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鲨”号如同一尾蛰伏的巨兽,在幽暗的深海中悄然滑行,舰体外覆盖的尖端声呐吸音材料将引擎的轰鸣吞噬得一干二净。
战术计时器上的红色数字无情地跳动,距离李舟推算出的那个宝贵的两分钟“窗口期”,只剩下最后几分钟。指挥舱内,气氛凝重得仿佛空气都停止了流动,叶钧紧盯着主显示屏上不断刷新的数据流,每一秒的流逝都显得格外漫长。
“各单位注意,即将进入‘静默渗透’阶段。所有非必要系统转入待机,保持无线电静默。”叶钧的声音通过艇内广播系统传达,沉稳依旧,却带着一丝不容错辨的锋锐,“杨涛,最后确认一遍兰卡基地的实时动态,特别是近岸防御参数。”
“艇长,”杨涛推了推鼻梁上的战术眼镜,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幽光,声音平稳得像预录的报告,“根据李舟参谋提供的最新感知数据,兰卡基地外围警戒系统的主动探测功率已开始周期性下调,与预测吻合。”
“但基地近岸巡逻艇的活动频率比我们预想的要高百分之十五,推测是临时加强了警戒。另外,气象模型修正,目标区域阵风风速峰值上调至每秒七米,浪高零点五至零点七米。”
“这将导致潜入队员身体摇摆幅度增加百分之十二,声学特征在特定角度可能略微超出预设阈值。建议登陆点选择时,优先考虑背风面。”
李舟早已闭上了双眼,超感知能力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向外铺开。伽梵圣国兰卡海军基地的三维结构、能量分布、人员活动,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构建出一幅动态的、活生生的“地图”。
他甚至能“听”到基地内部某些大型设备运转时特有的低频震动,感受到金属结构在海风中细微的呻吟。
海岸线上那些伪装巧妙的雷达站天线在缓慢转动,每一个转动的角度和频率都被他精准捕捉;
水下声呐阵列发出微弱的周期性脉冲,像是大地的心跳;
陆地上巡逻队的脚步声、车辆引擎的低吼,甚至某些哨位士兵不耐烦的咳嗽声和低声交谈,都无所遁形。
“艇长,基地西侧,坐标b4c7,水深5米,有一处废弃的旧灯塔。”李舟的声音在指挥舱内响起,因为精神高度集中,他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那里的海底地形复杂,礁石密布,大型巡逻艇难以靠近,是天然的声呐盲区。”
“更重要的是,岸基监控探头的扫描扇面在那里存在一个约三十秒的固定盲区,巡逻队换防的间隔也最长,是目前看来最理想的登陆点。灯塔后方有一条被植被覆盖的干涸水道,可以直接通往基地内部围墙的薄弱点。”
叶钧的目光迅速锁定在海图上李舟标示出的位置,手指在屏幕上轻点,放大,确认。“李涛,你带李舟一起去。记住,你们只有三十秒的时间完成第一阶段的隐蔽登陆并清理痕迹。装备以轻便、隐蔽为主,确保行动的突然性。一旦暴露,立即执行b计划。”
“獠牙明白!”特战队长李涛的声音铿锵有力,他转身看向身后已经整装待发的五名特战队员,包括同样换上了一身黑色紧身作战服的李舟,作战服表面似乎能吸收一切光线。
“检查装备!仔细点!微声冲锋枪,校准红外指示器;夜视仪,备用电池;战术匕首,检查固定;单兵爆破模块,保险状态;加密通讯器,信道核对。每一样都不能出问题!弹药基数,按突击标准携带,每人额外加两个烟雾弹和闪光弹。”李涛的命令简短而清晰。
队员们迅速而无声地互相检查着对方身上的每一处细节,从武器挂载到通讯设备连接,动作干练到了极致,金属和尼龙搭扣发出极轻微的摩擦声。一名队员拍了拍李舟的肩膀:“舟哥,你的手枪,保险开了吗?”
