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凌晨,威利斯·李根据特纳的要求,对塞班岛东侧的日军阵地进行了最后两轮炮击,随后准备向北离开这里。
同时第27师在塞班岛展开登陆,他们用于填补陆战二师和陆战四师近1200米的阵地。
这天,登陆阶段已经顺利完成,特纳把塞班岛战役的指挥权交给史密斯,陆战四师开始向阿斯利洛机场进军,二十七师则配合陆战二师向北进攻,同时确保陆战四师侧翼的安全。
下午,威利斯·李的舰队离开近海,朝着菲律宾海驶去。
(菲律宾海介于马里亚纳和菲律宾之间)
现在理查德开始聚焦于海上的战役,塞班岛的战事则由特纳中将暂时全权指挥。
特纳在昆西号巡洋舰上看着战列舰一艘接一艘的离开,他和史密斯说:“希望他们能取得一场大胜。”
经过昨天晚上的讨论后,理查德决定授权特纳指挥附近海域的5艘护航航母,其中3艘护航航母正在赶来支援的路上,要2天后才能抵达。
下午14:23分,理查德率领第58特混舰队向着菲律宾海起航,准备和日军舰队进行交战,根据参谋部预测,他们可能在18号上午与日军遭遇。
16日中午12:23分,又一艘美军潜艇报告,他们发现了那艘战列舰…
“这艘战列舰舰体修长,舰岛十分高大,舰首微微上扬,镶着一枚金色的菊花,在阳光下发出金光。褐色的甲板上装着三门火炮,我们从未见过这等口径的火炮,任何舰艇可能都扛不住她的一轮射击。航行在海面上舰尾掀起的尾流如滔天巨浪,在百里之外依旧清晰可见。
我们十分确信,这就是传说中大和号战列舰,而跟在她后面的同样有着超级口径火炮的,她一定就是武藏号。”
理查德看着情报,证明日军真的出动了大和号战列舰,看来丰田副武这次是押上全部的力量与美军决战。
晚上18:22分,理查德叫米切尔和李第二次到列克星敦号上开会。
“两位,潜艇部队已经确认,日军出动了大和号战列舰。”
理查德说。
“现在我们已经摸清日军两支舰队的规模,一支从苏里高海峡出发,大约是有7-9艘航母的舰队。另一支从帕劳出发,有2-6艘战列舰,也就是大和号所在的舰队。”
“难道日军会选择和我们进行夜战?”威利斯·李说。
“我不确定,但首要任务是空战。”理查德说。
“我们要尽量避免和日军在水面上交战,利用空中优势击沉他们的航母。”米切尔说。
“那他们出动大和号的意义是什么呢?”李有些不明白。
“我觉得日本人的计划是,一支舰队引诱我们前去追击,另一支舰队趁机溜进塞班岛海域,歼灭那里的水面舰队。”理查德说。
经过三人的讨论,理查德给舰队制定了三个目标。
第一目标是日军的航母,航母舰队必须要进行优先攻击。
第二目标是大和号战列舰,击沉这艘战舰来打击日本人的士气。
第三目标是搜寻可能突破舰队防御的中小型舰队,保护特纳的两栖舰队的安全。
同时李的战列舰舰队要做好夜战的准备,虽然来不及训练,但部分战列舰参加过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他重新做了调整,将旗舰从衣阿华号上转移到华盛顿号上,队形也反转了过来,由本来在队尾的华盛顿号变为队伍头部。
理查德下令,从17号中午开始,所有航母支队要对西侧海域进行全方位侦察,绝不能放过海面上任何一支不明目标。
6月17日,理查德放飞了列克星敦号上的Sb2c轰炸机进行侦察。
菲律宾海上的天色蒙蒙亮,他在甲板上看着Sb2c起飞,想到自瓜岛战役结束后,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爆发大规模海战,和日本人决战的机会终于要来了。
上午,58特混舰队共放飞了81架侦察机,对菲律宾海进行了三波侦察,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目标。
下午,理查德在海图上看着菲律宾海,他决定舰队再向西开进60海里,积极和日军接触。
这个决策比较有风险,因为越靠近菲律宾,就越有可能被日军潜艇发现,58特混舰队的78艘舰艇想隐藏起来可不是很容易。
但那个经典问题来了,舰队的油料有限,如果不能在21号之前解决战斗,他就必须回去加油。
同样的,理查德也认为日军既然15号从菲律宾出发,他们也要在23号左右进行加油,错过这个窗口期,谁也见不到对方。
他还做好打算,如果20号还没发现日军,就立刻返回塞班岛海域巡航,防止日军抓住他们加油的窗口期对两栖部队发动攻击。
不过理查德的担心是多余的,小泽治三郎指挥的舰队也在向他积极靠近,两支舰队很快就会迎面撞上。
回到塞班岛,6月17日,经过一天的血战,登陆部队已经将日军分成南北两部分,北部的日军在陆战二师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南部的日军开始退守阿斯利洛机场。
临近黄昏,史密斯命令陆战四师对机场发动进攻,但被日军击退,考虑到日军会发动夜袭,美军随后停止了进攻,开始加固已经夺取的阵地。
18:34分,史密斯将情况报告给理查德,美军在塞班岛的攻势取得了进展,但这天的陆战伤亡也达到了800余人。
不过有一个比较乐观的事情是,塞班岛的海陆部队并没有遭到日军的大规模空中袭击,只是时不时有两三架日军飞机对舰队进行骚扰,特纳判断日军在马里亚纳的空中力量已经被瓦解,无法对美军构成威胁。
晚上理查德躺在床上,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日军的航母就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