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已经过去两周,“蜂巢”巨大的创口仍在缓慢愈合,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焦糊味和一种挥之不去的、混合着绝望与麻木的气息。模拟天幕恢复了常态的、缺乏生气的灰白,仿佛那场撕裂城市的能源灾难从未发生,却又在每一处破损的痕迹中无声控诉。
下层117区,曾是军洛熟悉到骨子里的拥挤蜂巢,如今已沦为一片触目惊心的废墟。爆炸的核心区域被高耸的能量屏障隔离,扭曲的合金骨架如同巨兽的残骸般刺向穹顶,焦黑的墙壁上残留着高温灼烧的狰狞纹路。未被完全摧毁的区域也好不到哪去,倒塌的隔断墙堵塞了通道,破碎的玻璃和杂物堆积如山,应急光源在断壁残垣间投下长长的、摇曳不定的阴影,更添几分凄凉。
临时安置点设在相对完好的一个旧仓储区,巨大的空间被简陋的隔板分割成无数个小格子,拥挤不堪。空气混浊,孩子的哭闹声、病人的咳嗽声、压抑的交谈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片低沉而持续的嗡鸣。能量配给比灾难前更加严苛,合成食物的味道似乎也更寡淡了。
军洛坐在安置点边缘一个隔间里的小床铺上,背挺得笔直。他沉默地削着一个合成薯类,动作稳定而专注,仿佛在进行某种仪式。他的脸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更加棱角分明,眼神深处沉淀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重。灾难之夜,当他终于随着恢复的通讯联系上母亲,并在几天后于这片废墟中找到她时,得到的消息是父亲在最初的混乱和断电中,因呼吸机停止工作而没能撑过去。母亲在工厂倒塌时被落物砸伤了腿,此刻正靠墙坐着,腿上打着简陋的固定支架,眼神空洞地望着隔板墙壁,手里无意识地摩挲着父亲留下的一个旧工作牌。
“妈,吃点东西。”军洛将削好的薯块递过去,声音低沉平稳,听不出太多波澜,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关切。
母亲迟缓地转过头,看着儿子,眼中才恢复一丝活气。她接过薯块,小口地咬着,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声音沙哑:“洛儿…你爸他…走得很平静…” 这是她这些天来重复最多的话,不知是在安慰儿子,还是在说服自己。
军洛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拿起另一个薯类继续削。平静?在那个黑暗、混乱、尖叫充斥的夜晚,在失去维持生命的能量供应的绝望中,何来平静?但他理解母亲需要这份自欺的慰藉。他削皮的动作没有停顿,指节却微微发白。他看着母亲腿上粗糙的支架,看着隔间外那些同样失去家园、亲人,在绝望中挣扎的面孔,看着这片如同巨大伤疤般的废墟…一股冰冷的、沉甸甸的东西在他心底凝结,比悲伤更沉重,比愤怒更持久——是责任,以及对改变这一切的决绝渴望。
他需要力量,需要能守护的力量,需要能改变规则的力量。参军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唯一的灯塔,在他心中从未如此清晰和坚定。只有进入太空军,获得身份和资源,才能把母亲带离这片地狱,才能…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与117区的满目疮痍相比,中层技术区的“星环”住宅单元,如同风暴未曾波及的孤岛。空气循环系统恢复了工作,过滤后的空气带着淡淡的柠檬草香。巨大的观景窗外,受损的建筑已被工程机器人迅速修复,空中步道再次繁忙有序。全息新闻里,dSRA的发言人正语调平稳地播报着“风暴穹顶”事件的官方调查结果——“能源主干网络老化节点在极端负载下发生不可预测的连锁故障”,并强调“dSRA正全力推进深空资源开发,以确保能源安全”。
鸿宇坐在自己房间的书桌前,面前摊开着几份顶尖科技学府的全息录取通知书,光芒璀璨,代表着通往知识殿堂的钥匙。但此刻,他的目光却没有聚焦在这些诱人的邀请上,而是死死盯着工作台上那块已经恢复了平静、只散发着微弱稳定紫光的黑色晶体碎片。旁边摊开的电子笔记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数据和推测。
“……能量乱流激发…自发稳定输出光热…衰减曲线异常平缓…光谱分析显示非已知任何能量辐射…” 他喃喃自语,手指烦躁地抓了抓头发,眼镜滑到了鼻尖。“为什么?到底是什么原理?dad实验室的常规测试还是无法复现那种高效转化!难道只有在真正的、失控的、大规模能量崩溃环境下才能激活?” 这个想法让他感到一阵无力。他不可能为了研究而再制造一场灾难!