李舟低头看了一眼腰间战术微声手枪,点了点头。他只携带了一把手枪和夜视仪,他的主要武器是大脑,虽然他经过特种作战训练,但他的任务是“看路”,正面交火并不是他的强项。
黑鲨号缓缓上浮,如同一头即将捕食的鲨鱼,在距离海面不足十米时悄然悬停,艇身轻微的晃动几乎无法察觉。艇艏侧面,一个特制的投放舱口无声滑开,冰冷的海水气息瞬间涌入。
“行动!”叶钧低沉的命令通过骨传导耳机清晰传来。
李涛一马当先,身体压低,像一片羽毛般敏捷地滑入冰冷的海水中。李舟紧随其后,獠牙六人小队迅速带上了闭式循环呼吸器,启动了单兵水下推进装置。
单兵微型电推进器发出几不可闻的嗡鸣,特战队几人如同一群融入黑夜的箭鱼,借着微弱的星光和轻柔的海浪声掩护,悄无声息地射向那座孤零零的废弃灯塔。
“左前方三十米,水下有一串小型压力传感器,从它右侧五米处通过,那里有个凹陷,水流扰动最小。”李舟的声音在小队加密频道中响起,他的指引让队伍在黑暗的水下如臂使指。所有队员在他的指引下,灵巧地避开一处处水下陷阱和疑似的声呐浮标。
很快,灯塔那斑驳的黑色剪影越来越近,像一个沉默的巨人。在李舟的精确引导下,獠牙小队完美地切入监控盲区,在巡逻艇灯光扫过的间隙,悄无声息地靠上了灯塔底部一块被海浪侵蚀出的凹陷岩石。
众人迅速登陆,动作迅捷而协调,将单兵水下推进装置及闭式循环呼吸器拖拽到更隐蔽的阴影中,并用特制的仿生伪装网覆盖,再撒上一些周围的碎石和海草。
“呼…这里的空气,看起来都带着火药味和铁锈味,还有点海鱼的腥臭。”秦锋的声音突然从通讯器里冒了出来,他显然在潜艇里通过某种远程监控设备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切,声音都有些发飘。
指挥舱里,楚航对着空气翻了个白眼,小声嘀咕:“这家伙,早晚让艇长给他嘴缝上。添乱。”
“秦锋!保持频道清洁!再有下次,禁言一周!”叶钧的声音立刻响起,带着警告的意味,显然对这种不合时宜的“感慨”很不满。
“咳,明白,艇长,我这不是……太投入了嘛。”秦锋讪讪地闭上了嘴,频道里安静下来。
李舟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的感知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前方数百米的范围,每一步都踩在最安全的位置。
“前方五十米,道路拐角,有一组两人流动哨,预计三十秒后通过。他们装备标准步枪,没有重火力,看样子有些懈怠。”
“我们从左侧的废弃仓库区绕过去,仓库墙体有破损,可以利用,里面堆满了废弃的渔网和木箱,气味也能掩盖我们。”
小队如同幽灵般在黑暗中穿行,脚步轻盈得像猫。就在他们即将通过一处茂密的灌木丛时,李舟猛地抬手,手臂绷得笔直,小队瞬间定在原地,每个人的动作都像被按下了暂停键,连呼吸都刻意放缓。
“怎么了?”李涛压低声音问,手已经摸向了腰间的匕首。
“十点钟方向,十五米,灌木丛深处,一名暗哨,配备了单兵热成像仪!他正在观察我们刚才经过的路径,位置很刁钻。”李舟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只有气音,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入队员耳中。
李涛眼中寒光一闪,对身旁两名队员打了个利落的手势——一个交叉,一个前指,指向暗哨的两个可能的视觉死角。
那两名队员身体几乎贴着地面,如同两道与阴影融为一体的影子,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悄无声息地摸了过去,动作流畅得像水银泻地,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黑暗中,只传来一声极轻微的、仿佛布料被割开的细响,紧接着是骨骼错位的闷响,随即一切重归寂静。
几秒后,一名队员的声音在频道里响起,带着任务完成后的平稳:“目标清除,颈椎速断,未发声。所携带的单兵通讯器,已禁用。周边五十米无即时联动警报迹象。这家伙还挺警觉,差点就让他按到警报了。”
“干得好。”李涛低声回应,示意队员们保持警戒,随即看向李舟,“继续。注意警戒,可能会有连锁反应。”
“暂时没有异常。他的通讯器没有发出预警信号。”李舟确认道。
小队继续向基地核心区域渗透。李舟的感知中,前方的防御明显更加严密,巡逻队的交叉火力几乎覆盖了所有可能的通道,固定哨卡也多了起来,甚至还有几条军犬在特定区域巡逻。
“麻烦了,”李舟突然停下脚步,脸色有些凝重,他指了指前方一处灯火通明的路口,“前方路口,三分钟后会有一队六人巡逻队经过,他们有两名队员携带了榴弹发射器,火力不弱。而且,我感知到关押安琪的‘保险库’入口处,除了常规的身份识别卡,还有……至少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包括虹膜或者掌纹验证。”
“生物特征识别?”李涛的眉头也皱了起来,这可比预想的要棘手,“这就麻烦了,我们没有相关授权信息。这玩意儿可不是靠撬锁能解决的。伽梵人什么时候也开始玩高科技了?”
一名队员忍不住小声嘀咕:“总不能随便抓个伽梵军官,现场‘借用’一下他的眼睛和手吧?那动静可就大了。再说,抓哪个级别的才够用?万一级别不够,白搭。”
另一名队员接口:“而且万一对方有反胁迫预案,比如特定指纹或虹膜组合是警报信号,那咱们就直接送人头了,还不如直接炸开一条路。”
李涛沉吟道:“看来只能考虑备用方案,强攻配电室,制造混乱,再看看有没有机会。”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李涛甚至开始盘算强攻基地外围、制造混乱以掩护另一组行动的极端方案时,一直闭目感知的李舟身体猛地一震,放在战术背心上的手下意识地握紧了,指关节有些发白。
他的声音因为压抑着某种情绪而显得有些异样,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急促:“基地的指挥部大楼!三楼!靠西侧的第三个房间……我‘看’到了……有人!生命信号虽然有些微弱,但非常清晰!。”
“他……他好像在被审讯!旁边还有几个伽梵军官!动作很粗暴!该死,他们在用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