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完的一群官员,就这样眼巴巴的盯着崇祯,眼神之中充满了渴望。
只要崇祯能把银子粮食拿出来,他们就可以借着这样的机会,好好的从中捞上一笔。
不管崇祯穷不穷,大明朝廷是否被掏空,反正他们这些官员,一个个都富得流油。
崇祯:“……”
听着众多官员的话,坐在龙椅上的崇祯,模样越发的发愁。
一直紧皱着眉头的他,犹豫了一番以后,把目光看向了户部尚书。
“朝廷的国库,还有多少银子,能不能拿出来,交给进攻反贼和皇太极的部队使用?”
听到了崇祯的询问,户部尚书李待问在众人的注视之下,站了出来恭恭敬敬的汇报。
“回禀皇上,截止到现在为止,国库目前还剩下20万两银子。”
“就这20万两银子,连维持朝廷的开支都难,根本就没办法拨给军队的人使用。”
“现在我大明朝各个地方,官员的俸禄都欠了半年以上了,一直以来都入不敷出。”
“什么,国库居然只有20万两银子了!”崇祯脸色僵硬,模样越发的难看。
“银子呢,银子呢,那么多的银子都去哪了,每年1500多万两银子的税收,这还不到8个月就没了!”
“你们户部的人干什么,为什么不省着点用!”
崇祯不断的质问,李待问一脸惶恐,第一时间解释。
“回禀皇上,这1500多万两银子的税收,几乎有八成都用来拨给军队了。”
“剩下的两成,用来维持朝廷的开销,总共就那么一点银子,哪怕微臣再怎么节省,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断解释的李待问,心里面大感无奈和冤枉。
这钱是怎么花的,崇祯这个当皇帝的心里面,难道一点数都没有吗。
不断给军队拨钱的时候,对方倒是开心,他们户部的人劝都劝不动。
现在反过头来直接怪罪,李待问可不会背黑锅。
崇祯:“……”
听完了解释的崇祯,立刻无奈的回过神来,模样多了几分尴尬。
他已经记起来了,确实有大批的银子拨给了军队。
国库只有20万两银子,完全解决不了麻烦,一想到这些的崇祯,收起了尴尬的情绪,把目光投向一群官员。
“各位爱卿,想必你们都已经听到了,国库就只有20万两银子了。”
“辽东战局,消灭反贼的部队,处处都需要银子和粮食。”
“众位爱卿如果有什么想法,能够弄来银子和粮食,都可以大胆的提出来。”
国库的银子不够,崇祯希望眼前的各位官员们,能够想办法解决。
就在崇祯说完以后,站在一旁看戏的朱慈烺,也在打量着一群官员的模样。
他倒要看看这些反骨仔,软弱无能的文武大臣,究竟能有什么好办法。
看看这些大臣们,在大明的朝堂上,究竟能有多么的“干事”。
迎接着崇祯还有朱慈烺,投来的众多目光。
朝堂上的周延儒一群人,一个个的对视了一眼,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回禀皇上,国库空虚,各个军队又急需银子和粮食,现在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向百姓增加赋税了。”
“从百姓的手中收钱收粮食,缓解朝廷的危机。”
“没错,没错,现在也只能尽快的加急征收,先弄到银子和粮食再说。”
周延儒一群人不断的提出来,每一个都指望着,借着这样的机会压榨百姓。
朝廷缺银子了,当然得从贫苦百姓身上出,总不能让他们这些官员世家、自己拿吧。
听到了众多官员的提议,崇祯紧皱着眉头,模样都带着几分不满。
还没有等他开口,户部尚书李待问立刻反驳:“皇上,万万不可。”
“现在百姓的赋税已经足够重了,再加上各地天灾频发,百姓们的收入大大降低。”
“如果强行摊派赋税的话,只会让众多百姓民不聊生,危及我大明的江山。”
李待问一脸认真,果断拒绝周延儒一群人的提议。
看到了李待问的模样,朱慈烺打量着对方,脑海里也闪过了几分记忆。
虽然大明朝堂,九成的官员都是反骨仔,都是软弱无能,只知道会趴在大明吸血身上的废物。
但是,还剩下一成是忠诚,为大明考虑的。
眼前的李待问作为户部尚书,处理着朝廷的财政事务,也算是兢兢业业了。
在未来李自成攻破京城时,对方还以自杀殉国,比那些投降背刺大明的人好多了。
现在开口拒绝周延儒等人的提议,也算是为百姓着想的好官,放到这满朝都是反骨仔的朝堂上,也算是九成的稀罕物了。
就在李待问说完以后,提议的周延儒一群人,闪过几分不满。
“李大人,此言差矣。”
“我们当然知道,外面天灾频发,百姓的日子不好过。”
“但是这些银子和粮食,是用来交给军队,平定辽东隐患,平定众多反贼的。”
“饿死一群灾民,大明还是大明,完全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但如果饿死一群当兵的,让皇太极、李自成一群人,不断的做大做强,四处劫掠的话。”
“我大明的江山,岂不是危险了。”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只能苦一苦那些百姓了。”
“你也不想看到皇上为银子发愁,也不想看着军队的那些士兵们,活活的在战场上饿死吧。”
周延儒一群人不断的找着借口,一个个全都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表情充满了虚伪。
“这~”
听着周延儒等人的解释,李待问原本还想反驳几句。
但是一想到大明现如今的情况,想到了军队的众多士兵,忍饥挨饿暴乱的样子。
李待问反驳的话,最终咽回到了肚子里,虽然周延儒一群人说的很残忍,但确实是有几分道理。
当下要想搞钱搞粮食的话,似乎只能从百姓的身上出。
可是一想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李待问最终带着几分不忍,随后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一看到身为户部尚书的李待问,都彻底的哑口无言以后,崇祯正准备开口答应,周延儒一群人的提议。
只不过,他的目光撇向了一旁的朱慈烺,思索几分后开口询问着。
“皇儿,你有什么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