灾难那晚,“星尘前哨”那幽蓝的光芒,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脑海里。那不仅仅是一道光,那是来自深空的答案,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钥匙!他亲眼见证了它的力量——温和、稳定、高效。鸿宇的拳头在桌下悄然握紧。顶尖学府的实验室固然先进,但那里研究的,可能是已经被证明效率上限的聚变技术,或是遥远到看不见尽头的反物质理论。而这碎片…这来自小行星带深处的未知矿物…它所代表的,是全新的、颠覆性的可能!
“鸿宇?还在研究那块石头?”母亲温和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端着一杯热饮(真正用能量配额加热的,而非合成冲剂),看着儿子紧锁的眉头,有些心疼。
“妈,”鸿宇抬起头,眼神异常明亮和认真,“这不是石头。这是未来!是真正的希望!我想…我想加入dSRA的核心材料与新能源研究院!直接参与对这类深空物质的研究!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去读四年基础学科!” 他的语气带着理工男特有的执着和急切。
母亲愣了一下,随即理解地笑了笑,将热饮放在他手边:“你爸也猜到了。他说,你有这份心,也有这份天赋。dSRA的‘未来之星’计划,面向有特殊才能的青少年,选拔极其严格,但如果你能拿出关于这碎片的有力研究设想…” 她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去做你想做的吧,鸿宇。真正的发现,往往属于那些敢于打破常规、直接面对未知的人。”
鸿宇看着母亲,又低头看了看那块碎片,眼中燃烧起更加炽热的火焰。去源头!去dSRA!去解开这来自星辰的秘密!这才是他的路!
赵航家位于靠近太空军驻地的特殊居住区,氛围与117区的绝望和技术区的秩序都截然不同。这里更简洁、更硬朗,墙上挂着祖父穿着旧式太空军制服的照片,柜子上摆放着一些太空舰船的模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克制的、蓄势待发的气息。
餐桌上,赵航正狼吞虎咽地消灭着一份合成肉排配能量膏,吃相比平时少了几分搞怪,多了几分军人的利落。他的父亲,一位肩章上带着校官标识、面容刚毅的中年军人,正坐在对面,看着一份内部简报,眉头微锁。
“爸,‘风暴’那晚,太空军应急反应还是太慢了!”赵航咽下最后一口食物,擦了擦嘴,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抱怨和…模仿大人物的严肃,“要是能更快一点,117区…”
“没有‘要是’,赵航。”父亲放下简报,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一种深深的疲惫,“灾难的规模超出预案。资源有限,优先级必须明确。保护核心设施、维持秩序框架、打通生命线…每一步都需要时间和代价。”他看着儿子,眼神锐利,“这就是现实,不是你在基地里敲敲管子、吼两嗓子就能解决的‘星尘前哨保卫战’。” 他特意用了赵航自己起的名字,带着一丝了然和敲打。
赵航的脸难得地红了一下,随即梗着脖子:“但我们确实守住了!救了几十个人!鸿宇那块破石头发光发热,军洛顶在最前面…”
“勇气、机智、临危不惧,你们做得很好,远超我对你们这个年纪孩子的预期。”父亲打断他,语气缓和了一些,甚至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赞许,“但这只是局部的小规模冲突。真正的太空军,面对的是深空海盗的突袭,是资源点的争夺,是未知星域的探索与威胁。需要的是纪律、指挥、大局观和在绝对劣势下做出正确抉择的勇气与担当。”
赵航沉默了。他想起了灾难那晚,看到军洛家那片废墟时,自己除了愤怒和难过,那种深深的无力感。他想起父亲肩上的责任,想起祖父照片里那坚毅的眼神。敲敲管子吓唬暴徒,和指挥一艘战舰在危机四伏的星海中搏杀,完全是两个维度。
“我…我想进军校。”赵航抬起头,眼神不再有往日的嬉笑,而是前所未有的认真和坚定,“像爷爷那样,像您这样。不是为了耍帅,爸。我想…我想有能力在更大的风暴来临前,做点什么。至少…不让军洛他们家那样的事…” 他顿住了,后面的话没说出来。
父亲深深地看着儿子,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平时嬉皮笑脸的少年。他看到了儿子眼中那份被灾难点燃的、褪去了浮华的决心。良久,他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简报,手指在上面某个条目上点了点:“‘雏鹰’计划,下个月初选。太空军校精英预备班。训练强度是普通军校的三倍,淘汰率70%。敢试试吗?”
