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乍起时,司棋被两个婆子挟着走过穿山游廊。她回头望了一眼迎春,眸子里凝着千言万语,最终化作唇边一抹凄艳的笑:“姑娘保重,只当...只当白疼了我一场。”迎春攥着念珠的手指节泛白,眼泪滴在檀木珠串上,竟像血渍般洇开。
恰在此时,王夫人正对袭人细问晴雯模样。当听到“水蛇腰“三字,她指间佛珠猝然断裂,檀木珠子滚落满地,仿佛某种不祥的谶语。“原是那个眉眼像林丫头的...“她望着窗外残阳如血,“这般妖娆姿态,终究是祸根。“
尤氏捧着那碗白米饭,米粒在指间凉透。她抬眼望向满堂金玉,忽然觉得这雕梁画栋都成了纸糊的戏台。“巧媳妇...“贾母的叹息从屏风后飘来,像秋雨渗进每个人的衣襟。探春正要开口,却见平儿匆匆走来,裙裾带翻了一地落叶。
“江南甄家...“四个字如惊雷炸响,李纨手中的账本哗啦啦散落。众人看见贾母捻着翡翠念珠的手微微发抖,却仍强撑着笑道:“不过是...不过是秋风太急,吹散了故人消息。“可那笑意未达眼底,倒像霜花凝在枯枝上。
宁国府的夜宴笙歌沸地时,贾珍正命小厮唱起《牡丹亭》。忽闻墙外传来一声幽叹,如银针刺破华锦。唱曲的俊俏少年戛然而止,琉璃盏里的琼浆漾出诡异的光。
“吱呀——“祠堂门轴转动声清晰可闻,贾珍手中的犀角杯砰然坠地。但见月影西斜,穿堂风卷着纸钱灰打着旋儿,竟似有无形的手在撒冥钱。众人魂飞魄散间,唯闻更漏滴答,一声声敲在将倾的大厦梁柱上。
中秋宴上,桂花香混着萧瑟气息。宝玉提笔时,墨汁在宣纸上晕开愁绪:“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字字皆成谶语。贾兰的童声清脆如碎玉,偏吟出“姮娥报我中秋近,更喜风清月正明“这样不合时宜的佳句。
轮到贾环,他歪歪扭扭写下:“古人惜光阴,贵于惜黄金。光阴金不换,黄金岂可寻...“贾政的眉头越锁越紧,忽见贾赦夺过诗笺放声大笑:“好个'不念书正好'!这才是我们贾门儿郎的真性情!“
满堂烛火齐齐暗了一瞬。贾赦将酒盏重重顿在案上,琉璃映出他猩红的眼睛:“依我看,这世袭的前程合该给环儿!“话音未落,窗外骤然卷起狂风,吹得湘帘乱响如鬼拍手。
王夫人指甲掐进掌心,血珠渗进石榴裙的织金纹样。贾母手中的蟹八件叮当坠地,老太太望着堂前明月,恍惚见那月轮渐渐化作惨白丧幡。而远处隐隐传来戏班排演《南柯记》的唱词:“则为你如花美眷,终付与断井颓垣...“
是夜宝玉独坐怡红院,见晴雯蹲在芙蓉花丛边咳嗽。少女单薄的脊背在月下像欲折的玉簪,他忽觉心头绞痛:“明日我求太太去,定要你好好将养...“晴雯回头嫣然一笑,眼角却闪着水光:“二爷糊涂了,芙蓉经不得秋霜的。“
此时潇湘馆内,黛玉正将诗稿投入火盆。紫鹃哭喊着抢夺,她却淡然摇头:“这些痴语傻话,原不该留在世上。“纸灰如黑蝶纷飞时,她轻声哼起幼时母亲教的江南小调,调子里满是烟雨朦胧的哀愁。
更深入静时分,王熙凤对着空荡荡的库房发呆。平儿举灯照见蛛网悬在戥子上,忽听二奶奶嗤笑:“你瞧,连耗子都晓得另寻高枝了。“主仆二人沉默对望,窗外传来守夜人沙哑的梆子声——整整四下,像为繁华敲响的丧钟。
而大观园某个角落,傻大姐正对着月亮傻笑。她怀里揣着新捡的香囊,金线绣的并蒂莲在冷月下泛着诡异的光,恰似这场华梦最后一点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