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尘蹲在灶台前烧火,听着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泡,鼻尖萦绕着荠菜的清香。青瑶正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手里捏着面团,指尖沾着白面粉,像落了层细雪。
“水开了没?”她抬头问,眼里映着灶膛的火光,亮闪闪的。
“快了。”墨尘往灶膛里添了根柴,火星子“噼啪”跳出来,映得他脸颊发红,“你包的饺子边捏得太宽啦,煮出来会胖成小元宝。”
青瑶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饺子,确实比墨尘包的圆滚滚不少,忍不住嘟囔:“胖点才好吃,馅多!”她用指尖沾了点水,小心翼翼地把饺子边捏得更紧,生怕露馅。
竹篮里的荠菜是早上从后山挖的,带着点泥土气,焯水后切碎,拌上猪油渣和碎虾米,香得墨尘直咽口水。青瑶说要多包些冻在缸里,开春农忙时煮着方便,可他总觉得,刚出锅的饺子才最好吃,烫得人直呼气,却舍不得松口。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你挖荠菜摔进了雪坑,还硬说在抓兔子。”墨尘笑着说,添了把柴,火焰“腾”地窜高,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
青瑶手上的动作顿了顿,脸颊发烫:“那不是雪坑,是个小土坡!再说我后来不是抓到兔子了吗?虽然只有巴掌大……”
“是是是,”墨尘憋着笑,“你还把它养在柴房,结果第二天它啃了你的荠菜种子。”
“那是它不懂事!”青瑶嗔怪着,把包好的饺子放进盖帘,一个个胖乎乎的,挤在一起像堆白玉元宝。
水开了,墨尘用漏勺把饺子一个个滑进锅里,水花“哗哗”溅起。他盯着锅里翻滚的饺子,忽然说:“等下给李婆婆送一碗去吧,她前天还说想吃荠菜饺子呢。”
“好啊,”青瑶应着,又包了个特大号的,“这个给李婆婆,馅里多放了虾米。”
墨尘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里暖暖的。去年青瑶摔进“小土坡”那天,就是李婆婆把她背回来的,老人家的背有点驼,却走得稳稳的,像座可靠的小山。
饺子浮起来时,个个鼓着肚子,透着淡淡的绿色,是荠菜的颜色。墨尘盛了满满一碗,又往碗里加了点醋和辣椒油,递
给青瑶:“快吃,小心烫。”
青瑶咬了一小口,鲜美的汤汁在嘴里散开,荠菜的清爽混着猪油渣的香,暖得胃里
舒服极了。“好吃!”她眼睛亮晶晶的,又咬了一大口。
墨尘自己也盛了一碗,看着青瑶吃得嘴角沾着醋汁,忍不住伸手帮她擦掉。指尖碰到她的脸颊,温温的,像春天的阳光。青瑶愣了一下,脸颊更烫了,低下头假装专心吃饺子,耳朵却红得快要滴血。
“对了,”墨尘忽然想起什么,“早上挖荠菜时,看见溪边的冰化了,有小鱼在游呢。”
“真的?”青瑶抬起头,眼睛发亮,“那我们下午去钓鱼吧!用荠菜当诱饵,说不定能钓到好多!”
“好啊,”墨尘笑
着点头,“不过得先把饺子给李婆婆送去。”
两人吃完饺子,装了满满一食盒,往李婆婆家走。路上的积雪化了不少,踩上去软软的,偶尔能看见冒出的青草芽,嫩得像翡翠。李婆婆家的烟囱冒着烟,老远就听见她在哼小曲,见他们来了,高兴得拄着拐杖迎出来:“哎哟,我的乖娃子们,闻着香味就知道是你们!”
“婆婆,我们给您送荠菜饺子来啦。”青瑶把食盒递过去,笑得眉眼弯弯。
李婆婆打开食盒,热气混着香味飘出来,她拿起一个饺子咬了一口,眼眶就红了:“好
吃,比我年轻时吃的还香……”
墨尘和青瑶相视而笑,看着老人家吃得满足,觉得这春天,真是越来越近了。
午后的阳光暖融融的,溪边的冰彻底化了,溪水“叮咚”流淌,映着蓝天白云,真像幅画。墨尘和青瑶坐在石头上,手里拿着简易的鱼竿,鱼钩上挂着嫩荠菜。
“鱼会吃荠菜吗?”青瑶歪着头问,发丝被风吹得飘起来。
“不知道,”墨尘
笑着说,“试试呗,就像我们,以前也没想到荠菜饺子这么好吃。”
鱼钩垂在水里,轻轻晃动。青瑶忽然指着水面:“你看!有鱼咬钩了!”
墨尘赶紧拉起鱼竿,一条小鱼挂在钩上,扑腾着尾巴,银闪闪的。
“钓到啦!”两人异口同声地欢呼,声音像溪水里的泡泡,一串又一串,在阳光下碎成甜甜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