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世凛也没有想到自己在乳南县见到自己女朋友的父亲。
李建国虽然身为开恩市内供销社系统的一把手,但人还是蛮亲切,没有架子。
对彭世凛还是随和,特别是用手拍拍他的肩膀后,李建国还给予他的鼓励,希望他能在九月份通过考核转正。
彭世凛:李建国这种亲切随和的态度,应该不会仅对艳婷与自己交往吧。不过,若是自己能足够优秀,那么他一定会获到李建国的认可的。
不过,今天能认识到女朋友的父亲,那么以后见到李建国,也就知道他是自己未来的岳父。
再碰面时该有的礼数心里就有数了,也能借着打招呼的机会,多让他了解自己,争取他对自己更多的好感。
“世凛,你倒开水快要满出来了。”夏艳红走过来提醒彭世凛。
彭世凛猛地回神,手里的热水瓶嘴还对着搪瓷杯,听见提醒才慌忙往后撤了撤,溅出的两滴热水落在手背上,他也顾不上擦,只挠着头朝夏艳红笑:
“光顾着想事了,差点把开水洒满一桌子,多亏艳红姐提醒。
唉!现在全县都在提倡节约用水,我们可要积极响应号召。”
说完伸手把杯盖轻轻扣在杯口。
夏艳红望着窗外晒得发白的路面,语气里满是愁绪地说:“外面天天太阳猛晒着,都有将近一个月没下场雨了。”
彭世凛眉头轻轻皱起,语气带着几分笃定又无奈地说:“看这天气,恐怕还要持续高温下去,下雨的几率很少。”
彭世凛曾看过这个年代的资料,粤省曾有过持续高温两个多月的情况。
眼下,所有农作物都在受高温影响,水稻,花生,玉米等等,都会因为不下雨,这季作物怕是要减产不少。
夏艳红眼睛一亮,想起来什么说:“我记得报纸好像报道去年吉省遭遇大旱的时候,利用人工增雨法缓解当地旱地。
不知道我们乳南县可否利用人工增雨法来解决这干旱呢?”
彭世凛:利用人工增雨可是有前提条件的。他记前世看纪录片的时候,并没有说过用人工增雨来抗旱的相关案例。
那么就说,乳南县这样天气肯定不能用人工增雨来抗旱,否则那些天气专家肯定会提出人工降雨的。
彭世凛带着几分笃定又藏着一丝无奈语气说:“艳红姐,可能我们现在的天气与去年吉省的天气有所不同,是不适合人工增雨的。”
“嗯。我也看到了人工增雨是需要云层厚度足够、空气中有充足水汽的前提下,才能实施人工增雨的。唉!看来我们乳南县可能真的不适合人工增雨。
只能想其他的抗旱办法了。”
就在这时,顾少花也来到茶水间。
彭世凛:“顾姐,你回来啦。”
顾少花揉了揉酸胀的胳膊说:“外面实在太热了。而且现在也不是什么节日,再加上天气热,人们对猪肉需要也不迫切。所以这两天我就不出去了。”
夏艳红:“顾大姐,这么热的天气,不出去是对的,容易中暑。”
“嗯。我刚才回来时还见到农民从井里挑水,倒在田里没半盏茶就渗没了。
这种灌溉方法真的太浪费,既浪费了人力,又得不到该有的效果。”顾少花摇着头,皱着眉叹气说。
彭世凛听到顾少花的话后,也赞同说:“这样做法肯定不行。现在的水可如珍珠般的珍贵,每一滴水都要充分利用。他们这种灌溉就是浪费水源。”
突然间,彭世凛想起前世,在一片农田时,他看到一位农民利用滴溉管为农作物灌溉的场景,这种方法放在这里也是很可行,可以充分利用到每滴水,且这种方法也适合浇灌马蹄笋。
现在必须挖深井,然后都要用滴溉方法给农作物淋水。
想到这里,彭世凛本想马上去找戚主任。他要保住马蹄笋,保住乳南县的农作物。
可转身一想,他得弄出一个模型出来,这样结合讲解,就清楚明白、更有说服力了。
说干就干。他有一套从2025年买回来的工具,而这滴灌是非常简单易懂的方法,材料也简单。
只要有竹子和一个能装水,易开孔的东西就行了,而这两样东西随手可得。
彭世凛的动手能力很强,不到两小时,就把这个模型造出来。于是,他拿着这个模型去找戚主任。
恰好,顾科长也在戚主任办公室里,就不用彭世凛去请他了。毕竟顾科长才是他直属上司,他当然要尊重顾科长。
彭世凛见到两位领导,便直接奔主题。
“顾科长,戚主任,现在天旱越来越严重,所以水源对我们来说,现在真的很宝贵,每一点水都要充分利用。
我通过关系,联系到了几位对抗旱极有经验的专家,还把他们的经验整理成了一份表格。
最后,恳请两位领导尽快把我整理的这些方法送到县里刚刚成立的抗旱小组,交给周大哥看看。
关于挖深井的核心方法,我这里有一份‘如何寻找水源’和‘如何挖掘深井’的说明,麻烦两位领导过目。
另外,我还摸索出了一套滴灌方法,适合各类农作物。接下来,请看我的操作演示。”
彭世凛说完,便开始操作滴溉方法。
他先拿起水箱往陶罐里注满水,在陶罐最底开一个刚好刚插入竹管的小孔
“顾科长、戚主任您看,这陶罐放在秧苗一个地方,水会顺着竹管慢慢的流出,竹管两边开了能出水小孔。
这水从小孔出来后慢慢渗进土里,就像往苗根‘喂水’,不会像漫灌那样蒸发浪费。要是想调水量,拉一拉这根麻绳,就能控制水流快慢,不管是马蹄笋还是水稻、蔬菜,都能用上。”
随着他的操作,模型里的细土渐渐被渗水浸湿,只在根部周围形成湿润的痕迹,没有半点多余的水流溢出。
彭世凛利用这模型结合讲解,两位领导一听就懂。
戚主任:“这法子简单实用,不用啥稀罕材料,农民们一学就会。更何况这两样材料随手就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