赵航的嘴角终于又咧开了,不再是平时那种没心没肺的搞怪笑容,而是带着一种锐气和挑战意味的弧度:“70%淘汰率?那不是还有30%能过吗?爸,您儿子我,就是为那30%而生的!”
几天后,“星尘前哨”。
灾难的痕迹在这里相对轻微,只是蒙上了一层更厚的灰尘。那块被鸿宇视为至宝的黑色晶体碎片,被小心地安放在修复好的“指挥中心”面板旁边,散发着稳定的微弱紫光,像一颗忠诚的星辰守护着这里。
气氛有些沉闷。没有了往日的工具敲打声和赵航的插科打诨。军洛沉默地擦拭着基地里每一件物品,动作细致而缓慢,像是在进行一场告别仪式。鸿宇则对着他的AR眼镜和一堆拆开的简易设备零件,眉头紧锁,手指飞快地操作着,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着某项测试。赵航罕见地没有搞怪,他靠在那张旧“沙发”上,手里无意识地抛玩着一个螺丝帽,眼神放空,不知在想什么。
“决定了?”军洛放下手中擦得锃亮的扳手,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他没有看谁,但问题指向清晰。
“嗯。”鸿宇头也没抬,手指的动作更快了,“dSRA‘未来之星’计划的初选申请通过了,下周去总部参加能力评估和项目答辩。我准备用这块碎片和灾难那晚的数据作为核心课题。”他的语气带着理工男特有的专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牛逼啊鸿宇!直接进dSRA心脏!”赵航立刻坐直了,脸上恢复了点活力,但笑容还是有点勉强,“哥们我嘛,‘雏鹰’计划,下个月初选。我爸说让我做好脱层皮的准备。”他做了个夸张的鬼脸。
军洛点了点头,目光终于转向两人,沉稳地说:“我报名了太空军基础训练营。下士衔,驻月面基地后勤支援部。” 他的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在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驻月面基地后勤支援…这是最艰苦、最远离前线荣耀,但也最可能快速获得稳定配额和晋升资格的岗位之一。为了母亲。
短暂的沉默笼罩了基地。分别,这个曾经遥远而模糊的概念,此刻无比清晰地摆在眼前。他们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时在废弃管道里碰头、分享合成能量棒、对着破旧面板和神秘碎片畅想未来的少年了。星辰大海的征途,将从这里分岔。
“喂喂喂!干嘛呢干嘛呢!”赵航猛地跳起来,用力拍了拍手,试图驱散这沉重的气氛,“又不是生离死别!月球基地怎么了?鸿宇进了dSRA总部,说不定哪天就给你送个最新款的外骨骼过去!我在军校练成王牌飞行员,开着最新锐的战舰去月面接你兜风!那画面,想想就带劲!”他努力用夸张的想象描绘着未来,试图冲淡离别的伤感。
鸿宇终于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抬起头,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带着理工男的认真:“根据太空军轮换制度和dSRA项目周期,以及标准星际航行时间计算…我们三人再次在地球圈内物理空间聚首的概率,在三年内低于15.8%。” 他精准地报出了一个数字。
赵航的笑容僵在了脸上:“…鸿宇同志,有时候我真想撬开你这颗聪明脑袋,看看里面是不是装了个只会泼冷水的计算器!” 他无奈地哀嚎一声。
一直沉默的军洛,嘴角却极其罕见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露出一丝几乎看不见的笑意。他走到工作台前,拿起那块黑色晶体碎片。它安静地躺在他宽大、带着薄茧的手掌中,微弱的紫光映着他的掌心纹路。
“带着它。”军洛将碎片递向鸿宇,声音低沉而坚定,“在dSRA,它能帮你找到答案。那是…希望的方向。”
鸿宇看着军洛手中的碎片,又抬头看看军洛那双沉稳如磐石的眼睛,郑重地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接过来,用特制的绝缘小袋装好,贴身收好。这不仅仅是一块矿物样本,这是他们友谊的见证,是灾难之夜的希望之光,更是他们共同梦想的象征。
“那…我们呢?信物呢?”赵航凑过来,眼巴巴地看着。
军洛没说话,弯腰从工作台下的工具箱里,拿出三块从旧时代管道上切割下来的、边缘打磨光滑的、形状不规则的合金薄片。材质普通,却异常坚硬、沉甸甸的。
“一人一块。”军洛将其中两块分别递给鸿宇和赵航,“‘星尘前哨’的碎片。记住这个地方。”
鸿宇和赵航接过这沉甸甸的金属片,感受着冰凉的触感和粗糙的边缘。这简陋的金属片,承载着这个由废铁和梦想构筑的基地的全部记忆。
“好!”赵航用力握紧了金属片,眼中再次燃起炽热的光芒,他伸出拳头,“来!老规矩!为了…星辰大海!”
