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槐树林里,泥土还带着黏意,群童按例分头巡查——阿禾揣着护生小册去看积水坑的排水沟,阿柚拎着工具袋查共享护生包的干草够不够,阿豆攥着布巾跟在阿树身后,说要一起去树林边缘的草地,怕那里有新的泥潭。
刚走到草地边缘,阿豆突然指着前方的褐色泥潭喊:“阿树哥哥!有小兔子陷进去了!”大家跑过去,见一只小野兔的后腿陷在黏糊糊的泥潭里,越挣扎陷得越深,只剩上半身露在外面,小鼻子不停抽动,眼里满是慌张,兔妈妈在泥潭边绕圈,急得用鼻子拱泥土却不敢靠近。
“小册里没写陷泥潭怎么救!”阿柚翻出简易小册,阿禾立刻蹲下身观察:“不能硬拉,会把兔子腿扯伤!得先铺东西减少下陷!”阿树赶紧去附近的共享护生包拿干草和树枝,阿柚则掏出布巾,说要裹住兔子上半身,方便发力又不弄疼它。
这时,松鼠叼着一把细软的干草跑过来,堆在泥潭边,像是在帮忙铺路;引路鸟飞过来,在泥潭上方盘旋,对着一处浅点叫,提醒大家那里陷得不深。阿树和阿禾先把干草、树枝铺在泥潭周围和兔子身边,减少泥土黏附;阿柚蹲下身,用布巾轻轻裹住小野兔的上半身,阿禾和阿树小心地拽着布巾边缘,慢慢往上拉——小野兔不再挣扎,乖乖顺着力道被拉了出来,后腿上满是湿泥。
阿豆立刻掏出护生包里的干布巾,帮小野兔擦后腿的泥,阿柚则把带来的干苔藓铺在布巾上,让兔子趴在上面取暖。过了一会儿,小野兔的后腿能轻轻动了,兔妈妈立刻凑过来,用鼻子蹭了蹭它,对着群童“吱吱”叫了两声。
阿禾掏出原版小册,蹲在地上认真写:“幼兔陷泥潭救援:先铺干草\/树枝在泥潭周围防下陷,用布巾裹住幼兔上半身轻拉;救出后用干布巾擦净泥污,铺干苔藓保暖;松鼠可协助送干草,引路鸟指引泥潭浅点。”阿豆在旁边画了泥潭和兔子,标注“用阿树铺的干草,不陷脚”。
“得给泥潭做警示!”阿树提议,“在泥潭周围插一圈小竹桩,缠上彩绳当警戒带,再插个警示牌,提醒小动物别靠近!”群童立刻分工:阿树和阿禾削小竹桩,阿柚和阿豆缠彩绳,阿禾还在警示牌上画了小野兔和泥潭,写着“此处泥潭,小心下陷”,系在竹桩上。
夕阳时,泥潭周围已经围上了彩绳警戒带,警示牌在风中轻轻晃。小野兔跟着兔妈妈,在警戒带外停了一会儿,才蹦蹦跳跳地离开。阿豆坐在苔藓堆上,摸着小册上新画的兔子图案笑:“以后小兔子再也不会陷泥潭啦!”
晚风拂过,警戒带的彩绳飘起,护飞平台上的小鸟叫了两声,寒月谷的守护,又多了针对泥潭的细致警示,在群童的巧思与生灵的信任里,把每一处潜在的危险,都变成了安心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