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8月12日,美军在斯普鲁恩斯的指挥下占领关岛和天宁岛,控制了马里亚纳大部分岛屿,整个马里亚纳战役以美军伤亡2.5万人,歼灭日军8.8万人,3艘航母,1艘战列舰告终。
虽然中间出了点小摩擦,但美军还是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此时的太平洋舰队兵力进行了调整,第一舰队和第三舰队进行了“融资”。
本来隶属于第一舰队的8艘埃塞克斯级航母,其中埃塞克斯号、约克城号、大黄蜂号、富兰克林号,9艘独立级航母,其中独立号、普林斯顿号、贝劳伍德号、考彭斯号、蒙特利号,总计9艘航母调给了哈尔西的第三舰队,参加即将到来的菲律宾战役。
同时新服役的5艘埃塞克斯级航母伦道夫号(cv-15)、汉考克号(cv-19)、本宁顿号(cv-20)、好人理查德号(cv-31)、香格里拉号(cv-38)加入了第一舰队。
企业号则是出现故障,暂时返回了珍珠港维修。
因此理查德重新整编了第58特混舰队,共计13艘航母,均为埃塞克斯级和独立级号航母。
第一支队由克拉克指挥,下辖提康德罗加号、伦道夫号主力航母,兰利号、卡伯特号轻型航母。
第二支队由蒙哥马利率领,下辖邦克山号、胡蜂号主力航母,巴丹号、圣加辛托号轻型航母。
第三支队由瑞福斯率领,下辖本宁顿号、好人理查德号、香格里拉号主力航母。
第六支队依旧由理查德亲自率领,下辖列克星敦号、汉考克号航母,如果企业号能及时返回战场,也会编在第六支队中,理查德来亲自保护这艘传奇航母。
第七支队是战列舰舰队,由威利斯·李指挥。
衣阿华级衣阿华号和新泽西号,南达科他级马萨诸塞号和亚拉巴马号,总共4艘战列舰被调到了第三舰队。
威斯康星号和密苏里号服役并补充进了舰队,共有6艘新式战列舰,北卡罗来纳级、南达科他级、衣阿华级各2艘。
不过密苏里号在试航后临时进行了返厂改装,估计今年是抵达不了太平洋战场了。
在整个太平洋战局中,麦克阿瑟将下一阶段的反攻地点锁定在了菲律宾。
尼米兹则主张进攻更易夺取的台湾,进攻那里能得到中国的支持。
不过麦克阿瑟现在手握重兵,而海军陆战队经历马里亚纳战役后均需要休整,海军和陆军虽然都有自己的方案,但考虑到执行方面陆军更有话语权,最终参谋长联席会议通过了麦克阿瑟的方案,即夺回菲律宾,切断日本本土和南太平洋的最后联系。
考虑到南太平洋是日本人的命门,彻底封死其和本土的联系一定会遭到日本人最猛烈的抵抗,除金凯德的第七舰队外,哈尔西的第三舰队也准备出航赶往菲律宾,抵御日军的海上攻势,包括击沉那艘侥幸逃生的大和级战列舰。
美军内部有人认为大和号已经沉没,但还有人觉得沉没的那艘是武藏号,不过结果无所谓,美军依旧会想办法击沉她。
就在大家都专注于菲律宾战事时,理查德这时却和斯普鲁恩斯研究出另一份计划。
“考虑到联合舰队已经撤离帕劳,返回东京湾,如果菲律宾战事打响,第三舰队在菲律宾迎敌,第一舰队可以从关岛出发,对日本人形成钳形攻势 ,彻底歼灭联合舰队。”
理查德跟尼米兹说。
尼米兹也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计划,如果借菲律宾围点打援一举歼灭联合舰队,对太平洋战事将有极大的帮助,不过哈尔西未必能同意,他和金凯德手上的兵力对付日本人也足够了。
理查德说:“日本人在菲律宾海海战期间,就两次用单程舰载机对我们的航母舰队进行轰炸,而后攻击机群飞抵关岛进行降落。
我相信这次他们依旧会使用这种借助陆地机场的长距攻击,如果不实行钳形战术,恐怕哈尔西将军仅凭他的舰队难以追上撤退的日本人。”
这说到了问题所在,如果日军飞行员都准备好决死的态度,仅用单航程就对他们发动攻击,随后舰队撤回东京,确实难以进行追击。
尼米兹最终同意了理查德的截击方案,不过为了不和哈尔西造成争功的误会,理查德要在哈尔西向他求援,或日本人已经对菲律宾发动空袭后,他才可以出动舰队进行拦截。
也就是为给第三舰队和第七舰队的侧翼进行援护。
斯普鲁恩斯说:“从来没见过这么‘主力’的‘侧翼’。”
同时考虑到三支舰队的主力战舰规模达到了22艘正规航母,28艘护航航母,24艘战列舰,后勤压力极大,斯普鲁恩斯的第五舰队负责从夏威夷和新几内亚为各种补给舰艇护航,以及执行警戒反潜救援的任务。
这样总计就有50艘各式航母,24艘战列舰,31艘巡洋舰,211艘驱逐舰和48艘潜艇,四支大舰队参加到这场海战中,对联合舰队的一切海上目标,包括潜艇进行猎杀。
根据哈尔西的说法,要把日本人所有的航母和战列舰击沉在菲律宾周围,把这里变成第二个铁底湾。
联合舰队司令小泽治三郎上任后,清点了现在日本还有的舰艇,能作为机动舰队的还有2艘主力航母飞鹰号、隼鹰号,4艘轻型航母,8艘战列舰,12艘重巡洋舰,其余大小舰艇123艘。
他知道美军航母舰队虽然在上次海战中元气大伤,但其强大的工业能力很快就能恢复过来,如果近期美军进攻菲律宾或台湾,就必须要趁着他们新的航母还没补充进来,一举歼灭他们的主力舰队。
同时小泽治三郎还是为数不多理智的人,他坚决反对“海军万岁冲锋”的行动,从马里亚纳海战可以看出,如果利用好“穿梭轰炸”的优势,依旧可以对美国舰队打出很高的交换战损。
因此他将所有的机动舰队编为三支舰队,无论美军下一步的进攻重点在哪,都要和他们进行“最后的决战”。
10月18日,美军舰队从各个方向开赴菲律宾,潜艇报告给司令小泽治三郎后,他下令舰队也从文莱和东京湾出发,双方超过500艘舰艇赶往菲律宾海域,一场大战再次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