鸿宇看着赵航伸出的拳头,又看看军洛。军洛也缓缓抬起了手,握成拳。鸿宇深吸一口气,推了推眼镜,眼神中那份科研的冷静被一种少年人的热血取代,他也伸出拳头。
三个拳头,在“星尘前哨”那微弱的紫光和旧面板的绿光映照下,重重地碰在一起!
“为了星辰大海!”鸿宇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激昂。
“为了星辰大海!”军洛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誓言。
没有更多的言语。三个少年,性格迥异,命运即将把他们带向不同的远方——一个奔向深空奥秘的科研圣殿,一个踏入铁血淬炼的军校熔炉,一个则走向守护与改变的最前线。但此刻,在这个破旧的基地里,在星辰的微光下,他们的心如同这三块拼合的金属片,紧紧相连。
毕业典礼在巨大的城市公共信息广场举行。穹顶天幕模拟着虚假的蓝天白云,全息投影播放着激励人心的宣传片——dSRA的飞船掠过小行星带,太空军的战舰在深邃星空中巡航。官方发言人语调激昂地讲述着“风暴穹顶”后的重建决心和深空开发的宏伟蓝图。
台下,是黑压压的毕业生方阵。鸿宇穿着整洁的便服,站在科技学院方阵前列,目光越过人群,试图寻找那两个熟悉的身影。赵航穿着笔挺的军校预备生制服(初选已通过),站在军事院校方阵里,身姿挺拔,嘴角却习惯性地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仿佛看透这宏大表演的笑意。军洛则站在职业培训方阵的末尾,穿着最普通的深灰色训练服,背脊挺直如枪,目光沉静地望着前方,仿佛周围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
“…你们是人类的未来!是征服星辰大海的新一代火种!”发言人的声音通过扩音系统回荡。
鸿宇握紧了口袋里的黑色碎片和金属片。
赵航的指尖摩挲着制服内袋里那块冰凉的合金。
军洛的掌心,感受着另一块金属片的坚硬轮廓。
火种…他们已经点燃了属于自己的火种。不在那宏大的宣传里,而在那个破旧的基地,在那场绝望的灾难中,在他们各自心中。
典礼结束,人群如潮水般散去。三人在广场边缘一个巨大的、显示着实时深空探测器画面的全息广告牌下汇合。
没有拥抱,没有痛哭流涕。赵航用力捶了捶军洛的肩膀,又揉了揉鸿宇的头发(被鸿宇嫌弃地躲开):“行了!别整得跟生离死别似的!鸿宇,在dSRA别光顾着研究,记得给哥俩写信!用加密频道!军洛,在月面基地好好混!等我开着战舰来接你!还有你,鸿宇,研究出新能源,记得先给我们哥俩的飞船装上!”
鸿宇扶正被揉歪的眼镜,认真地说:“我会定期共享非保密级的研究进展。你们…保重。” 他看着军洛,补充道:“阿姨…会好的。”
军洛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两位挚友,最终定格在赵航脸上:“别在军校被淘汰了。” 语气平淡,却带着最深的信任和期许。
“嘿!瞧不起谁呢!”赵航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夕阳的余晖(模拟的)透过巨大的穹顶,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远处,一艘巨大的、印着dSRA徽章的运输舰正缓缓驶离空港,尾部喷射出耀眼的蓝色光焰,如同指向深空的利箭。更远处,太空军驻地的方向,隐约传来引擎启动的低沉轰鸣。
“走了!”赵航最后看了一眼两位兄弟,转身,大步流星地朝着军校预备生集合点走去,背影挺拔,带着一种一往无前的锐气。
鸿宇深吸一口气,也转身,汇入了前往dSRA穿梭巴士站的人流,步伐坚定,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知识的渴望。
军洛站在原地,看着两个朋友的身影融入不同方向的人潮,直至消失。他最后抬头,望向全息广告牌上那片浩瀚的、点缀着星辰的深邃黑暗。然后,他紧了紧背上的简单行囊,迈开沉稳的步伐,走向太空军新兵运输舰的登舰口。他的目标清晰而坚定——月面基地。这是起点,是责任,也是他守护和改变未来的战场。
三块来自“星尘前哨”的金属片,贴着三个少年的胸口,带着彼此的体温,如同三颗微小的星辰,即将踏上各自孤独而壮阔的航程。深空浩瀚,前路未知,但那个在废墟与星光下立下的誓言,如同不灭的航标,指引着他们,终将在群星闪耀的彼岸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