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姜怀玉忽然窜到姜屿棠面前,凑到她面前细细观察。
姜屿棠被他着举动吓得往后一退:“三哥,你作甚?”
对方一动不动盯着她的脸看,目光最后落在她的眼睛上。
微微泛红的眼尾和水肿的眼睛,说明人肯定是哭过。想到小妹刚才说的那番话,因为脚上的铁链被那里的人瞧不起,便感动心疼。
他抬手轻轻拍了两下姜屿棠的脑袋,温柔地安慰她:“等我们到了儋州,一切尘埃落地后都会好起来的,到时候,再把你宠成如当年太傅府上的大小姐!”
听到姜怀玉信誓旦旦的诺言,姜屿棠仅仅愣了一瞬间便展开笑颜,两条秀气的柳眉挂在眉间,一双饱含星河的眼仿佛荡出春光,脸上若隐若现的连点梨涡更是显得可爱。
“嗯!到时候我们一起努力,过上好日子!”
原主做不到的事,她来替原主完成。
两人一前一后回到姜家休息的角落,众人正商讨着吃什么,见他们回来后姜讼之朝他们招手。
“弟妹刚喝下安胎药,刚才说有些饿了,我们正在讨论今晚吃什么,你俩便回来了。”
朱氏不好意思的垂下头,脸颊两侧染上一抹红:“对不住了。”
姜屿棠手挡在嘴前笑出声,解释道:“这没什么,我让大夫再里面加了味山楂,怕你胃口不好,没想到这么快便起效了。”
“可是......”
朱氏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小得只有凑近才能听到,“我们的粮食本就不多,若是我胃口好了,回头还得给大家添麻烦。”
“这能算什么事儿。”姜怀玉没心没肺地揽过姜九泽的肩,大大咧咧道,“二嫂你只管吃即可,若是不够,不用我们说二哥也会把自己那份让给你。”
“是啊,你肚子里还有个人呐,多吃些这不是应该的嘛。”木氏也在一旁劝导着。
笑笑依偎在她怀里,眼睛亮汪汪地看向朱氏,露出一口小牙冲着她笑。
“二嫂你不用担心吃的,管够。”
姜屿棠拍着胸脯保证,在众人谈话之余走到板车旁去找吃的。
今日离开村庄时,那名女人给他们准备了不少干粮,这些饼一看便是自家用心揉捏的,一点都不像衙役发的那些,硌牙。
她拎出来几块饼,拿出带来的老干妈便走过去,对着几个哥哥道:“麻烦好心人再打点水来,我们今晚喝粥和吃大饼。”
四个哥哥哄笑着去河边打水。
刚才她看了下,上次带来的食物已经不多了,只剩下火锅料和一些肉干和饼干,即便她每次来时带一堆东西,但十张嘴吃得东西还是太多了。
看来她今夜得回去补货了,按照这频率,每隔两天便回去一趟。
喝粥时,姜屿棠给每个人的大病上舀了勺老干妈,起先众人看着那黑乎乎的一团,迟迟不敢下口,但尝过之后立马喊秒。
姜盛安震惊地看着焦黑的食物:“这是何物?腌菜吗?”
姜屿棠嚼着米香的病,琢磨片刻点点头:“差不多。”
姜怀玉吃得狼吞虎咽,两口咬完之后便又将饼递到姜屿棠面前:“再来点。”
“吃多了上火的三哥。”姜屿棠好笑地给他舀了勺。
夏季夜晚的星空属最美,特别是在野外时,布满天空的繁星宛如散落一地的米。耳边传来隐隐约约的蝉鸣声,身边是最亲近的家人。
好似这一切不是流放,而只是一次普通的郊游。
姜屿棠靠在树上看着前方的人,各自拿着自己的东西互相交换,可惜她已经把值钱的东西都换走了,往后若是还想换值钱的东西,必定是与其他人。
若是在之前的村庄时,能走访人家换一些东西便好了。
想到这,姜屿棠小法雷霆拍了下自己的膝盖:“哎!”
要不然是穷人呢,一点经济头脑没有不说,准备的也不够充分,活该钱都是别人赚!
“小妹?”姜讼之疑惑地看向她。
姜屿棠干笑两声:“我在打蚊子呢。”说着又对着空气鼓起掌。
“不是。”姜讼之拧着眉摇摇头,补充道:“我们是不是忘了什么,姜汤还没煮不是?”
姜屿棠愣住了,立即起身朝衙役的马车跑去:“我去找他们借锅!”
衙役听她借锅是给流民煮姜汤喝,二话不说便答应了,指着那群流民骂骂咧咧:“特意找人给你们煮了姜汤,明早赶路时加把劲,谁再敢墨迹老子打断他的腿!”
随后喊来几个人倒水生火,剩下的便由姜屿棠自己完成。
简单地将药汤煮好之后,便吆喝着喊所有流民来喝,生病的流民着急地捧着碗来取药,没病的也担心自己被传染,积极排队参与治疗。
回去时其余人已睡下,姜屿棠找了个地儿,铺上麻布缓缓躺下,身旁却传来云氏的声音。
“娘,你怎还没睡啊?”
云氏翻了个身面朝她,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娘欣慰,没等你回来睡不着。”
她抬手轻轻抚上姜屿棠的发间,细细打量着自己唯一女儿的面容,良久才开口道:“棠儿懂事了,娘高兴,大家都说你跟变了个人似的。”
姜屿棠一惊,尴尬地干笑两声。
“奥,这、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人总会长大嘛,就当是给二嫂肚里的孩子积德,我们最好是赶在二嫂生产前抵达儋州,否则在路上便麻烦了。”
云氏点点头:“嗯,只是这路途遥远,也不知还要走多时。”
“所以得抓紧时间,不能被这风寒耽误了赶路。”
云氏似乎是没想到她竟会想得这么远,惊讶的瞬间更多是高兴。
等待周围人都睡下后,姜屿棠悄悄起身,蹑手蹑脚来到板车前拿起带回去的包袱和书,钻进小树林后一道光闪过。
当月光再次照亮树林时,里面却空无一人,只剩下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