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面见总管,胜负一线
朔州总管府位于城中心,青砖高墙,朱漆大门,门前侍卫林立,气势威严。李阳三人跟着赵参将,押着被捆缚的死士,一路穿过层层守卫,终于来到正厅外。
“总管正在议事,你们在此等候。”赵参将低声叮嘱,转身进了正厅。
厅外的走廊寂静无声,只有死士们压抑的喘息声。李阳握紧了怀中的令牌,心中有些忐忑——朔州总管究竟是何态度,将直接决定他们的成败。
苏清月似乎看穿了他的紧张,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臂:“别担心,证据确凿,他不会徇私的。”
周校尉也点头:“赵参将说总管是个顾全大局的人,魏国公私吞赈灾粮、引发民怨,他不会坐视不理。”
正说着,正厅的门被推开,赵参将走了出来,脸色复杂:“总管让你们进去。”
李阳深吸一口气,带着苏清月和周校尉走进正厅。只见堂上坐着一位身着绯色官袍的中年男子,面容刚毅,眼神锐利,正是朔州总管杨玄感。他的目光扫过三人,最后落在李阳身上:“你就是李阳?”
“正是晚辈。”李阳拱手行礼,将调兵令牌和整理好的证据呈上,“这些是魏国公罪行的证据,还请总管过目。”
杨玄感拿起令牌,又翻看了证据,眉头渐渐皱起。旁边的几位副将也凑过来看,议论纷纷:“没想到魏国公竟敢私吞赈灾粮!”“还有私兵,这是要谋反吗?”
杨玄感放下证据,看向李阳:“这些死士,你确定是魏国公派来的?”
“千真万确。”李阳朗声道,“他们在军营外偷袭,被我们当场擒获,身上还带着魏国公府的腰牌。”
杨玄感沉默了片刻,忽然看向赵参将:“你怎么看?”
赵参将上前一步:“总管,魏国公在河东县的所作所为已引发民怨,若不处置,恐生大乱。李阳先生等人不仅夺回了赈灾粮,还想出了防治蝗灾的法子,是百姓的福星啊!”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跑进来,在杨玄感耳边低语了几句。杨玄感脸色微变,随即看向李阳,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你说你们有防治蝗灾的法子?”
“是。”李阳点头,“用苦艾燃烧驱虫,再配合改良的种子,可保秋收。”
杨玄感站起身,踱了几步:“好。我给你一个机会——三日之内,你若能在朔州城外的万亩田地里控制蝗灾蔓延,我就上奏朝廷,弹劾魏国公。若做不到……”
他话未说完,但意思已很明显。
李阳毫不犹豫:“晚辈遵命!”
离开总管府,周校尉有些不解:“总管为何要让你去治蝗灾?这和弹劾魏国公没关系啊。”
“怎么没关系?”苏清月笑道,“蝗灾若能控制,百姓安定,总管才无后顾之忧。而且,这也是在考验我们的能力——若我们连蝗灾都治不好,他凭什么相信我们能帮他扳倒魏国公?”
李阳点头:“清月说得对。这三日,就是我们的生死线。”
他们立刻行动起来。赵参将调拨了五百士兵和大量物资,李阳则让人从河东县山坳里运来苦艾和储存的粮草,分发给百姓,让他们帮忙收割苦艾、制作火把。
第一日,李阳带着人在田间点燃苦艾,浓烟滚滚,果然驱散了不少蝗虫。但蝗虫数量太多,根本赶不尽杀绝。
“这样不行,治标不治本。”李阳看着落在远处田埂上的蝗虫,眉头紧锁。
【检测到宿主面临困境,发布紧急任务:研制“灭蝗粉”(以苦艾为基础,加入硫磺、石灰等成分)。任务奖励:“植物催生液”(可加速作物生长,抵御虫害)。】系统的声音适时响起。
李阳眼睛一亮,立刻找来苏清月:“清月,我们试试用苦艾加硫磺和石灰,制作能杀死蝗虫的药粉!”
苏清月精通药理,一听就明白了:“硫磺能驱虫,石灰能腐蚀虫体,或许真的可行!”
两人立刻动手试验,调配比例、研磨成粉、在蝗虫聚集区试用……忙了整整一夜,终于研制出了有效的灭蝗粉——撒在田间,蝗虫接触后很快就会死亡。
第二日,百姓们拿着灭蝗粉在田间撒播,效果显着。蝗虫的数量肉眼可见地减少。
第三日清晨,杨玄感亲自来到田间查看。看到原本被啃食殆尽的庄稼重新抽出新芽,蝗虫尸体遍地,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小子,果然有本事!”杨玄感拍了拍李阳的肩膀,“你放心,弹劾魏国公的奏折,我这就让人送往京城。”
李阳心中一喜,刚想道谢,却见远处的官道上尘烟滚滚,一支骑兵正朝着这边赶来。赵参将脸色一变:“是魏国公的人!他怎么敢带兵来朔州?”
杨玄感眼神一冷:“看来他是收到消息,狗急跳墙了!”
李阳握紧了手中的灭蝗粉,心中明白——真正的决战,现在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