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逐渐向后推移,很多立国前的程序都一一准备完毕。
如以岭州市为临时都城所需要修建的皇宫已经修建完毕,以及国家的法律体的总纲也已完善。
为了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秦政动用了二十三省的力量,召集了大量从事法律方面的专家学者。
经过这些专家学者不懈的努力,终于是在1902年5月25日编订了一部治理国家的法律——大秦宪法。
大秦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为帝国皇帝,而帝国的皇帝则由秦氏皇族中诞生。
帝国皇帝对大秦帝国内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绝对的管辖与控制的权力。
且帝国皇帝拥有对大秦宪法的修改与完善的权力。
而其他的法律则是以大秦宪法为基础,在建国之后再行完善
随着大秦宪法这部治理国家的纲领的建立,建国前的各项准备皆已准备完成。
————
1902年6月1日
早晨六点,秦政穿着玄色黑龙袍,在一众各部大臣的簇拥之下,登上了祭天所用的祭坛。
随着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逐渐升起,主祭将献祭所需的三牲进献于祭坛之前,随后主祭提醒秦政可以宣读祭文。
“维公元1902年6月1日,秦政敢昭告于天地神只: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炎黄大地,历尽沧桑。
今吾秦政,顺应历史潮流,聚合万民之力,以热血与智慧,创崭新之国。
往昔岁月,列强环伺,山河破碎,百姓蒙难。
幸有我大秦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终得今日之曙光。
此乃天地护佑,民众齐心之果。
今建大秦帝国,朕秦政,即皇帝位,将以人民为中心,求公平正义,盼繁荣昌盛。
望天地神灵庇佑我大秦帝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护佑万民,安康喜乐,尽享太平。
愿国家基业稳固,文明薪火相传。
尚飨!”
随着秦政向天地万物昭告结束,宣示着大秦帝国就此建立,而秦政也名正言顺的成为这个新立的大秦帝国之主——大秦帝国皇帝。
祭天仪式结束,众人来到位于岭州城西区的新建帝国皇宫。
这座皇宫,耗资近八千万龙元,历时将近七个月,终于是赶在建国前的十几天里修建完成。
这座临时都城的皇宫占地面积超过四十万平方米,足有巡阅使府的三个之大。
虽然只是临时都城,但为了彰显大秦帝国的威严,不能有丝毫怠慢。
……
皇宫,乾坤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秦各个单位部门的高级官员,齐刷刷的跪在乾坤殿中。
“众卿平身!”
看着底下的一众大臣的朝拜,秦政此刻才明白前世古代帝王是什么感觉了。
大丈夫,当如是也!
“朕宣布,即日起,大秦帝国境内,废除一切跪礼!
身为吾大秦帝国之子民,只可跪天跪地跪父母!”
跪久了,人的骨气就逐渐消失了,直到最后,再也站不起来了。
因此,在秦政看来,这种动不动就行跪拜之礼,是万万不可取的。
“谢吾皇!”
底下的一众朝臣躬身道谢。
“今我大秦初建,百废待兴,而治国之道,首先得有一套合理的政治体系。
因此,朕宣布,建立政务院,管理国家民生政事,而我大秦二十三个省及一个特别行政区的政务工作,由政务院统一领导,而政务院则直接对朕负责!
政务院设总理一人,副总理一人。”
这个政务院是必须要建立的,不然全国的政事,不需要秦政处理,怕是这些政事都能把秦政压死。
“建立帝国法院,处理我大秦帝国一切法律事宜。
帝国法院下辖高中初三级法院,分别管理各个行政区域中的法律工作。
帝国法院设五名大法官,总领一切民事法律事件!”
无规矩不成方圆,而有了规矩,还得有监督民众按规矩行事的人,因此这个帝国法院就是帝国法律事宜的最高监管机构。
“设立帝国监察院,监察帝国各行政,立法,执法机构。”
帝国监察院,顾名思义就是监察帝国各部门官员的机构,建立监察院,能有效遏制帝国官员的贪污腐败之象。
宣布这三个机构建立之后,秦政今天的第二项任务也就完成了。
于是秦政立即开展第三项任务,任命各部门空缺的官员。
“宣旨吧!”秦政示意站在自己龙椅右侧的一名太监。
太监微微颔首,拿出了早已拟定好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任命陈乾安为政务院总理,李明辉为副总理!
任命罗祥,xxx……为帝国法院大法官。
任命吴晓峰为帝国监察院院长。
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随着太监的宣读完毕,大殿中的一部分大臣得到了新的任命。
而剩下的大部分人,要么就是职位早已确定不变,要么就是对这些人的官职任命秦政有着另外的考量。
随后秦政让除了军队的官员以外的所有人,离开了乾坤殿。
“今我大秦初定,我大秦各军队亟待革新,因此,朕打算逐步施行军事改革。”
“第一,朕已经制定好了我大秦帝国军队中从低到高的各级军衔。”
秦政说着,并立于龙椅右侧的太监将准备好的文件分发给在场的十几位军种高级将领。
大秦帝国的军衔分为士兵军衔与军官军衔。
士兵的军衔,从低到高设三等七衔。
分别是初级军士中的下士,中士。
中级军士中的二级上士,一级上士。
高级军士中的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军官的军衔则分为尉官,校官,将官以及战时特设的帝国元帅。
尉官从低到高分为少尉,中尉,上尉三级。
校官从低到高分为少校,中校,上校三级。
将官分为少将,中将,上将。
不过在上将中又细分为二级上将,一级上将,特级上将。
而国家发生战争之时,则设立帝国元帅之职,以更好的应对战争。
这次重新设立军衔,取消了原先秦军中的准将军衔,而普通士兵则是从原来的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变成了现在的三等七衔。
这一细分之下,更能激发基层士兵向上的斗志。
毕竟按照原先的三等制,除非士兵立下大功,不然晋升非常困难,自然无法激起基层士兵的斗志。
这样一来,就能更有效的提高秦军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