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如今的飞翔机械厂也不再是过去那种依赖上级派单才能生存的状态了。
等厂房完成改造,他们立马投入高精度车铣复合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生产准备。
这类机器就是一台能不断产金蛋的设备,根本不愁没市场。
凭借到时飞跃式提升的生产能力,就算把员工的工资提三倍、甚至是十倍都没有问题。
毕竟这些设备里最值钱的部分并不是材料,而是背后的技术。
只要实现量产,每台五轴机床的成本可以控制在几千块左右。
可它的售价却轻松突破一百万元。
而且现在正是90年代,龙国的劳动成本非常低,一个月工资几百块就算是不错了。
和将来挣的钱比起来,这点人工开支简直微不足道。
但也不能一开始就大幅度拉高薪酬标准。
只需要把机械厂的薪资做到整个桃城市顶尖水平就够了。
要知道人的情绪很复杂。
如果工厂薪水定太高,可能引来其它厂商不满。
到时候别人可能会指责他扰乱整体用人市场的平衡,甚至可能私下搞小动作卡脖子。
前些年火星公司到龙国建厂时,才终于领悟到这个道理。
更何况曾经的飞翔机械厂可是吃大锅饭的体制,大家干得多与少,差别并不大。
这也严重打击了很多人的工作热情。
因此靳允这次调整薪资结构,也是有意推动大家主动向上,积极进取的动力。
接着他又依照自己记忆里的企业管理方法,对机械厂进行制度重构,制定一系列符合现代社会节奏的新规章制度,让管理体系变得更加科学和完善。
完成这些之后,他就正式启动了对飞翔机械厂的全面升级计划。
首先,他把机械厂里那些老旧没用的设备统一打包处置。
然后直接把原来扩建技校的那个施工队调过来。
反正技校只剩最后一点尾活了,留下来几个人就可以了。
剩下的主力全都集中起来,根据新的规划投入到机械厂的大升级项目中去。
虽然机械厂本就基础很好,设施比较齐全,但该扩还是要扩,该更新的部分还得更新换代一番。
他估算了一下,大约四十天就能搞定这一系列工程。
而这期间机械厂没法正常开工。
靳允也没让他们空闲下来。
而是安排所有员工来到飞翔技校,跟随三百名学生一块培训使用五轴数控机床。
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厂子的人员提前具备操作能力。
这真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案。
一旦机械厂完工投运后,这批工人便能立即上岗生产。
在这短短一个多月中,他还陆续接到了三个好消息。
第一个电话是来自桃城市委书记关本强打来的。
对方亲自通知他,那台出自技校研发制造的高精度五轴机床已完成重大发明专利审核。
正式准许推向市场并准备量产生产。
对这种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靳允自然是连连感谢。
他也在电话中表态保证,接下来将为桃城带来更多的创收外汇和稳定税收。
听到这话,关书记当然很高兴。
另一个来自孔军方面的消息。
周院士成功说服了军队上层领导。
随后便带着研究剑-10三代战机的核心专家团,前来技校着手五代发动机的研发项目。
为此,靳允特意腾出了一座刚刚落成的实验室给他们专用。
同时他又拿出好几百万龙币专门采购各种实验仪器设备,毫不吝啬。
这笔开销,在他眼中算是值得的投资。
因为他很清楚后续还会开展更多军工业的研发任务,这类基础设施是必须配备好的。
俗话讲,“好马还要配好鞍”,既然他要跟顶尖飞机专家们携手合作,就必须提供最先进的装备。
这样才能保障研究人员效率最大化。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还请蔡斯帮忙联系在德国的各种关系。
悄悄地买回一批连国家一流机构都不曾拥有的高端设备。
可以说,这几个新建的实验平台已经是目前国内顶尖水准。
哪怕放在蓝星来看,都算得上是顶尖水平。
最后一条好消息是由桃城警方通知他的。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警察已经确认靳允之前举报的内容全都属实。
蔡子奇将依法接受审判,由于他犯下的累累罪行,基本可以确定这辈子不会再走出监狱了。
而与他勾结的柯德楼也因为协助伪造账目被送进了牢房。
看着越来越完善的飞翔技校和机械厂,靳允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与此同时,脑海里传来系统的声音:“叮——!”
“任务‘学校扩建’已完成。”
“奖励知识点3000点,随机高级教职工一名!”
听到提示声,靳允脸上忍不住露出笑容。
总算等到这次奖励了。
他立刻打开系统界面,个人信息栏随即弹了出来:【宿主:靳允】
【身份:校长】
【所属单位:飞翔高等技工学校】
【教师人数:3人】
【学生总数:300人(学渣0人、普通学生81人、优秀生200人、学霸19人)】
【个人资金:**元】
【研究项目:高精度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完成)、第五代隐身战斗机(进行中)】
【掌握技术:五轴联动机床理论、第五代航空涡扇发动机理论知识】
【知识点数:3300点】
……
让他最欣慰的是学校这300个学生。
仅仅半年时间,他们的学习进度飞升。
以前全是学渣跟普通学生,现在学渣已经被全部淘汰,普通生也只占一小部分。
这意味着,现在这群技校生的整体水平已经逼近普通的大学。
更让靳允惊讶的是,现在已经有19名学生跻身学霸等级。
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几乎不输龙国一流高校精英。
对于这些潜力人才,靳允早就决定要特别关照。
因为这些人将成为未来参与军用技术开发的重要力量。
正巧周院士的飞行器专家团队已驻扎在校园,只要让这些顶尖学子加入研究组,学习效率肯定会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