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系统赠贤,智囊加盟
大军开拔前夜,朔州城内灯火通明。李阳正在核对粮草清单,忽听帐外传来系统提示音:【检测到宿主即将随军出征,后方治理需得力助手。触发“贤才引荐”机制,赠送特殊人才一名:“算学奇才——刘承”。当前位置:朔州城西客栈。】
李阳一愣,系统竟直接赠送人才?他立刻带着周校尉赶往城西客栈。
客栈后院的一间房里,一个身着青布衫的年轻书生正对着一堆算筹发愁,桌上摊着一张写满数字的纸,似乎在计算什么难题。听到脚步声,书生抬头,眉目清秀,眼神却透着一股执拗。
“可是刘承先生?”李阳拱手问道。
书生起身回礼:“正是在下。不知阁下是?”
“朔州司马李阳。”李阳说明来意,“听闻先生精通算学,特来请教。”他指着桌上的纸,“这是在算什么?”
刘承苦笑:“是西州的盐税账目,总差着三十文钱,算到半夜也没找出错处。”
李阳拿起账目,扫了几眼,又看了看算筹的摆法,指着其中一处:“这里的‘斗’换算错了,西州用的是‘大斗’,比官斗多二升,按官斗算,自然对不上。”
刘承眼睛一亮,重新换算,果然分毫不差。他又惊又喜:“司马竟也懂算学?”
“略知一二。”李阳笑道,“我军中正好缺一位掌管粮草账目的主簿,先生愿意屈就吗?”
刘承却摇头:“我算学虽好,却不懂军务,怕是难当此任。”
“无妨。”李阳取出系统奖励的“复式记账法”手册,“先生请看这个,用这种方法记账,收入、支出、结余一目了然,再复杂的账目也不会出错。若先生能将此法推广,不仅能管好军粮,还能让北疆的商税、田赋账目更清明。”
刘承接过手册,越看越入迷,手指在桌上比划着记账符号,喃喃道:“妙啊!这法子比算筹方便十倍,还能相互核对,杜绝舞弊……”他猛地抬头,眼中闪烁着光芒,“我去!只要能让这记账法派上用场,别说主簿,就是当个记账先生,我也愿意!”
李阳心中大喜,系统果然没选错人。
次日,大军开拔。李阳让苏清月暂代朔州司马之职,主持后方事务,自己则带着周校尉、刘承和五千后勤兵,跟随主力部队向草原进发。
行军途中,刘承的才能很快显现。他用复式记账法管理粮草,每一笔支出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哪个营领了多少粮、多少盐,剩余多少,一目了然。有一次,负责押运的士兵想虚报损耗,被刘承用账目细节问得哑口无言,乖乖承认了私藏粮食的事。
“刘主簿这本事,真是帮了大忙!”周校尉对李阳叹道,“以前管粮草,总怕出纰漏,现在有他在,我踏实多了。”
李阳也很欣慰,又将系统奖励的“行军干粮配方”交给刘承——用面粉、芝麻、牛油混合烤制,压成硬块,一块能顶一顿饭,耐储存、易携带。
刘承按照配方试验,果然做出了合格的干粮,还根据士兵的反馈,调整了甜度和硬度,让干粮更适口。分发时,士兵们拿着沉甸甸的干粮,都赞不绝口:“这比以前的硬饼子好吃多了,顶饿!”
大军行至突厥边境的“野狼谷”时,遭遇了小规模的突厥游骑。对方见唐军阵型整齐,粮草充足,没敢贸然进攻,只是远远骚扰。
【检测到敌军骚扰,发布任务:用最少兵力驱逐游骑,保护粮草安全。奖励:“信号弹”(可传递远近不同的信号)、“望远镜”(可观察远处敌情)。】
李阳用望远镜观察,发现游骑约有三百人,集中在谷口左侧的山坡上。他让周校尉带五百骑兵,从右侧绕后,自己则在正面用信号弹传递指令——红弹为“进攻”,绿弹为“撤退”。
当周校尉的骑兵绕到游骑后方时,李阳发射红弹。正面的士兵立刻擂鼓呐喊,吸引游骑注意力;周校尉则带着骑兵冲杀出来,前后夹击。游骑猝不及防,被斩杀数十人,剩下的仓皇逃窜。
此役虽小,却让唐军士气大振。将军对李阳赞道:“你这信号弹和望远镜,比斥候还好用!有你在,后勤无忧矣!”
刘承看着李阳指挥若定,又看了看手中的账目,突然笑道:“司马不仅懂算学,还懂军务,跟着你,怕是能见到更大的世面。”
李阳望着草原深处,那里是突厥王庭的方向。他知道,真正的大战还在后面,但有周校尉的勇、刘承的智,还有系统的助力,他有信心打好这一仗。
夕阳下,大军继续前行,马蹄声踏过草原,扬起阵阵尘土,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奏响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