵教头统领。”
李阳一一记下,又让苏婉儿取来账本:“先生看看,咱们现在的家底如何?”
房玄龄翻看账本,见上面字迹娟秀,记录清晰,忍不住赞道:“这位姑娘好本事,账目一目了然。”
苏婉儿脸一红,躲到李阳身后。柳如烟笑着说:“苏姑娘不仅会算账,还懂草药,李堡主真是好福气。”
正说着,孙老匆匆跑来:“堡主,不好了!城西头突然爆发疫病,好几个人上吐下泻!”
李阳心里一紧,房玄龄立刻道:“快封锁城西,隔离病患,孙老赶紧诊治,我去查水源!”
众人各司其职,李阳跟着孙老赶到病患家,只见几个村民蜷缩在炕上,面色蜡黄。孙老诊脉后皱眉:“是时疫,多半是水源出了问题。”
这时,房玄龄回来,脸色凝重:“城西的水井里,发现了死老鼠!”
“是人为的!”赵三怒吼,“肯定是刘地主的余党报复!”
李阳当机立断:“孙老,用最好的药材治病;房先生,带人彻查水井,找出下毒之人;婉儿,清点药材库存,不够就去县城采买;护村队,加强巡逻,不许任何人进出城西!”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反而让土豆堡的新管理体系快速运转起来。孙老用艾草、苍术等草药调配药剂,房玄龄查出是刘地主的一个远房侄子投毒,赵三带人将其抓获,护村队则严格执行封锁,没让疫情扩散。
三日后,最后一个病患痊愈。村民们看着忙前忙后的李阳和众贤才,忠诚度又涨了不少。王大爷感慨:“以前只知种庄稼能活命,现在才明白,有李堡主和这些能人,咱才能活得踏实。”
这天夜里,李阳在灯下与房玄龄议事,苏婉儿端来两碗土豆羹。房玄龄看着她,突然对李阳笑道:“堡主,苏姑娘不仅能干,对您更是一片真心,何不……”
李阳刚想说话,苏婉儿已红着脸跑了出去。他无奈地笑了笑,转而问房玄龄:“先生觉得,咱们下一步该怎么走?”
房玄龄指着《天下郡县志》:“眼下隋朝气数已尽,各地反王四起。咱们地处中原腹地,是四战之地,需尽快拿下县城,作为根基,再图发展。”
“拿下县城?”李阳看向窗外,“县丞虽然贪,但目前还算安分……”
“非也。”房玄龄摇头,“魏征参军虽赏识您,但州府内部派系林立,难保不会有人觊觎土豆种。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就以县丞包庇刘地主余党、治理不力为由,请命接管县城。”
李阳看着地图上的县城位置,又看了看房玄龄胸有成竹的眼神,缓缓点头:“好,就按先生说的办。”
他知道,从土豆堡到县城,是一小步,也是争霸天下的一大步。而这一步,必须走得稳、走得狠。
窗外,月光洒满土豆田,新种的冬小麦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变革,低声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