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樊星阁总部的灯火依旧明亮如昼。
办公室里,只听得见紧张的敲击键盘声,情报组的成员们紧盯着屏幕,追踪着一条条信息源。马亮站在最前排,目光紧锁在电脑屏幕上,眉头越皱越深。
“陆哥,情况比我们预想的更严重。”他低声说道,“这些谣言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内容高度一致,显然是有组织地进行抹黑。”
陆轩坐在会议室中央,双手交叉置于桌面,神情平静如常。他的眼神扫过众人,语气沉稳:“查清楚了吗?源头在哪里?”
“目前谣言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涉及更多自媒体,甚至登上热搜。”张涛补充道,“有些账号是新注册的,但操作手法非常老练,像是专业团队。”
“他们想让我们自乱阵脚。”林娜轻声道,手中拿着刚整理好的舆情分析报告,“现在市场已经开始动摇,部分经销商暂停了进货计划。”
空气凝重,仿佛能听见时间滴答走动的声音。
陆轩缓缓起身,走到窗前。城市灯火璀璨,而他知道,真正的战场不在街头巷尾,而在人心与舆论之间。
“不能让他们牵着鼻子走。”他转身,目光坚定,“我们现在要做三件事——第一,立刻发布官方声明;第二,安排客户参观工厂;第三,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公开检测。”
众人点头,迅速分工行动。
**
凌晨两点,公关团队仍在紧张修改声明稿。
“措辞太强硬了,可能会引发反弹。”一名成员建议道。
“可如果太软,又会被认为我们在示弱。”另一人反驳。
争论不断,气氛焦躁。
林娜翻开过往几份成功应对危机的案例,沉思片刻后开口:“我们可以采用‘事实先行、情绪安抚、行动跟进’的结构。先摆出数据和证据,再表达歉意和重视,最后说明我们将采取的具体措施。”
她的话让整个团队思路清晰起来。
几个小时后,声明初稿完成。林娜将稿件递给陆轩审阅。
陆轩接过,逐字阅读。他的目光停在最后一句:“我们将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公开检测,确保产品质量透明可靠。”
他点了点头:“这句话保留,并放在显眼位置。”
三点整,声明准时通过官网及合作媒体同步推送。
短短数小时内,文章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不少用户开始重新审视事件本身,一些忠实客户也纷纷留言支持。
然而,这只是第一步。
**
第二天清晨,黄杰已经带领后勤团队完成了生产车间的全面检查。
“所有设备都已调试完毕,关键生产线会在接待日当天开放。”他向陆轩汇报。
胡军则亲自部署安保力量,在厂区内外增设巡逻点,确保万无一失。
“我们要让客户亲眼看到我们的实力。”陆轩站在厂房门口,望着整洁有序的车间,“谣言终究敌不过事实。”
接待名单陆续确认,但一份陌生公司的名字引起了林娜的注意。
“这家企业没有在我们过往的合作记录中出现过。”她将资料递到陆轩面前,“地址查了,是一家空壳公司。”
陆轩接过资料,目光微沉。
“看来,有人想混水摸鱼。”
**
下午,第一批受邀客户陆续抵达。
他们走进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看着自动化流水线高速运转,技术人员专注操作,现场井然有序。
一位客户代表忍不住感叹:“没想到你们的生产标准这么严格,几乎每一道工序都有质检环节。”
“这是我们的底线。”陆轩微笑回应,“品质是我们立足市场的根本。”
参观结束后,几位客户主动提出愿意提前签署合作协议。
“之前确实有些顾虑,但现在亲眼看到你们的流程和管理,心里踏实多了。”一位负责人说道。
陆轩点头致谢,目送他们离开。
“这一步,我们走得对。”张涛在一旁感慨。
“但这不是终点。”陆轩望向远方,“他们不会就此罢手。”
**
与此同时,孙明正在办公室内翻阅财务报表。
他特意调出了最近几个月的研发支出明细,重点查看了“专项基金”的使用情况。
“如果他们真的想从内部破坏,那一定会有痕迹。”他喃喃自语。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某一行数据上。
“这笔资金流向……有点奇怪。”
他立即拨通了马亮的电话:“你那边能不能查一下,有没有人频繁访问官网却没有留下任何注册信息?”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有。”马亮低声道,“不止一次,而是多次。”
孙明心中一震:“看来,我们身边藏着一只看不见的手。”
**
傍晚时分,城市的天际线泛起淡淡的霞光。
樊星阁大楼内依旧忙碌,每一个人都在为这场无形的战争默默付出。
陆轩站在顶层会议室的窗前,看着远处川流不息的街道。
他知道,这一次的风波只是开始。对手不会轻易收手,而他也绝不会退缩。
“谣言可以制造,但真相无法掩盖。”他低声说道,“只要我们坚守信念,就一定能赢得信任。”
窗外,风起云涌,而他的眼神,愈发坚定。